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养崽日常(221)+番外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莫十七胆大包天,胆大妄为,竟敢强行对他喂食!

莫十七一击得逞,歪着脑袋嘎嘎乐:“是不是很好吃。是吧,就是很好吃。”

杜长兰故意板下脸,吓唬她,“十七,你愈发没规矩了。”

莫十七眨了眨眼,而后挺胸昂首,虎声虎气道:“大人,你愈发没规…哈哈哈哈…”话没说完,她又乐得前俯后仰。

“大人,你真幽默。”莫十七总结道。然后就着那只手又捻了两块酱肉往自己嘴里塞。

杜长兰叹了口气,心道自己这个上峰真是没有威严。

两人朝饭厅去,杜长兰询问她今日去何处,做了什么,莫十七随口道:“到处逛逛。”

她有些心虚的拢了拢袖子,沉甸甸拉扯的袖子都快变形了。她买了一大堆吃的,才花四五钱银子,忒划算了。

肚子也撑得溜圆,莫十七思索待会儿用什么借口少吃点饭菜,然而进屋落座后,她吃了一口就忙不迭出门吐了。

旁的地儿是醋溜白菜,但覃州却是白菜坠醋汁儿。

好歹毒的菜肴。

莫十七回来时,见杜长兰挨个试菜,惊的目瞪口呆:“大人,您……”

大人的口味怎么如此重啊!!

杜长兰顿了顿,若无其事道:“总要尝一尝,免得冤了人。”

“啊?”莫十七茫然。

那厢辛菱和辛起将府内的文职人员兼捕头悉数叫来。

内院灯火通明,众人心头惴惴,知事官上前询问:“不知大人此时唤下官等人是为何事?”

知事官乃知州佐官,类主簿于县令。但知事官权力远胜主簿。

杜长兰不语,一片寂静声中,陡然炸响夸张的喊冤声。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魏厨子和周厨子嚎如濒死的年猪,“大人,小的冤枉,小的冤枉啊。”

杜长兰看向莫十七,下一刻号丧的二人被莫十七堵住嘴,押跪于刀背下。

辛菱父子呈菜肴而出,立于魏厨子面前。

杜长兰问:“这是你们所烹晚饭,你们可认?”

魏厨子早有应对之语,并不惧怕此,于是爽快认了。

杜长兰微微一笑:“很好,那就请其他人一一品尝。”

魏厨子面色一变,但随后想起什么,又有了底气。

知事官看着深褐色的菜蔬,深褐色的肉块,白花花的肥肉淋了浓醋,随着辛菱走动间,颤巍巍晃动……

知事官眉头紧蹙。

辛菱恭敬道:“大人,请尝。”

知事官见杜长兰神色淡淡,心知这茬是躲不去,他持筷夹了菜蔬,入口的一瞬间脸色陡变。

最后他强逼着自己咽下肚,而后忙讨要茶水。

杜长兰抬眸笑道:“不过一口而已,知事官未免矫情了。本官都挨个尝了尝,你们也挨个尝尝罢。”

众人心头一颤,不敢置信的抬起头。

州判铁青着脸。

知州辖下,佐官从上至下当属同知,通判,州判,知事官等等。眼下同知和通判公事缠身,躲了去,也或许是故意避着杜长兰,冷待他,

州判便是院里除杜长兰这位知州,地位最高的人。众人都期待的望着州判,期望对方反驳上峰不合理的命令。

杜长兰朝州判挑了挑眉,“怎么,不愿意?”

州判低下头去。

一众属官:.............

这踏马与私刑有什么区别?啊!

知事官强逼着自己又吃了两夹菜,含住肉块时,口中再也忍耐不住,俯在角落痰盂干呕。

其他人也同他差不离,杜长兰这才命人上茶水。

他拢着袖子,笑吟吟起身,先问诸位可还安好,又疑惑本地特色佳肴,诸位为何十分不惯。

知事官忍着气,道:“杜大人,纵使覃州好醋,也非.........这般渴饮醋汁儿。大人戏耍我等,不知我等做错何事。”

魏厨子闻言面色一白,随后青青白白交错,额头浸出细细密密的汗,杜长兰朝魏厨子抬了抬下巴:“知事官问你话呢?”

此言一出,满院寂静。

天边的落日终于没入地平线,最后一抹余辉也消散殆尽,天地陡然一暗,为杜长兰的笑脸蒙上一层阴翳。

第16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

“大人, 小的…小的……”魏厨子磕磕巴巴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他能怎么答,他要怎么答。

杜长兰敛了笑,神色冷肃:“他答不出, 本官来答。”

“他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此乃覃州风俗。”

“他说覃州少盐,因而以醋代盐。”

“他说是上任知州的命令。”

一连三答犹如衙役手中高举的水火棍, 重重杖击在魏厨子等人身上, 叫他们跌伏在地,面无血色, 汗如雨下。

杜长兰视若无睹,行至知事官跟前, “本官是外乡人, 不懂本地风俗,怎的小小一顿晚食, 知事官却与厨子所言截然相反。”他负手于后, 幽幽一叹,“小事如此, 大事奈何,长此以往,本官竟不知还能信何人。”

盛夏晚夜, 余热仍在,在场诸人却觉脚底生寒,一路顺着尾椎骨刺入颅脑。

“杜大人……”知事官唤了一声,又哑了声。喉咙犹如堵了团棉花,发不出音。

杜长兰也不急。

他初来那日, 覃州一众属官恭顺平和,他的上峰又非一般好说话。杜长兰心里就起了疑云。

世间恐怕只有至真至善者, 才能对空降官心无芥蒂的接纳。

覃州有至真至善者,杜长兰信。

覃州属官皆是至真至善者,杜长兰不信。

知州府其他人摸不准杜长兰的底,这才令魏厨子等人冲锋陷阵。毕竟入口饭食可大可小。

如晌午那会儿,魏周俩厨子将一切推脱为地方风俗也无不可。若当时杜长兰不信魏厨子等人的狡辩,将魏厨子等人惩治了。

那么他在一众属官眼里就是有点聪明,但沉不住气,属于可糊弄的形象了。

此消彼长,杜长兰对外势弱,以同知为首者则势起。

地方属官上下一气架空上峰的事虽少,却不是不可能。

但杜长兰隐而不发,反而令辛菱以钱财安抚魏厨子,助长魏厨子等人气焰。

欲令其亡,先使其狂。

无言的静默是一把无形刀,架在众人肩头,州判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看向魏厨子的目光残酷无情。

“刁奴放肆……”

“欺上瞒下,哄骗官员,实在可恶,魏厨子你可知罪!”一声暴喝如惊雷在院里炸响,劈开众人心头聚起的阴霾,他们齐齐朝身后看去。

“郑同知。”

“郑大人……”

“还有黄通判。”

郑黄二人行至杜长兰跟前,拱手行礼,“下官见过杜大人。”

杜长兰挥挥手,“私下不必在意这些虚礼。”

杜长兰话语客套,却丝毫不提话茬。郑同知转向地上的魏厨子,“方才本官忙完公务,正欲向杜大人汇报公事,没想到竟然听见如此荒唐事。你们几人胆大妄为,可恨可气。”

魏厨子还愣在原地,周厨子却是一骨碌爬向郑同知,“大人,郑大人,小的知错了,一切都是魏厨子指使,小的迫于他的淫威,这才屈服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