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在竞争激烈的一线演员圈里突出重围是有理由的, 客观来说, 他不是那种灵气高到令人念念不忘的演员,那一类演员要么早早息影, 要么转化为实力派, 后期的作品也很少像年轻时那么惊艳。
夏瑞寻的发挥很稳定,绝对称得上一句实力派, 林济看过对方早年间的作品,弹幕一片“好帅”的称赞,却没人提他的演技如何。
和纪宁槐一样,他对表演的态度也很认真,平日只要在片场,他必然是做足了准备才站在镜头前,入了戏之后,再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林济只能感慨,能稳住一线的演员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没接触过不知道,但只要合作过一次,他就会有再合作一次的想法。
甚至,拍摄过程中,夏瑞寻NG的次数也很少。
他给自己预留了半个月的时间,但实际上,第一个案子他只拍了不到一周。
《杀机毕露》的故事背景在近代,布景也不算复杂,林济想偷懒的话,完全可以套用《百归记》的时代背景,不过林济没有偷懒,考虑到后来的续集,还是设置一个独立的故事背景比较好。
关于背景的设定,林济和付兴业讨论过,之所以设在近代,因为目前还没有一部悬疑探案剧将背景放在这个年代,林济所写的第一和第四个案子,也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发挥作用。
第二个案子拍摄进度要慢一些,主要拍的是魏铮和姜雨之间的对戏,后者同样是演技派,林济喜欢和这种演技派演员合作,进度快,对方对剧本的理解足够透彻,而在悬疑探案这种凶手必然在案件侦破时露出本来面目的题材中,演员的出色发挥同样能够为剧集的精彩程度加分。
单元剧的形式,完全可以容纳几个案件同时开工,只要把魏铮他们几个主要角色的档期安排好就行,梧桐卫视以往真这么干过,尤其是那些低成本的剧,演员只想赶工期快速拍完,剧组和卫视也不愿细细去打磨。
对于家大业大的卫视而言,所有剧集独立拍摄是很正常的,可对于二线卫视而言,几家卫视合买一部剧的版权很正常,而再少一点经费的话,随意糊弄也能拍一部剧——反正拍得好收视率未必高,糊弄糊弄至少省钱。
当然,《杀机毕露》梧桐卫视并没有糊弄。
确定和林济合作之后,邹平海拿到了《杀机毕露》前几个案件的剧本,他只能说,当初他怎么会信林济说这个剧本一般的鬼话?
“人家小林谦虚呗。”付兴业拍了拍邹平海的肩膀,“你也和人华泰章力纯学学,先把编剧笼络住啊。”
邹平海:“……”
难道他不想吗?
问题在于,林济根本不是他想收买就能收买的。
付兴业却觉得林济相当好说话,他在邹平海耳边低语几句,后者连忙点头。
……
《杀机毕露》的拍摄周期不算很长,平均一个案子拍摄十天到半个月,大概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剧集就正式杀青了。
《淬火》短暂的拍摄周期倒是引起过剧迷们的质疑,而到了这部《杀机毕露》,质疑声早早消失了。
至少《淬火》已经证实了,拍摄周期和剧集质量并没有绝对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剧本节奏和导演的拍摄水平。
“已换频到梧桐卫视。”
“梧桐卫视+1,有种我的快乐老家即将到来的预感。”
“哈哈哈哈《后宫》5遍,《静梧传》3遍,《代号11》4遍,《百归记》和《淬火》各两遍,别问,问就是小林的狗。”
“我打开电脑,所有的历史纪录只有小林两个字,笑死,必须讨好小林,想看他再拍一部宫斗剧。”
“本推理爱好者必须品鉴一下这部《杀机毕露》。”
梧桐卫视极不擅长营销,倒不是不喜欢,只是预算有限,营销和拍剧之间只能选一样。
《杀机毕露》集数虽然不多,演员阵容却称得上是全明星了,虽说它的预算远不及林济和青蓝卫视、大江卫视合作的几部剧,但为了拍摄这部剧,梧桐卫视也算是下了血本。
不过梧桐卫视早年间毕竟靠悬疑探案剧火过,眼下它重启这一题材,不少推理剧迷们自然忍不住关注。
而《杀机毕露》又是林济创作的第一部悬疑探案题材,林济靠此前几部剧吸引的剧迷们当然会对他的新剧好奇,不过对于本身爱好这一题材的剧迷们而言,即便林济挂着“金牌编剧”的名号,他们依旧不相信林济可以把这个题材写好。
柳昭就是一个纯粹的推理剧迷。
他从小就喜欢看梧桐卫视的悬疑探案剧,那时候胆子小,探案剧的音乐一响,哪怕只是风吹动的声音,他都会吓得躲进被子,一动不敢动。
可越害怕他越是想看,长大后还会特意把梧桐卫视的老剧翻出来回顾,他唯一遗憾的是梧桐卫视这几年不做悬疑探案剧了,拍悬疑剧的剧组转道去拍网大了,柳昭特意去追了一两部……很难评。
有种他的智商被按在地上碾压完还被踹了一脚的感觉。
这次林济和梧桐卫视合作,声势看着挺浩大,柳昭却对剧本的质量半信半疑。
林济的其他剧本口碑确实不错,不代表他就能把悬疑探案剧写好。
《杀机毕露》第一集在梧桐卫视播出时,柳昭是带着审视的眼光去看的。
片头曲包括演员表这些他都没有在意,他只关注《杀机毕露》中的案子。
在东南沿海的A城,某天晚上忽然爆发了一桩大案。
死者是A城首富王才全,王才全的富,那是A城出了名的,传说他家的石狮子里都镶了金,A城好几条街都是他家的产业,他本人又善于变通,和市长、警署的署长、探长这些关系都不错。
这样一位大富豪,居然莫名其妙死在了自己家中。
探长施嘉炀负责查探此案。
王才全平日交际颇多,他死的前一日,府上刚办过一场晚宴,邀请了本地士绅名流参加,这些士绅名流名单一列出来,施嘉炀就皱起眉头:“这叫人怎么查?”
且王才全死状诡异,竟是死在豪宅最深处的一间书房里,可书房中既无尸体被拖动的迹象,血迹也全然不见,他胸口插着一柄小刀,小刀闪烁着森冷的银光。
嫌疑人有王才全的姨太太张氏、管家王贵、王才全的嫂子、大夫罗兵桂,还有与王才全有经济往来的A城金行的老板谢其昌。
张氏娘家有祸事,处处指着她搞钱,她比王才全小了30岁,被家人逼着上了花轿,从此和一个老头朝夕相处。
王才全虽宠她,在金钱上却防她防得厉害。
据张氏所言,她昨晚最后见王才全是9点以后,王才全喝了些酒,她倒了碗醒酒汤过去。
王贵声称,昨晚9点过了一刻王才全叫他过去,吩咐他平日多注意张氏的行踪,若是张家人再上门,就将他们赶出去。
“不过老爷昨日心情倒是比平日好一些,昨晚还叫我上了一杆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