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降萌妃:嚣张王爷独宠小吃货(215)+番外

作者:白衣念安 阅读记录

圣上病重,景烨手握军政大权,只要他愿意,大景国改朝换代只是早晚的功夫。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景烨挥手在房间四周布了个结界,让人无法偷听。

能够破碎虚空的修为,自然可以探知殿外那些魑魅魍魉可笑的举动。

“母后,儿臣觉得您还是应该看看明家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景烨把整理好的资料放在了太厚枕边,然后静静的站在一旁等太后看完。

太后拿着薄薄的一张纸,双手却好像灌铅一样,心中不详的预感将她整个人紧紧的覆盖。

结党营私,私吞铁矿,谎报灾情,瓜分赈灾银两,培养皇储……

这纸上一桩桩,一件件都写的很清楚,时间,地点,数目,根本让人诋毁不得。

“景烨,你是在威胁母后吗?”

太后的话让景烨的眼神闪了闪,这密密麻麻的一大张,太后就总结出了这个结论吗?

他该说什么呢?

“母后,何来威胁一说?”

“这纸上的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事实,这还是儿臣仓促之下查到的,若是细查怕是会更加触目惊心。”

正文 第五百三十六章玩战术的心都脏

“不是威胁,只是为了让母后看清楚明家的真面目。”

景烨看着太后略显浑浊的眼神,心中已经有了思量。

他知道,太后定然是会偏袒明家的。

毕竟,当年母后还在深宫中臣服时,明家坚定的站在了太后身后。

所以,不管是出于血缘,还是念于旧情,母后必定会阻止他继续追查。

但是,明家手中握着的权利和资源实在是太多了些,必须得收回皇室。

“真面目?什么真面目?”太后狠狠的把手中的纸攥在手里,然后狠狠的揉成一团,砸在地上。

“景烨,你这是想六亲不认吗?”

“为了林家一个姑娘,竟然要把外祖家拔除吗?景烨你的心怎的如此狠?”

世人皆说,帮理不帮亲,但是要想真的做到谈何容易。

景烨听着太后的怒火,觉得有些心累。

“母后,这与林意没有任何关系,还有,母后你真的认为您的身体真的是气病的吗?”

景烨揉了揉脑袋,心中叹息。

他为什么觉得今日的母后格外暴躁易怒,那个支撑了大景国一年的贤明太后哪里去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太后心头一跳。

虽说她下意识的想要袒护明家,但心里也清楚明家的手伸得实在是太长了些。

就连皇宫,皇上的地盘都安插了自己人。

“什么意思母后心中不清楚吗?您精心维护的家人,不过就是把您当成捷径罢了。”

“儿臣调理过您的身子,怎么可能会因为生气而缠绵病榻,起都起不不来呢?”

“母后,何必要自欺欺人。”

景烨的话就像是一把长剑,割裂了所有的虚假和隐瞒,揭开真相的同时也有人无地自容。

“不会的,不会的。”太后浑浊的双眼无神,口中失声喃喃自语。

一个人无论年前的时候再怎样雷厉风行,心狠手辣,老了总会开始心软,注重亲情。

更不要说,太后这个人一贯的重视亲情。

“那花倒是开的极艳,夺目极了。”景烨意有所指,随口说道。

花香,明兰身上香囊里的香味,还有太医开的宁心静气的药,三者之间看似没有联系,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息息相关。

太后暴躁,太医自然会开一些安神的药,也就使得只是略微有些头疼的太后彻底的倒下了。

当然,这只是他根据观察得出的猜测,那花是著名的九色箩,观赏价值极高,但是药用价值就是在古籍中才会略微提及了。

“母后,不如寻院史大人来看看,他老人家的医术可是师承当初的长隐公子,您说呢?”

景烨知道,方才她给母后的那一张罄竹难书,劣迹斑斑的纸,远不如这个消息来的让她重视。

毕竟明家在胡作非为,她无关她的切身利益,而现在直接受损的是她自己的身体。

人总是这样,只有切肤之痛,才能让自己清醒。

景烨听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人的心最脏,一种是玩战术的,一种是揣摩心思的。

很可惜,他两种都占了。

平日里他不屑做这种事情,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不会。

正文 第五百三十七章却道故人心易变

舞勺之年,能够带领败军大获全胜,收复失地,何尝不是因为对人心的揣摩和对战术的运用炉火纯青。

说起来,他更像是天生的,无师自通。

那个时候,他厌恶算计,但是不得不算计。

阴谋阳谋,那几年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方才,明家那些事情只是开胃菜,如今下手毒害母后才是正餐。

从他进入殿内到现在也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就计划了前后所有的事情,他的心到底是有多脏。

院史大人其实已经告老还乡了,吃不过是在太医院挂了个虚名罢了。

在等院史来的过程,景烨把明兰身上的香囊拿了过来,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让明兰双颊绯红。

看样子,此次的筹划,明兰是被蒙在鼓里的。

或者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倒是那位老嬷嬷,问题更大了些。

宁可信其有,景烨当机立断的派人把老嬷嬷给严加看管起来,使得她没有办法与外界联系。

寂静无声的大殿内,景烨的食指弯曲,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在桌面上。

门窗打开,九色箩的气味飘散而出,清风拂过,带来新鲜的空气。

太后的心渐渐静了,思维也就更加清楚敏捷。

“烨儿,把那张纸给母后捡起来。”

太后的声音已经恢复平静,没有怒火,只有淡淡的颓唐和心凉。

当然会心凉,知子莫若母,景烨不是那种无的放矢的人,既然他清楚明白的止了出来,那么定然是有凭据的。

景烨的眼神闪了闪,弯腰捡起了纸团,然后平铺开,递给了太后。

房间里浓重的药味,让他很不喜。

而太后则是在仔仔细细的看着纸条,神色莫名,似是在回想着什么事情。

明家啊,当初那个义无反顾站在她身后的家族什么时候野心膨胀到了这种地步。

三朝太傅,不是最讲忠君爱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吗?

在她的记忆中,大哥,三弟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不敢恃宠而骄,口口声声都是皇恩浩荡。

原来,她一直被蒙在了鼓里。

结党营私,她可以不计较。可私吞铁矿,暗养私兵,甚至培养皇储呢?

她的皇儿还没死,就急着从龙之功,让明家子孙代替了吗?

这一年来,她虽然垂帘听政,摄政朝野,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把大景国改朝换代,换为明姓。

权势,地位,果然乱人心。

最让她好奇的是,这两日衣不解带照顾她的明兰究竟知道多少。

一想到自己当成女儿疼宠的明兰也参与了这次的筹划,太后就觉得心凉不已。

大哥,三弟……

太后弯弯嘴角,溢出一丝苦笑。

是啊,她都变了,又有什么权利要求别人不变。

“老臣参见太后娘娘,逸亲王。”一年不见,院史大人看起来好像更老了。

白发苍苍,打理柔顺的白胡子随风飘着,一身布衣,气质悠然,有一种采菊东篱下的感觉,看起来仙风道骨,脚下好似踩着一座登天梯。

“起来吧。”

“母后身体有恙,烦请院史大人诊治一二。”

正文 第五百三十八章应是外物所导致

景烨把院史扶起来,淡淡的说着。

院史大人是个看起来很和蔼的老头,恭敬的应了下来。

“太后娘娘这脉相有些奇怪啊……”院史大人摸着自己白花花的胡子,皱着眉头,欲言又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