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送这点燕窝算什么事?平日里老爷赏下来的燕窝可比这好多了呢。
秀娟靠在软枕上,手里拿着一本《内训》,看得认真,心不在焉道,“以后这样的事情会更多,慢慢就习惯了。”
千青一脸的困惑,“奴婢不懂姑娘在说什么。”
秀娘就轻笑,却但笑不语。
难得看小姐心情好,千青也跟着笑了起来,话也多了起来,她咦了一声,“小姐以前可是不喜欢看这些书的。”
秀娘眼睛从书本上移开,看了千青一眼,只抿嘴一笑,并没有解释,千青这丫头话多,自己只要一开口了,不知道她又会扯出多少话来。
这本《内训》是她觉得无聊,让芷巧找来的,也是拿到手之后才看到是本《内训》,大体看了一下,内容涉及德性、修身、谨言、慎行等诸多方面,以现在的水平,写的这么详细,实属难能可贵,以秀娘的猜测,这是古代女子看的‘四书’中的一本吧。
在现代摸过的书多,这样的到真是没有摸过,到也让秀娘觉得有趣,只是转念细尝千青的话,秀娘扫了在一旁秀花的芷巧一眼。
低下下继续看书,秀娘笑笑,有趣啊、、、
千青见小姐不说话,知趣的走到芷巧身边坐下,拿出之前绣到一半的帕子,认真的绣了起来。。
以前小姐不爱说话,在想什么却看得出来,可是从小姐这次在路上病好了以后,就让人越发的看不透了,千青脑子里闪过这样的念头,又觉得自己多虑了。
被千青一捣乱,秀娘双眼盯着手里的《内训》,心思却不知飞到了哪里,穿过来后就一直在马车上,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官道,还好明天就到京城。
而且一富商出门就弄的这么大的动静,指怕不是只省亲这么简单。
带着疑惑,隔天临近中午时,她们就到了京城。
此时正是夏日酷热,京城里全是被青石铺路,越发的闷热,人又拥挤,就像在蒸笼里一般,让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秀娘是靠在大迎枕上,闭目养神,芷巧仍旧安静的绣着帕子,到是千青以帕子替代扇子,在身前摇着,最后实在忍不住,偷偷掀起里面的车窗。
芷巧没有抬头,就轻轻扯了扯千青的衣角,让她放下帘子,千青还没等反驳,就听马车外有婆子低声道,“还请二姑娘放下帘子。”
千青脸色一白,忙收回头,低下头怯声道,“姑娘,对、、、对不起。”
秀娘眼睫毛动了动,却没有睁开眼睛,只淡淡的开口道,“算了。”
芷巧却不当不正的插话道,“婆子们太过紧张了,不过是这点小事,也不至于驳了姑娘的面子,我看就是以为咱们姑娘好欺负。”
婆子们小心谨慎也不为过,毕竟姑娘们的闺名最重要,只是芷巧此时的不以为然,到有些让秀娘错愕,看来芷巧也并不如外面那般高傲。
千青若有所思,一会才道,“婆子也是为了姑娘的闺誉好吧?其实都怪奴婢、、、”
芷巧眼里掠过一抹讥笑,也不在开口,到让千青越发的愧疚,偷偷往上扫了一眼,见小姐没有反应,踌躇不安的低下头。
四辆豪华马车进了京城后,又行了一个小时的路,才到了丞相府前。
进京城后,已提前派小斯往前去通报,这时马车一停下,丞相府门已大开,两边站满了奴才,一个梳着凌云髻,穿着红地彩纪念品龟背如意团花锦开氅的少妇迎了上来。
话还没有说笑声先传了出来,“这位就是大姨妈吧?”
然后往罗氏身后打量了一眼陆续下车的三位姑娘。
大姨妈也客气的笑道,“这位就是少夫人吧?”
薛氏忙上前挽着罗氏,“都是自家人,客气什么,到是让姨娘和姑娘们辛苦了。”
罗氏也是见得世面的,客套了一句,秀娘们才上前来行礼,“见过表嫂。”
身后跟着的丫头婆子们也齐齐的福身行礼问安,“给少夫人安。”
薛氏笑着人朝喊了声,“都起来吧”,一边对罗氏讨趣道,“姨娘这不是在打我的脸嘛,都是自家人,哪来的那些需礼。”
罗氏笑了笑,薛氏才似注意到三位姑娘,“三位表妹都起来吧。”
顶着日头客套完了,一行人才进了丞相府。
秀娘知道这位表嫂虽在一直忙着客套,实则目光都落到了她们三个身上,也没有语气那么亲近,有这种感觉得不只秀娘,还有大姑娘娟娘。
还没有进府,就不受欢迎,这并不是一种好现象,虽然表嫂举止间透着亲近,但是那双秀眉间隐隐透着一抹忧郁和烦躁。
秀娘暗暗吃惊,只怕在丞相府住的日子也不会平静。
********
莎的群,丫头们在福晋那里都知道了吧?嘿嘿,
京城(下)
进了丞相府,里面已摆好了五顶软桥,随着薛氏先进了软桥,罗氏带着三位姑娘才上了软桥,透过白纱的桥帘,秀娘知道软桥是往西边的跨院走。
过了月弯形的人工湖,又走过长廊,软桥才停了下来。
在薛氏的领路下,又绕过圈形门,就见院子豁然大了起来,是带左右跨院的正房,正房的门两边站满了丫头和婆子。
内院的管事婆子徐妈妈就迎了上来,“哟,这就是大姨娘和三位姑娘吧?老夫人盼了这些日子,可算把你们盼到了。”
“徐妈妈快让人进屋吧,不然累到了客人,娘怪下来,你可不要有埋怨啊” 薛氏上前调笑道。
徐妈妈连连点头说‘是’,这才让丫头打了帘子,迎着罗氏们进了去。
秀娘走在最后面,细品着表嫂和徐妈妈的对话,一个下人能让丞相府的少夫人和颜悦色相待,可见地位很特别。
但是徐妈妈说话爽朗,给人大咧咧的感觉,但是能在丞相府走到这样的位置,可见也是个心思重的人。
一进屋淡淡的檀香就传进了鼻子,淡而不浓,让讨厌香味的秀娘并不讨厌。
抬头入眼的就是正北墙上挂着的《松树图》,两边挂着对联,其联云:
福如东海长流水 , 寿比南山不老松。
往下看是一张实木的八仙桌,桌两边是太师椅,桌上摆着古董,样式简单,但是以丞相府的地位,秀娘猜测价格一定不菲。
左右两边是厢房,她们进的是右边,直入眼帘的便是卧榻,后面悬着黄色双绣花的拔步床,给人的感觉很柔,充满了柔和的气息。
靠南边的窗口摆放着软塌,软榻中间是方方正正的小八仙桌,上面摆着水果和糕点,蓝色碎花的陶瓷配套茶具,茶碗还冒着热气。
一妇人正坐在上面,见人进了屋,已让身边的丫头扶着欲下软塌,薛氏忙上前拦下,笑道,“娘就坐下吧,又不是外人,哪来那些虑礼,这样客套,到让人觉得外道。”
这样一说,给丞相夫人不起来的理由,也让人听了舒服,秀娘暗下,这表嫂真是会做人。
大姨娘也笑道,“是啊,夫人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