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女配幸福指南(269)
“说直了大家可能不爱听,但还是都要说清楚。从今儿起,就没有什么铁饭碗了。如果有人在工作中偷懒敷衍了事,影响产品质量,对工厂造成了损失,需要按价赔偿。”
话说到这,下面已经开始议论纷纷了。
初夏让他们议论了一会,又继续对着话筒说:“我可以保证的是,只要大家干得好,工厂赚了钱,工资和福利都不会少了大家的。我之所以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接手这个工厂,就是想尽我的能力,把这个厂子重新干起来,带大家一起过上比之前更好的日子。”
“当然我也不强求任何人,你们如果相信我,并且愿意,你们就留下来。如果不愿意,可以随时走人。但如果你决定留下来了,就必须要接受新的工厂制度,如果还想像以前一样混日子,只想拿工资不想好好干活,那我会请你走人。”
“我希望你们都能明白,只有厂子盈利了,我们才能一起有钱赚,不然厂子倒闭,大家只能一起下岗。”
***
开完这个会,初夏没有急着安排下面的事。
她留了一天的时间给厂里所有人,让他们自己想一天,晚上再回家去和家里商量商量,然后决定去留。
于是这一天厂子里的人都在讨论这件事。
“你说我们怎么这么倒霉啊?怎么就我们摊上了厂子倒闭这种事?”
“厂子效益不好,上级指示让关闭,能有什么办法?”
“你怎么想,你觉得这个丫头靠谱吗?”
“靠不靠谱现在厂子都是她的了,咱们说什么都不算了。”
“好好的国营厂,突然就成个人的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啊?”
“我倒觉得她是帮了咱们一把呢,要不是她把这厂子给接下来,现在咱们全都下岗回家了,还能在这讨论这些个?她放着国家干部不当,来接手咱这厂子,肯定不是闹着玩的。”
“怎么说?你留下来吗?”
“你不留下来,你有别的去处吗?”
“我要是有,我早也不在这儿耗着了,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
“那不就得了,还想什么?”
“就是突然这么一变,好好的铁饭碗没有了,以后咱们就是给别人打工了,地位上瞬间矮了一大截,你不觉得难受吗?”
“当然难受,但赚不到钱养家糊口更难受。”
“唉,我已经看不懂这世道了,这还叫社会主义吗?”
……
这些工人们讨论了一天。
第二天有了结果——全员全部留下。
于是初夏便又拉了各科领导到会议室开会,安排部署接下来的工作,以及确定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工资制度、奖惩制度。
他们这个酱菜厂虽然不大,但有自己的菜园。
万事开头难,前期的工作量自然比较大,为了确保酱与酱菜的口味和口感都达到最好,初夏从选材就开始亲自抓起,之后制酱腌制等也都严格监督,让工人完全按照她的要求来。
大家都是酱菜厂老工人,在做酱菜这件事上经验丰富。
平时酱菜怎么腌制怎么生产,都是按照他们的经验来的,现在被初夏指使着只能按照她的要求来,心里自然有些不舒服。
私下里议论起来又说:
“我在这酱菜厂干了十几年了,我还不知道酱菜怎么做?”
“就是说啊,她这点年纪能做过几缸酱菜?”
“可别发牢骚了,厂子都是她的,就听她的呗,我们只要按照她的要求做了,就不要我们负责,我们拿我们的工资就是了。”
“照她这么掺和,厂子能干得起来吗?”
“先干着呗,干不起来再想其他出路就是了。”
……
***
初夏前期忙一些。
等工人们按照她的要求全都上手后,她也就没那么忙了。
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她就在厂子里来回转转悠悠,看工人们干活。
厂子里初夏最信任的人自然就是孙叔。
孙叔思想不守旧,敢想也敢干,初夏和他在各方面都能沟通得来,于是便直接提了孙叔做副厂长,厂里的各项事务都让他来负责。
他对厂子很熟,处理事情来也十分得心应手。
制酱需要时间。
酱菜的制作更需要时间。
第一批酱菜没有做出来之前,没有人知道厂子接下来会怎么样。
初夏当然看得出来。
有些工人以工龄长经验多并不服她,甚至觉得厂子干不起来。
只不过因为全她说了算,所以没有当着面太表现过什么。
初夏也就当什么都看不懂,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反正厂子是她买下来的,一切都她说了算,就算不服也得憋着。
因为刚接手厂子每天都比较忙,所以时间过得也很快。
三月在柳条抽芽间不声不响便过去了,到了四月份,厂子里的工人也全都适应了新的工作节奏和制度。
毕竟是自己工作了许多年的地方,干的也都是原来的工作,工作方式稍有变动影响其实并不大,活干起来很快也就上手了。
这也是初夏想接这个厂子的一个主要原因——省事。
如此,又有孙叔管着事,初夏也便放轻松准备办另一件事了。
当然这是一件她准不准备都必须要办的事情——生孩子。
差不多快到临产日期的时候,初夏就没往厂里去了。
她和孙叔说好了,有事的话就让孙叔来家里找她,反正离得也不远。
当然以眼下的情况来看,也不会有什么事。
毕竟酱菜还没出缸,初夏给的制酱和制作酱菜的手艺和工序,工人们也全都掌握了,并且也都为了工资在严格照办。
初夏也不知道自己的肚子什么时候会有动静,也因为不知道,所以就老实呆在家里等着,不往远的地方去,在家里呆得有些闷的时候,就出去在胡同里来回走动走动。
傍晚,晚霞的光影把整条胡同染成淡淡的红色。
深而长的胡同、枝丫细碎的槐树、冒着菜香与烟火气的饭馆、牌匾下挂着的两盏红灯笼,构成了一副充满生活气息的美丽图景。
初夏披着夕阳在胡同里漫步。
胡同口源源不断有人进来,有下班回家的邻居,有来饭馆里吃饭的客人,也有背着书包放学回来的各年龄段的孩子。
初夏慢着步子往胡同口走,想着去迎一迎林霄函。
然还没走到胡同口,忽看到一个面庞熟悉的人进了胡同来。
面对夕阳,对面的人逆光,初夏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等走到近前,对面的人先笑起来和她打招呼,她才确定自己没看错。
但她还是有些意外地问了句:“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