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娘只静静的吃完一个包子,拿着帕子擦了擦手,动作干净而利落,每每兰梅看在眼里,都觉得自己家的主子好有气质,虽然没有请过教养嬷嬷,可浑身就有那股浑然天成的大家闺秀的气质来。
“一会儿把咱们弄的炒面拿一些送到厨房去,到时只让厨娘给那主仆送去,出门在外,都有不方便的时候。”元娘这么做到没有多想。
兰梅欢快的应了一声,主仆二人又各自吃了一个包子后,兰梅才从包裹里拿出一包纸出来,又抽出一张好的白纸,包了一包的炒面提着食盒出了屋。
原来平日里在卓府,吃的不好又总饿,元娘就想到了在现代吃的油炒面,不用放太多的油,把面炒熟了,用热水冲搅拌成糊,再放些糖,饿时打打牙间到也好吃。
兰梅将东西送到厨房,交到厨娘的手里,“到时婶子只管说是你自己弄的就行,你放心,要是对方给了赏钱,婶子收着就是。”
厨娘接过来一直道谢,“这怎么好意思呢、”
“用热水冲了再放些糖就行了”兰梅也不多说,笑着转身走了。
厨娘知道都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虽不知道里面包的是什么,想到有赏钱也就高兴走这一趟,摘下了围裙就往上客那边去。
只见上房都被侍卫守着,厨娘跟本靠不上前,要转身离开时,偏大巧那见过一次面的丫头端着水出来了,厨娘忙唤她。
那丫头笑着走过来,盯着她手里的东西咦了一声,“可是给我们拿来的?”
厨娘就把这怎么吃说了一遍,“自己家的东西,不值几上钱,姑娘要不嫌弃就拿给你们主子冲一下,也能暖暖身子。”
那丫头捏着下巴想了一会儿,才笑道,“婶子等会儿。”
接过东西转身就上了楼,不多时又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块银子,递过去,“我家主子说有劳婶子了,这点银子让婶子买酒喝。”
银子得有五银,可够一年挣的了。
厨娘连连道谢。
拿着银子高兴的走了。
那丫头回了屋子,只见主子正拿着书看,也不理会儿,打开纸包闻了一下,“主子,奴婢看这东西还是赏了下人吧。”
外面的东西谁知道是不是有心送来的,万一里面有什么,那她们这些伺候的下人也赔不起。
司马茹颜落下手里的书,“照着法子冲一杯来。”
丫头应声,转身退了出去,取了热水和杯子,最特别的是她放油炒面里面放的是白糖,在这个时代,糖都是红色的蔗糖,能吃的起白糖的那可是非富即贵啊。
淡淡的香味弥散在屋子里,让外面的雨声在耳朵里听起来也让人舒坦了几分,丫头把杯子放到床上的小方桌上,退到了一旁。
司马茹颜拿起勺子搅了一会,“一会去打听一下,是谁将东西送给厨娘的。”
她的声音阴柔,若不是看着本人,总觉得这说话的和长相跟本不是一个人。
☆、第二十二章
夜里雨越下越大,虽是住在后院的偏房,还能前面不时的敲门声惊醒。
这里是入京毕竟之地,也难怪半夜还有客人来。
入醒几次被吵醒后,元娘索性坐了起来,靠着床头看着窗外的雨夜。
雨打芭蕉落闲庭,月浸栏杆天似水。
不知外面是否是这样的景色。
突然心血来潮,元娘穿上鞋,只穿着白色的内裙,带着毡帽落了纱就轻手捏脚的出了屋子。
一阵风吹来,带着雨落到了身上,元娘不由得打了个冷站。
半遮在云里的月色下,院内到没有芭蕉,只有一棵桂花树。
“暖香吹月,一帘花影”树上隐隐可见紫色的桂花,这句诗到适合。
“姑娘好文才”寂静的夜里,突然在黑暗处有一柔和的声音传来,却也吓了元娘一跳。
她眺望过去,只见慢慢的角落里走出一道身影,形似娇弱春花 恰似幽兰含羞,鬓发低垂斜插碧玉瓒凤钗,一身白裙的站在雨里,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
元娘脑子里突然就崩出兰梅说在厨房里见到的主仆,这个女子该就是那主子吧?
只是这么晚,她怎么在这院里?
司马茹颜也打量着眼前的女子,只能看到屺罗翠软纱质地的内裙,一顶毡帽将上衣身和容貌全遮挡住了。
“之前谢过姑娘送来的油炒面了,味道是极好的,也暖了身子。”见对方不语,司马茹颜打破沉默。
这下就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元娘微福身子回礼,“姑娘客气了,出门在外,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听姑娘口音不似京城人士?而且京城里有些文才的姑娘我也认识一些,却是没有见过姑娘这般有文才的。”司马茹颜说的到是实话。
夜和雨遮挡了元娘微红的脸,“客气了,夜晚露寒,姑娘身子怕是要气不消了,还是回吧。”
看这衣着打扮,单位那发髻上的钗就是平常人戴不起的,又认识京中有文才的千小金,就让元娘更加可以肯定眼前的人非富即贵了。
司马茹颜扫了她一眼,“今日姑娘之举,司马定不会相忘。”
举着纸油伞,身影响渐渐消失在雨里,走远了,元娘才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一直站在黑暗里,怕就是那丫头吧?
也是了,大户人家岂会让一个姑娘独自出来呢。
☆、第二十三章
次日,元娘醒来的时候,兰梅已从厨房端了冒着热气的饭菜走了进来。
“小姐,怕是还要耽搁一天了”兰梅把饭菜放到桌上,一边动作麻力的走到床边把床纱撩起挂了起来。
元娘下了床,自行穿着衣裙,兰梅则在她身后把被子叠了起来,两人动作没有一点生疏,原来从元娘穿到这副身子上后,就习惯了自己动手做一切事情。
身边又没有嬷嬷教,兰梅也觉得有失规矩。
洗过了脸,两人才坐下吃饭,早饭还是昨晚的包子,原来是客栈的人太多,厨娘就晚上包出第二天早上用的,难怪兰梅她们去时能拿到热乎的包子。
不过出乎兰梅的预料,才用过早饭,就见夏日来了,原来是要顶着雨上路,毕竟之前给太夫人送了信,再拖下去,怕京城里的太夫人会担心。
打着纸油伞出客栈时,偏遇到昨晚的主仆二人,看着外面停着的大马车,宋春花猜到她们也是回京。
隔着毡帽,两人微微点头示意,算是打过招呼。
这种小地方,王妈妈跟本没有放在眼里,说话作派大人无视眼前所有人的意思。
只是当看到一旁同样停着的大马车时,脸上的得意收敛了一些。
待看到马车上挂着的灯笼上写的字时,脸上的神情可不只是收敛,更有惊骇之色。
她忙小跑过去,对着那马车福身行礼,“卓府奴婢,给侯府的姑娘请安。”
那些四下里的下人,自然垂头站在一旁。
良久,车内才传来柔弱的声音,“妈妈有礼了,回吧。”
王妈妈规矩的应声,倒退几步后才慢慢转过身子,神情相比之前放松了一些,眼里却明显布满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