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魏晋干饭人(1268)+番外

元立轻挪脚步,走到曾越身侧。

曾越偏头看去,元立似笑非笑,冲他微微点了点头,俩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训练,哪怕感情一般,对彼此却很熟悉,一看便知外面已经全部搞定,于是去向赵含章禀报。

赵含章虽然放过了李焕等的家人,却不是就这样算了。

成国的问题还是将领和大臣们仗着有功肆意争夺官位和百姓钱财,认为他们庇护了百姓,就可以从百姓身上索取东西。

逻辑倒是没错,但没有法度,索取无度,将百姓视为奴仆随从,可以予取予求,这就错了。

这不是政府,而是土匪了。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重制法度外,就是将这些人迁移离开,让他们再影响不到当地,再多开学堂,注重教化,过几年这股风气就能散了。

所以赵含章要将李焕等大臣的三族都迁徙离开,除此外,还有这次冷眼旁观,疏忽职守的成国将领及大臣,全被问罪。

看在李雄的面子上,她没杀他们,只是革职或是调职,同样将他们三族或是全家迁徙出蜀。

根据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作为,以及这次事件中犯的错来定,这时候元立的情报就很重要了。

赵含章翻看着手中的册子,根据上面的情报快速做出宣判。

王瑰没想到自己也在其列,听到赵含章要将他调往冀州做司马,且命他将三族都带上,他便知道,他私下的那些小把戏没有瞒过赵含章的眼睛。

他心中一颤,下意识的去看成王。

李雄已经呆了。

王瑰是他留给李班的人才,很是信任他,最主要的是,他从不与他那些逆子来往,行事也谦逊有礼,怎么会……

但他对上王瑰悄悄看来的目光,一下就明白了,脸色瞬间通红。

第1362章 理顺

成国大臣们看着这一切,心中最后一点傲气和倔犟被打散,赵含章远在洛阳都能知道连他们都不知道的事情,成国还有什么能瞒过她,拿什么来与她对抗?

即便没有成王削藩退步的提议,成国终有一日也会被削掉重回朝廷治下的。

这一次,成国大臣们终于真正低下他们的头颅,从心里顺服赵含章。

朝会开到了天亮,赵含章处理完所有人,终于让人打开营帐,让众人出去。

大帐外面已经干净一片,不仅血迹,连地上的坑都被填平了,地上只有零星黑色的焦土,是新土覆盖不过来,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昨晚这里短暂的成为了战场,且死了不少人。

所有人皆收敛心神,不敢再多看,老老实实地退下。

赵含章留下成王一起用早饭,一会儿他们还要一同出现在人前,安抚附近的巴蜀臣民。

昨晚的动乱只控制在内围,外围还有万余臣民,这里的动静不小,昨晚他们一定吓坏了吧?

为免有不实的流言,她和成王要手拉手出现在人前才好。

果然,守候在外围的臣民们看到联袂而来的成王和皇帝,一颗心放下,他们不知道昨天晚上出了什么事,但只要成王和皇帝没事就好。

他们喜欢皇帝,也喜欢成王。

赵含章进入成国,做的安排不止于此,从成国离开时,除了带走不少成国原本的大臣和将军,她还留下了一支大军,以季平为将,镇守益州。

成王李雄为益州刺史,封李骧为益州长史,下面各级官员她也都重新做了安排,大多是李雄本来的班底,只从外面另外调了几个官员进来。

从前成国是一个藩属国的规制,有丞相,有御史,有司马,有太尉,而现在,藩国变成州,且还有好几个地方被划给梁州,官职全都改变,自然人数也有改变。

赵含章精简了一番,一番筛选下来,又带走了几个成国旧大臣。

都还能用,她打算带回洛阳改造,改造用到别的地方。

如今天下到处都需要人才,这些人能从乱世中走出来,且能为政一方,就不可能是无能之人。

至于德,先看着,不行还有律法可以作为依据把人给罚没了呢。

赵含章快刀斩乱麻,不到一旬就把整个成国理了一遍,李雄就在她身边,看着她发出一条又一条政令,本来如一团纠缠打结丝线的成国朝堂被她一条一条的丝滑的抽出来,缕成了一把柔顺的丝线。

掌握在手心垂下,一片丝滑。

看似无关紧要的调任和安排,却让让他们能够互相合作,再不会因为各种原因私斗暗争,偏旁边又有监督之人,让他们一时想联合起来做坏事都不行。

李雄彻底被折服,这一次,无关人品,而是完全折服于赵含章的能力。

这一刻,他终于理解范长生了。

他两次劝他归附赵含章,不止是因为赵含章的人品,更因为她的能力啊。

她有此能,即便没有降服天下的品德,天下也无人能是她的对手,何况她还有降服天下的品德。

天下岂能不在她手?

赵含章在益州和巴蜀百姓度过了第一个元宵节,第二天才启程返回洛阳。

成都这几天热闹得很,皇宫,不,是益州刺史府的命令一条一条的往外公布,首先最让他们在意的三条是,一,成国改为益州,刺史府会为益州境内永业田少于十亩的百姓分地;

二,益州为华国益州,一切律法遵照华国,从今以后,益州学子可在益州参与招贤考,不分男女,不分民族,自也不必再出益州参加别州的招贤考。

三,好多官员都被调走了,有的听说全族都被带走,以后他们再也不会一觉醒来就有两个县令在打架,各自坚持他们是县令,或是有官兵闯到家里来说,你家的田地占了道路,需要腾出来……

他们将会和山外的人一样分到一定良田耕种;他们的孩子也可以和山外的孩子一样免费进学堂里读书三年;还可以去学别的技能……

他们出山不用再过关,而是和其他州的百姓一样,只要拿上户籍和路引就可以出关,和其他州的人一样,不会因为是藩属国而没有招贤考……

不论是普通的百姓,还是文人士绅,他们皆兴奋不已。

成国只是巴蜀这一片而已,在成国内出仕,最高也就是做到丞相,相当于一州长史,怎比得上山外那广阔的天地?

但成国是藩属国,朝廷对这里没有直接管辖权,这里的律法是独立的,官制是独立的,教育也是。

蜀地的人才要想进入朝廷,要么很有名,可以直接去洛阳求官,要么就得想尽办法到外面其他州参加招贤考。

而现在,他们的招贤考道路也打通了。

正月十六,成都的百姓热情的夹道送别赵含章,等她走出成都,队伍后面还跟着几百人呢。

曾越就派人去问,不一会儿侍卫回来禀道:“陛下,是益州学子和一些商人,想要跟着陛下去洛阳求学和……经商。”

侍卫问道:“可要驱逐?”

赵含章摆手道:“让他们跟着吧,你们照顾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