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养崽日常(131)+番外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元文早早被立了太子,一应礼仪由专人教导,出行言语皆是上京公子的模范,断做不出这般跳动之举。

“蕴哥儿,将皮帽戴上。”葛老唤道,他撑着瑞二的手加快脚步,欲为少年扶帽,可杜蕴眨眼间就戴正了。

他微仰着头,露出白净的小脸,眼眸弯弯:“外面下雪,地上滑,蕴儿扶您。”

他搀扶葛老另一只手,那一瞬间,眼前的少年仿佛穿过一重重的岁月,与另一张容颜齐近。

那孩子温润有礼的唤道:“外祖父。”

葛老嘴唇动了动,似有欲言。

“老先生?”杜蕴疑惑唤,怎的不走了。

瑞二忙打圆场道:“想是外面天冷,老爷缓一缓。”

杜蕴点点头,他握着葛老的手,“我手可热和了,给您暖暖。”

小少年的手心像个小小的火炉,源源不断的传来热意,葛老心里软和的一塌糊涂。

纵使这个孩子与元文不相似,他也是个讨喜的孩子。

没有同龄人的叛逆,顽劣,反而小小年纪通诗文,举止大方,杜长兰的确把这个孩子教养的极好。

葛府马车消失在长街尽头,杜长兰这才合上窗子,揉了揉眉心。原本精彩绝伦的文章却是有些看不太下去。

他将十岁的少年交付给一个陌生人之手,是否太过冒险?

尽管他知晓对方的身份,也在与人相处中,略明对方秉性。

可是……

上京太大,远不是小小的若河县可比。

少顷杜长兰搁下笔,取了狐裘大步冲出门外。葛府长随惊道:“杜公子,您去往何处?”

杜长兰置若罔闻,噔噔噔下了楼,去后院葛府马车停处,一刀挑了驾马的绳套,翻身上马,毫不犹豫扎入风雪中。

书回头再念,孩子出了差错,他可没地儿后悔。

杜蕴正掀着车帘看街边风景,忽闻身后马蹄哒哒,他下意识看去,瞥见一道熟悉的人影,顿时喜笑颜开:“爹,爹,我在这儿。”

他从四四方方的小车窗里伸出一只手,在空中用力挥动,看的杜长兰眼皮子直跳,厉声喝道:“把手收回去。”

小少年愣了愣,眨眼间杜长兰已经逼近,抬手打在儿子手背上,风雪与寒冷无限放大疼痛。小少年后知后觉收了手,畏怯不敢言。

马车寻了街边空处停下,葛老气势汹汹掀开车帘喝骂:“你这般提心吊胆,难道老夫是那人贩子不成。”

瑞二的脸色也不太好,葛府乃上京高门大府,杜长兰一个小小举人也敢质疑?

杜长兰一副笑模样:“老先生误会,我是想着蕴哥儿这年纪爱玩爱闹,路上少不得讨要什么,我当心他银钱不够。”

葛老嗤笑:“这点银子老夫出得起。”

杜长兰也不恼,还是笑道:“一码归一码,您带蕴哥儿出门玩,是您好意,哪能再叫你破费。”他从腰间解了荷包扔给儿子。

“索性我也出来了,在下年轻力壮,老先生不嫌弃,令在下行个跑腿搬抬的活儿也是使得的。”杜长兰这话的意思,是要跟着他们了。

葛老气得吹胡子瞪眼,愤愤放下车帘。杜蕴想下车同杜长兰同乘,被葛老拦住,“外面那般冷,你冻坏了,岂不让你爹更担心。”

杜长兰也透过车窗朝儿子颔首,之后一路葛老间或购买物件儿,直将杜长兰荷包里的钱造完才消气。

杜长兰也不羞怒,全当给老先生补束脩了。

他一副好性儿的模样,眼中不见半点戾气,仿佛顶和善的人。葛老渐渐散了怒火,随后又想杜长兰不为权势所迷,这般看重蕴哥儿,于蕴哥儿是件好事。

第93章 考生抵京

晚上父子二人同榻而眠, 杜蕴忍不住道:“爹,您还在生气吗?”

今儿回家他爹就不怎么言语,小少年心里不免惴惴。

屋子里静了一瞬, 少顷, 杜长兰起身披了棉衣,点着灯火。

他举灯坐回床沿, 豆大的灯光映出他坚毅的面庞, 杜长兰眉头微蹙,似有纠结。

这是极少见的。杜蕴想。

他靠在他爹肩上打盹儿, 静静等着,半晌屋内响起沉声:“爹原以为自己够洒脱果断, 如今想来仍是俗人。”

要么, 他该一早拒了葛老先生,要么, 他那时就该一同跟着。

所幸不是大事, 有得挽回。

“一般犹豫,多是会后悔。”杜长兰叹道。不过现在也有迷雾拨开的清醒。吃一堑长一智。

杜长兰手一暖, 原是小少年捧着他的手:“因为我知道爹在等我,我才会同老先生出去玩。如果只能二选一的话,我肯定选爹。”

这是毫无争议的选择。

似乎觉得这样还不够, 小少年坐直身子,认真道:“在我心里,爹是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他用力点头,以作证自己的话。

杜长兰眸光一软,把儿子揽入怀中, 揉搓小少年的黑发,心中一股激烈的情绪涨得满满的。

他这样浪荡的人, 有一天竟然养了一个孩子,还养得这么合心合意。此时此刻,杜长兰忽然庆幸命运对他的青睐。

灯火轻微摇曳,终于父子二人停下来,杜蕴拨开自己面门的头发,委屈巴巴伸出手:“爹,手疼。”

今天他爹拍了他一下,还凶他了!!

杜长兰差点被逗乐了,小崽子可会记仇了。

他给儿子揉捏,“以后不许将头手探出车外,脚也不行。”

“噢。”

杜蕴咕哝应下,不一会儿闭着眼打瞌睡。杜长兰也吹了灯歇下。

次日他们父子二人同葛老汇合,谁也没提昨天的事,仿若不存在。

至晌午,天空放晴,瑞二有心缓和气氛,笑道:“眼瞧着年关,连天公也作美了。”

杜长兰笑道:“今岁能过个好年了。”

他盘算手里的银钱,该备什么年礼?葛老先生于他有指点之恩,这礼数少不得。

小郡王那边的联系不能断了,至于宝石斋,多个朋友多条路。

韩箐……

杜长兰思索后,决定给人备一份薄礼,礼数上不能教人挑了错。

思来想去…对了,还有李道岫。

然而这厢杜长兰刚将年礼送出,带儿子上街添上炮竹对联等物,天上却是泛起冰凉。

杜蕴迟疑的抚摸鼻尖,“下雪了?”

杜长兰:“是下雨了。”

天上细雨淅沥,人们顿时四处奔走。杜长兰拥着儿子回住处,空气里渐渐起了雾。有一青年直直朝杜蕴撞来,那太快太猛,小少年瞳孔猛缩,避不开。

危险之际,杜蕴后背贴上一个宽厚的胸膛,那青年没了垫背的,重重摔在地上。

杜长兰看也未看,护着儿子往前走。

眼下只是起了水雾,又非黑灯瞎火,分明是想着欺负人。

身后传来断断续续的咒骂,又被雨帘掩去。

细密的雨珠飘落在杜长兰的发间,额头,又顺着英挺的眉宇滑落。

没有马车,确实不便。

待父子归家,两人身上皆湿了半透。杜长兰带着儿子换下湿衣:“你等会儿随爹去小厨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