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过气花魁再就业(69)

作者:李浮安 阅读记录

“主子要不要进去坐坐?”阿蛮道。

“红馆不是只接女客么?我一去岂不坏了规矩。”

“姑娘的院子是单隔出去的,从后门进去不碍事。”阿蛮忽然觉出不妥,主子是万金之躯,哪能走什么后门。

朱朝润并不介意,浅笑道:“带路吧!”

华韶正陪女客人聊着天,一起商量着几日后的才艺大会,阿蛮来请她:“姑娘,您有客人到了,在后院等着。”

回话后阿蛮并未跟去,仍是去了正门守着。

华韶还来不及问阿蛮客人是谁,为何不从前门进入,就见到了背手而立的布衣男子。

“公子?”华韶脱口而出,又慌忙改口道:“民女参见太子殿下。”

朱朝润笑盈盈地转身,见到久违的华韶的脸竟生出许多感动之情,深情道:“故人初见若如此生分还怎么聊下去?”说完请华韶一同在院中石凳坐下。

春日的微风拂面,那种许久不曾有过的心安之感让朱朝润忍不住傻笑。

华韶拿帕子擦了擦脸:“我脸上花了不曾,打从我进来您一直在笑。”

朱朝润摇头:“再见姑娘开心罢了。”

“陛下言重了。”华韶指了指自己的手臂,问道:“您这里可好些了?”

“早大好了。”说完抡了抡曾经受伤的胳膊以辅证所言不假。“以后不许叫我殿下。”朱朝润收起笑意严肃说道。

“太子殿下?”

“不许。”

“恩公?”

“不许。”

“公子……”华韶小心试探。

朱朝润略一思忖,道:“不许。”

“那……”华韶有些犯难,这也不许那也不许,还能怎么称呼?

朱朝润道:“承继父皇之责治理国事以后本来就没个说话的人,若连你也生疏于我……”男子苦笑。

“朝润?”华韶豁出脑袋大胆试探。

朱朝润摇头:“帝王之名岂可直呼?传到那些老头子耳朵里会惹来大祸的。”

华韶吓得脸色发紫,哆嗦着要求饶,心下感叹果然帝王之心难测。

谁料朱朝润认真道:“叫我永义便好。人前我是太子朱朝润,姑娘面前我便是平头百姓蔡永义。”

华韶愣着不知该以何话作答。

“朝中事繁,咱们改日再聊。”

自那日后太子爷隔三差五便从后门偷溜进华韶院中闲聊半日。

又半年,先帝重病不治而亡,新帝即位。

朱朝润同往常那样找到华韶,一开口便是君王之态:“程华韶听旨。”

本来轻松自在的华韶被这突如其来的圣旨吓得魂不附体。

生疏地跪地听旨。

“朕。”朱朝润有些紧张地吐出这个权势与责任并重的字,柔声道:“朕……”

华韶跪了许久见天子不说话,偷偷抬头,只见男人面色通红。

“朕想娶你为后。”朱朝润手心汗湿,竟比登基大典时还要紧张,心急速跳动着,等待着华韶的答案。

华韶跪在地上,抬头难以置信地望着新帝:“民女曾是青楼女子……”

不待华韶说完新帝便打断道:“这是朕的天下,况且你今日在名门贵女之中声名更盛,无需看轻自己。那群老臣以我无妻室子嗣为由,让我立弟弟老十一为储君。为争皇后之位,重臣之间勾心斗角,争相送女入宫。反正无后不得安宁,倒不如找自己喜欢的。”

华韶脑子里一团乱。

新帝又道:“姑娘若拒绝,我只能在那些重臣之女中选一个相伴终生……”

华韶想象了一下别的女人陪在朱朝润身边的情景,心生厌恶,伏腰磕头道:“民女程华韶接旨。”

“当真?”

“如今姐妹安好,我输得起。”华韶望着新帝的目光坚毅:“十六年前曲禾镇被屠城,我侥幸活命流落青楼,贪生怕死活到现在,也该任性一次了。”

“曲禾镇?”新帝回忆着这个有些熟悉的地名,那一年守城之军换去戎装,身着寻常百姓的衣服混入居民之中再伺机反抗,朱朝润所率之军损失惨重。为了顺利奔赴京师,年少为将的他下令屠城。不分军民,不留一物。

新帝汗毛一竖,上前紧紧搂住华韶道:“你与我共治天下,让苍生安享太平。”

作者有话要说:写在最后:

不管以后写再多文,对此书的内疚一定是最深的。

没有做人设,凭着开篇一句话便匆匆开文,被编编认领后粗粗设了大纲,却又在叙述时偏离了主线。再写,再偏离,如此反复。

我能就此书的不足写出长篇大论,所以对于坚持看到结局的宝宝们格外感激。我不敢说自己从来没有敷衍塞责过,但哪怕有些匆忙地完结了这个故事,还是很开心,它教会我的关于写故事的种种经验终生受用。

一个月后4月1日会开新坑,大家有时间可以过来看看合不合胃口,吸取教训全文存稿中。

再一次谢谢每一位看到这里的小天使,是你们善意的鼓励支撑一个菜鸟作者坚持到现在,并将一直坚持下去。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