关灯
护眼
字体:

石榴裙下(606)

嗯,这样说来。小枣应该知道谁是小曲了?

当然!

这世上,小枣只服一人,

小曲是她正儿八经叩了头择了黄道吉日拜进师门的唯一师傅哩!

“师傅,画得真的很像,笔锋可能比您粗糙些,但关键在神髓!……”

小枣也略显激动,当然这里头也不乏她对子牛的好感。看看这“好感的延伸性”多强大,认准就是子牛手笔。

窗边,

立着一人,

军裤笔挺。

灰白的羊毛背心,这是他父亲的遗物。

两手背后,扭过头来,

千岁平和地问,“你知道谁画的?”

是的。

不用惊奇了,

小天使一眼看穿的,是没错,

小曲就是千岁,千岁就是小曲。

要不。还真没人能把她的神韵画的如此灵气逼人,

说来好笑,

画画儿不过千岁自娱自乐的小玩意儿,多半还是他在子牛那里受了气,回来画丑画美她都是心情所致,

“苹果恨”,确实作于他与子牛初识,那时候韩政在庭院里种了苹果树,子牛多半爱摘着玩儿,很少吃,就算吃也多半浪费,太酸了,她就丢一旁了,所以,得了个“恨”字撒。

至于“栗子恨”,则是他想象小败家娘们儿儿时模样所作,所以这幅画儿里的小姑娘跟“苹果恨”里的小姑娘样貌上有点出入。

两幅其实都是闲来之笔,后来不留心草稿流了出去,被世人一裱一抬举,竟成了传奇之作,这也确实叫千岁无奈。

这要韩政不死,子牛不来这“伤透人心”的“出走”,千岁哪里会在意这两幅画的流向,

所以说,终究,千岁是怪子牛的,“走”的无情,“弃”的无情,

千岁要收回这两幅画,其实也是一种“另类地想了断”,收回来就烧了,灰飞烟灭就不存在“恨”了吧……

小枣是他的徒弟,这也不难解释,

千岁出马去救徒时就说的很清楚,我家和她家是世交,树倒不能猢狲散。

小枣当年跪在他门前非要拜师时,千岁也是无奈,“你从我这儿学什么呢。你小时候就不是个画画的性儿,坐不住。你父亲当年就说,你错生了性别。要是个男孩子,好打打杀杀也还正常,偏偏是个毛糙闺女儿……”

小枣磕头啊,磕得脑门心儿都红印儿了,“千岁哥哥,我从你这儿学做人呀,我父亲死了,我已然孤家寡人一个,我本也不是稀罕家族荣耀的,混好混坏是我的命。但是,我需要一个人生标杆,需要一个我服气的方向,你就收了我吧!”

小小年纪,

又恰逢家破人亡。

千岁确实不忍心一个孩子在“墙倒众人推”“举目无亲”时如此孤苦无依,

用韩家的身份去扶助,在那个政治环境下确实不妥,

唯有用“小曲”的身份收她为徒,着实还是个照应的好方式……

也就这么十几年下来。千岁暗地里照料着小枣,如她所说,混好混坏是她的命,但是,不能走绝路,坏事也许干,但是坏到绝人绝己坚决不能干!

如今,

千岁似乎和当年的小枣一样,

同样父亲死了,

同样在伤心里感受着人生的茫然与痛心。

从内心而言,千岁也是人,

伤心里,他也需要“出口”发泄,

也许,找回“苹果恨”“栗子恨”,烧了,就是“解脱的出口”……

小枣虽然不知道理由,但她一直都只听师傅的话儿,师傅想找回这两幅画,她自当尽心尽力。

哎,

莫说小枣,

千岁何尝不感叹,

他和子牛的联系难道就这么不容易断?

这世上,要说谁能模仿出他的手笔……想想,千岁心里的难过又泛起,真只有她,唯有她了……

☆、5.110

东东关哪儿呢,说起来,要不是这事儿气人,东东还觉着自己“颇受抬举”。“三九农场”,可不是谁轻易“关得进去”的地方,东东家老几辈子祖宗闹再大事儿,也不够级别,没想东东“抢一幅画”。够“级别”了。

东东倒真没吃着苦,没说吃香喝辣吧,跟落魄大佬们的待遇也差不多,一日三餐搭配营养,单独一个房间,铁窗外阳光充足,放风出来还能和老伙计们打打篮球,书管够,还学了不少先进的理论知识,东东还混了不少老大佬们的烟抽。

这天,他的牢头小杨递话他,“东哥,一会儿要提审你。”

也要相信翀心的能力,人她弄不出来,里头照应的,她还是有门路安排滴。小杨是自己人。

东东一蹙眉头,“不说下周么。”

小杨脸色也沉重,“突然就说要提审,没一点筹备预兆,很不符常规。”

东东冷哼,“像我这样他们想纯整的人还需要什么常规,”又沉了口气,“听天由命吧。”

果然,早餐过后,东东被上了手铐,一身“三九农场”的“囚服”,戴着棉帽,被押出了监牢。

莫说,东东心里是没底,虽然放出去渺茫,但至少翀心与这边上下都打通了关系,甚至京里这头稍有些动他的念头,信儿也能提前递进来,怎么这次毫无预示,一点提前的信息都没得到?

东东没底,小杨比他更着急。信儿他是往外递了,一时也没接着回话,这要东东真有个不好,他可怎么交代……

“秦队。这是咋回事,不在京里审了?”

东东此时被几名狱警暂押扣在“转监狱室”里,很明显这是要离开“三九农场”了,去哪儿都不知道,可不叫人着急。小杨只有装好奇地问他们小队长。

小队长也是整装待发,表情严肃。瞥一眼小杨,小声说,“别打量我不知道你和里头那位的交情。这事事关重大,别往里钻了,小心惹火上身。”

小杨和他们秦队那私下里关系可铁,靠近些。声音诚挚,“秦哥,我也领您这睁一眼闭一眼的情儿,里头这位我是丢了饭碗也得尽心的,您就帮兄弟一把吧。”

小队长目视前方,唇峰一抿,显然有些生气,可。过了会儿,还是低声说,

“这是要押去祁州里,听说被告是祁州里人。要求回家乡审理。”

“还有这样的事?!被告到底啥来头呀,真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了……”小杨有些义愤填膺,

小队长唬他一眼,“知道对方来头大你还参和。我看你也是不知死活……”正说着,见书记张耀云陪同一位中年军官走出来,小队长赶紧站好,嘴里还在嘱咐。“别多问了,要走了。”

小杨完全没办法,眼看着东东被押上车,那位中年军官也同车上了副驾位置,张耀云弯腰在外又是点头又是抬手挥别的……小杨连跟东东对视的机会都没有,别说把这“一点点有用的情报”及时告知他了。唯有还是看手机,看外头的人响应没有,把这点情报也传了出去……

正在小杨专心发短信时,

才驶离几步远的囚车忽然一声尖锐的刹车声!

上一篇: 妻定神闲 下一篇: 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