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年的剿匪工作,中原境内规模稍大一些的土匪都已绝迹,没有任何一个土匪帮派超过二十人。
几个不法分子凑在一起打劫抢掠的事则是禁不住。
大的匪窝被剿灭后,地方再加强治安建设,加上朝廷的各项利民政策,除了个别真穷凶极恶之人喜欢不劳而获外,但商人都喜欢结队而行,他们有能力对抗这些小匪。
一时间,华国商贸发达,南北互通,大量的商人北上或者南下,十几年前因为躲避战乱逃到南方的士族也因为南北交流加强,不再一心想要回乡,而是开始慢慢接受南方的习俗,在南方生活下来。
他们带去的新技术、新知识让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快速发展起来。
迁徙南方后新出生的一代最大的已近十五岁,出生在华国建成那一年的也有八岁了,他们从小便生活在南方,接受的是家族北方的教育,后又入学堂,接受的是朝廷的新式教育。
他们是新一代的人,就和邬良这些从学堂毕业出来的人一样,思想与先辈有些微的差距。
而今,匪徒最严重的地方就是这条丝绸之路了。
这就是他们驿站存在的最主要的目的,保证华国商旅的安全。
邬良的反应全都落在元立眼中,他将邬良的履历看了又看,最后对手下道:“将此人招募进来。”
手下领命而去,亲自去了一趟西域。
察事部虽然和六部品级一样,但因为它直属陛下,且特殊的职能,可以优于六部招募官员。
察事部的官吏有明暗两种,像元立这种可以站在阳光下,光明正大显露身份的属于明,还有一种,他们需要隐于暗中,身上另有其他职务,将来可能由暗转明,也有可能一辈子都藏于暗中,直到老去,死亡,将来他们的档案会公布,世上的人才能看到他们的功绩。
元立认为邬良很有做暗察的天赋,只是做一个驿丞,屈才了。
邬良是个有野心的人,能做察事部暗察,说明他更多了一条晋升之路,自然愿意。
他立即同意入职,从此以后,他的情报将会一分为二,一份送往他的直系上司西路大军处,一份则送往洛阳察事部。
因为驿站的开启,西羌又全部归附朝廷,加上西路大军和西凉保驾护航,往来丝绸之路的商旅越来越多。
驼铃阵阵,大量的西域宝石、香料、铜币和银币流向中原。
中原的丝绸、绢棉和琉璃、瓷器等也大量的流向西域,一直对华国抱以警惕的各国王室在发现赵含章真的只保护商旅,在土匪消停之后没有再出兵骚扰他们。
各国王室最先享用到了华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因为商贸活跃,他们的百姓收益也增多,连带着他们的税收都有所增长。
终于,他们愿意敞开一点点心扉,去注视赵含章展开的怀抱。
驿站,作为沟通的第一站,最先将此变化上报,于是赵含章再一次正式派出使团,依旧由赵信为正使,张寔为副使,出使西域诸国。
这一次,使团走得很顺利,他们一路拜访诸国,被待于上宾,只是两个月便走了十二个国家。
一路平安,每天都能用电台向洛阳报平安。
上次出使西域被抢夺走的电台也被送了回来。
西域诸国已经知道这东西能够千里传信,但他们不会用,为了争夺这个东西,他们私底下打了好几场,还不小心把一个小国给灭了。
最后几个国家坐在一起让工匠把东西拆了,想研究一番,最后发现拆了东西没研究明白不说,还装不回去了。
电台成了一堆废铁,这次使团来出使,当年抓了赵信和张寔做了半年奴隶的国家便将东西还回去,以示做善意。
赵信就好像看不到它已经变成废铁一样的把东西抱进怀里,一脸感动的感谢国王能将它还回来。
国王有些尴尬,连忙道:“只是下面的人保存不当,东西坏了。”
赵信表示没关系,主要是国王有这个心就足够了。
国王一听,立即表示他对这个可以千里传信的东西很感兴趣,不知道它是怎么传递的信息。
赵信垂眸思考片刻,抬起眼眸笑道:“这是我们陛下的皇夫所制,用天地来传递信息,属于天音,臣愚钝,不知其理,但太学中有教授,国王若想知道详理,何不派聪敏有大智的人去太学取道?”
国王一听眼睛大亮,不由坐直了身体,急切的问道:“我等外国人也可以学习?”
赵信笑道:“陛下胸怀宽广,视天下之民为自己的孩子,国王真心求道,我们陛下没有不答应的。”
国王心动起来,所有被赵信拜访过的国家都心动起来。
所以赵信还没走完西域诸国,已经有国家向华国递交国书,想要派遣学生前往洛阳学习。
赵含章欣然同意。
国王并不知道,赵信随队带了好几台电台,他到达龟兹的时候就送了一台给龟兹王,以感谢他同意华国驿站建在龟兹之情。
这是国礼,丝绸之路上十数国,只有五个国家可以得到这个礼物。
第1357章 归附(一)
每一台电台都配了一个发报人,算是借调在此,任期五年,五年之后,他们就可以选择回国。
有幸得到电台赠送的国家都很珍惜这个人材,不仅给他配了房子,奴仆,还送钱送物,甚至有国家许于高位,只要他愿意永远留下,并教授他们的人使用电台。
赵含章不管他们怎么引诱,她既然把电台和人送出去,自是不怕他们使用和拥有。
她希望这个世界越来越好,是整体的好,而不是东方一枝独秀,否则容易风摧之。
外部变得更好了,一定也可以反哺内部,她有耐心等待华夏一统,也有耐心等待科技向外辐射后再回馈。
她对百官道:“大宛之西还有什么国家和人,大海的尽头是否有陆地?我们目之所及的地方太有限,天地之广阔,如今我们人力还不能衡量,焉知天外无天,人外无人?”
“所以我们不能裹足不前,现在的电台和电机我们已经衍变到了第三代,也该和周边的国家更密切的交流了,说不得他们能有更妙的奇思呢?”赵含章道:“天下大安,天下大好,方是真的好。”
百官同意,他们也想知道大宛的西面还有哪些国家,大海的东面是否有陆地,匈奴到达最北的地方是哪里,都有些什么。
人力难以传达的信息,电台可以。
或许是感受到了华国的强大,也有可能是在赵含章身上感受到了熟悉的汉朝皇帝的胸怀,西域诸国在元贞九年正月初一,正式递交国书归附。
赵信带回来的十二国使者,齐齐跪在大殿上递交国书,请求皇帝接受他们的国家为藩属国。
虽然此事不是秘密,毕竟递交国书之前都要知会一声,一部分大臣参与其中,早就知晓。
其余大臣也都有耳闻。
可真的十二个使者一起递交国书,依旧让他们震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