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养崽日常(121)+番外
王磐赔礼之后,立刻向众人介绍老者,其实也不需王磐过多介绍,众人皆识得老者。
一干人上前行礼,“见过王老先生。”
杜长兰带儿子隐匿人后,他目光瞥向韩箐,对方面上也是明显惊讶。
人群中老者摆手,“今日宴会,诸位不必讲究虚礼。”
众人神情恭敬,韩箐也想跟过去,却被人拽住胳膊,一扭头对上杜长兰高挑的眉。
韩箐看着王大儒身边的人,心知自己过去也没地儿,索性带杜长兰行至一旁,低声道:“那位是江南颇有盛名的王大儒。当今几次请人出仕,王大儒都委婉谢绝。”
“都姓王?”杜长兰轻声道。
韩箐摇摇头:“只是同姓,王磐家是皇商,富贵逼人,王大儒则是世代书香,也从未与什么名人攀扯过。”
“早些年,皇商王家的小子在外好虚荣,扯了王大儒的大旗,听闻被家里狠狠惩治,压着去王大儒府上登门谢罪。”
说着说着,韩箐眉头紧蹙:“奇怪,王磐那小子怎么请动王大儒的……”
杜长兰听着韩箐咕哝,对方话语内外对王磐可见熟稔,又对王磐之事如数家珍。
杜长兰回想他们进府时,那名管事对韩箐的讨好和恭敬,心里对韩箐的身份有了一个猜测。虽然略离谱。
那厢也不知说了什么,人群一阵欢呼,仆人呈上桌案笔墨,当即有人提笔书写。
韩箐再也忍不住奔过去瞧热闹,杜长兰带儿子跟上。之前对韩箐爱答不理的一位年轻人朝王大儒恭敬的奉上诗作,请大儒点评。
杜长兰的视线在双方流转,忍不住乐了,果然食物链没有尽头。
杜蕴则是望向王大儒身边的少年,对方与他差不多的年岁,不同于杜蕴的衣着华丽,对方一身素衣素裘,浑身上下皆无佩饰,眉眼冷淡,如冰似雪的人。
少年感知到杜蕴的目光,回望而来,顿时被杜蕴一身亮丽的色彩惊住,少顷才落于杜蕴脸上,微微惊讶。见杜蕴面庞白皙,五官精致,那双荔枝眼尤其生的好,清澈明亮,嘴唇红润又饱满,又正是雌雄莫辨的年岁,一时比这满园的花儿还艳丽。
此时再去瞧杜蕴身穿的橙红狐裘,以及隐约露出的黄金宝石璎珞,竟不觉突兀,反而令人觉着,如此华美之服方可衬他。
或是孙子少见的专注旁人,王大儒顺着孙子的视线望去,瞧见杜蕴也微微一怔。
世人常念皮肉不值一提,内涵方为最佳。可真触及好皮相,又有几人不侧目。
有王大儒这一眼,众人也都跟着望来。
适时人群中一道声音突兀响起:“蕴哥儿年少通诗文,聪颖过人,不若也作诗一首,请王大儒点评。”
杜长兰眉头微蹙,捧杀杜蕴的不是那个讨厌的茄子精又是谁?
杜长兰刚要开口打圆场,人群已经议论开来,
“甚的蕴哥儿?哪来的哥儿。”
“是他吗?”
众人目光齐齐落在杜蕴身上,今日宴会,除却王大儒的孙子,只有杜蕴这个半大小子。
王磐飞快瞥了杜家父子二人一眼,心里松了口气,这二人面生得很,应该不是什么尊贵人。只是对方同韩箐站在一处,不知与韩箐是何关系?
韩箐帮衬杜蕴道:“何兄说笑,蕴哥儿年幼,才通诗书,哪敢在诸位前卖弄。”
韩箐话至此,明眼人都知道见好就收。
可那姓何的似是听不懂,一个劲儿逮着杜蕴咬:“方才蕴哥儿还同我等吟诗作对,这会子婉拒,莫不是瞧不上其他人。”
其他人面色微变,一名秋水香色的公子哥皮笑肉不笑道:“韩公子请的什么精贵人,这般目下无尘。”
韩箐阖目,今日这出杜蕴是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了。
杜蕴抿紧唇,把心一横要应下,却听杜长兰笑道:“既如此,是我父子二人荣幸。那我父子二人就献丑了。”
众人震惊于杜家父子二人关系,他们还以为这二人是兄弟,只这一愣神的功夫,杜长兰已经握了笔,茄子精想分说只由杜蕴作诗已经晚了。
杜长兰环望满园梅花,心中一动,以梅起笔,以雪衬情,众人便以为他写景,谁知后两句杜长兰诗意一转,竟是写雪丰庄稼良,取了个好兆头。
王大儒捋了捋胡须,笑睨杜长兰一眼,论才情杜长兰算不得上佳,但论立意却是极妙的。
千百年来梅花雪景都被文人墨客写了无数,念了无数,杜长兰何苦以短博长,他自有他的长处,扬长避短才是。
杜蕴见状有了主意,效仿他爹作诗一首,父子俩诗体诗意如出一辙,勉强也能称一句精妙。在如此短的时间作出,可见腹藏墨水了。
茄子精想挑刺,王大儒开口给杜家父子二人递台阶,夸奖几句,韩箐赶紧跟着附和,这茬就过去了。
此时杜长兰拱手道:“满园梅花实在开得盛,若无人描述岂不可惜,正巧我父子二人抛砖引玉,预热场子,正候诸位落笔。”
哪有人不爱现的,杜长兰此话一出,众人的注意力都去构思诗文了,无人在意他们。
杜蕴目光灼灼的望着他爹,心中有种果然如此的喜悦,他就知道,任何时候他爹都是最靠得住的人。
梅园一时静了,王大儒一眼望去,今日唯有杜长兰让他意外。
杜长兰将一干人的针对都拉在他自己身上,最先被针对的杜蕴反而不值一提,完美隐身。
倒真是护犊子得紧,还护得无声无息。
杜长兰揽着儿子旁观,他身份比不得在场诸人,但不代表他无法可施。
他都做好面对众人恶评的心理准备,没想到王大儒会帮衬他,这份情他心里记下了。
少顷,梅园里众人争先赋诗,一道分外有少年气的声音传来:“这么热闹,玩什么呢?”
第86章 小寒宴·四
众人望去, 来人一身雪白貂裘,内里一身银红撒花长袄,胸系宝石璎珞, 面庞白净清润, 一双猫儿眼犹似水晶。只瞧第一面,皆叹这是位好颜色的少年。
可他一开口, 便是奚落之语:“莫不是又弄些拈酸倒醋之语, 你哄哄我来,我哄哄你, 评得一个什么锦绣文章,全哄了酸儒去。”
在场诸人脸色骤变, 一个个眉毛倒竖。
王磐上前赔笑道:“不知小郡王到临, 我哎哟……”
他整个人向旁边倒去,在地上滚了好几圈, 小郡王收回腿, 不屑道:“拜高踩低的狗东西,竟敢在小王面前耍戏。”
他估摸是气很了, 挥着貂裘来回踱步,面上怒意直发,指着地上的王磐骂道:“满京城谁不知小王好热闹, 你倒好,但凡有点脸面的人家都发了请帖,却故意漏了我,好啊,真是好得很啊!”
“小郡王, 此乃私人小聚。王兄请些志同道合的人,难道也不行吗?”众人一边扶起王磐, 一边为王磐鸣不平。
小郡王下颌高抬,理直气壮道:“不成。哪里有热闹,小王就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