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261)

作者: 随云溪 阅读记录

沈三是真觉得李氏疯了,但也确实被震住,脖子往后离了刀锋:“你发什么疯?我去还不行?”

李氏到底逼得沈三做了民夫,但她想得还是太天真了,沈三就不是个多顾念家小的,饿得个半死,干活不累?得了那馍就先自己往嘴里塞,第一天,什么也没给母子五人带回来。

第二天,李氏算着时间,让沈金沈银带着两个小的在窝棚里千万别乱走动,自己就往城门方向去守着发馍了,沈三还在排队,刚快到他的时候,李氏冲了过去。

一旁的衙役还以为李氏想抢粮,鞭子都举起来了,李氏叫道:“我是他婆娘,这馍得带回家去一家人都吃点啊,不然孩子们都该饿死了。”

她是真哭了,哭着喊出的这一声。

一同排队领馍的男人们,有几人看沈三的神色有些古怪了。

需要女人拼着守着来领这个馍,这是一口没往家里拿啊?

也是稀有。

沈三脸臊得通红,但他肚子更饿,劈手就想把管事手上的馍接过,那管事把手抬了抬,问沈三:“真是你婆娘?”

沈三这会儿倒没说谎,下意识点了点头。

那管事一看他点头,再看李氏那瘦得都脱了型的样儿,手一偏,就把那馍递给了李氏,什么也没多说,只扬声道:“下一个!”

李氏接过那馍,捂在心口,弯腰就给那管事鞠了几个躬,口里一迭声的道谢。

沈三气了个倒仰,但不敢冲那管事说什么,见李氏往回走,忙追着李氏去了,口里还喋喋说道:“我干的都是气力活,还得冒着被流矢射死的风险,这馍要是吃不到嘴我凭什么干这个?”

李氏只死死护好了那一小个馍,道:“没说不让你吃,但总要给孩子们一口,沈三,你是当爹的。”

沈三被噎了个半死,从没有过一天,他这么烦自己生了这么一大窝。

那么小一个馍,六个人分,他能尝出味儿?

可馍都到了李氏手里,到底是给孩子们吃,他也不能真上去抢。

累,太累了,吃得少干得多,也没气力抢。

沈金兄妹几个这天晚上终于一人尝到了一口除菜汤以外的粮食,甜丫儿和小铁已经蔫蔫躺了一天了,生生饿的,有粮食和热菜汤下肚,总算多了几分精神。

……

五月初六,沈烈一行三人才终于到达和许掌柜传递信息的那一个山洞里。

从一处隐蔽的小石洞里摸出一个竹筒,还有一个二十几个窄布袋,打开其中一个看了看:“是盐。”

魏清和是最高兴的。

姐夫还能有信过来,还能给他们带点儿盐,至少说明外边还是安全的,他主动接过竹筒,道:“我来看看信里写的什么。”

把信展开,给沈烈和陈大山念了,魏清和自己也松了一口气。

来信主要是告知沈烈十里村有人鬻儿卖女之事,以及沈三大概有卖孩子的打算,李氏让沈金主动曝露打猎的本事以自保。

陈大山听得直摇头:“你那三叔还真不是个东西。”

沈烈懒得说什么,只是问魏清和:“你姐夫这信是什么时候送出来的?”

魏清和看了看落款,道:“八九天前。”

沈烈皱了皱眉,想着许掌柜在信中提起的时局,听起来祁阳县是安全的,但还得排除一个可能——消息滞后。

如果许掌柜得到的消息本就是滞后的,那现在的祁阳县可未必安全。

他把那些盐袋往身后的背篓里一放,道:“走,都到这里了,摸到外围去看看情况。”

陈大山没意见,在祁阳县这一带打转,跟之前一路从敌境往回逃相比起来,那跟逛自家后山也没多大区别。

魏清和却很是激动,鞠了一躬向两人道谢。

他确实惦记着外边的情况,能实实在在的去看一眼,总比看这八九天前的信要强,但他也没本事出去,更不好意思跟沈烈、陈大山张嘴,结果两人倒是主动要往外边去看看,魏清和怎能不高兴不感激?

一路往外去,走了两个时辰,沈烈和陈大山的眉都皱了起来。

陈大山看沈烈一眼,“发现什么没有?”

沈烈神色肃冷:“太静了。”

内围流民变多了,这外围倒没人了。

两人神情都变得凝重了起来,沈烈和陈大山停下脚步就砍了些枝枝叶叶的东西,确定没什么虫子之后就找来藤皮往魏清和身上手臂上绑,而后利利落落的又开始往自己身上捣腾。

魏清和咽了咽口水:“这是怎么?”

之前在林子里好像也没这样啊。

沈烈一边给自己绑掩饰物,一边道:“盗匪只怕已经到祁阳县地界了,一会儿走动小心着些,有不对的也别吱身,往灌木和树后藏一藏。”

魏清和一听这话,整个人都僵住了。

盗匪已经到了祁阳,那他爹娘、大姐、外甥和姐夫……

他呼吸急促,已经不太敢往深里想了。

陈大山拍拍他:“别紧张,先摸出去到各村里探一探,看看情况再说。”

魏清和只会点头了:“好,好,多谢你们。”

外边原只是他的亲人在,再就是沈家三房那几个孩子,沈烈和陈大山原是不必犯险的,不管是为了谁去,或是二者皆有之,魏清和都感恩戴德。

沈烈看看他:“行了,不说这话,走吧,你小心跟在我和大山身后。”

……

几人最是熟门熟路的就是十里村,所以第一站是直奔十里村。

沈烈最先摸去的就是他给沈金挖的庇护所和地洞。

没人。

里面连粮食都没有了,弹弓也带走了,只剩几个瓦罐和碗还在。

沈烈落在身侧的手颤了颤,三人准备潜进村里再看一看。

从前热闹的村子,如今空荡荡的,人去屋空,鸡鸭不留,菜地都掘了,就连村民自家堆的草垛子都只剩了些乱草残留在地面。

一家一家看过去。

陈大山道:“没有打斗痕迹,是主动离开的。”

算是当下唯一的好消息了,至少不是屠村。

沈烈抿了抿唇,道:“从山里绕一绕,往三里村那边探探去。”

几人折回山里,还没走多远,便听有人小心唤道:“阿烈,大山?”

这声音耳熟,沈烈循声望去,讶然:“周大伯,你们没离村?”

唤沈烈和陈大山的不是别人,正是周癞子,旁边还有周家老大也跟着。

周癞子父子两个从灌木里钻出来,快步奔向沈烈几人,脸上是乍遇故人的欣喜。

“我们离村了,你当时不是让我去你家你告诉我办法吗?我照你说的时间去了,发现你们屋子都搬空了,也就知道你说的办法,紧跟着也跑了。”

沈烈点了点头,周癞子一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他并不奇怪,死都敢了,还怕什么进山,他问了一句:“周大伯在山里还好吗?”

周癞子搓了搓手:“还好,还好,我们没敢进得很深,但找到一处隐蔽的山洞,用石头封了,一家人大部分时候藏在山洞里面,只我们父子几个偶尔出来找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