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禾把大道理说得“冠冕堂皇”、明明白白,大家都无从反驳。
苏老大附和:“是这个理。”
大伯娘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一向通情达理,她道:“老二家要去小排岭建房子,我们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苏老爷子就坡下驴:“我没说不同意。我是说如果你们想去小排岭建房,大家要坐下来商量商量,搬地基,也要人帮忙,是不是?老二不在家,就你们娘几个,怎么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才是一家人。”
庄顺兰没想到自家闺女三言两语竟把老爷子给降服了,她见苏老三夫妇脸色甚是难看,心里舒坦了许多,又怕老爷子反悔,赶紧把锅甩给自家男人:“那肯定是苏运昌误会了,他这人嘛,写文章可以,就是跟人沟通不行。”
不在场的苏老二,成了最大的背锅者。
苏老大笑道:“叫我家柏桥柏林去帮忙,还有苏柏松,都是男子汉,有力气。”
话都递到脸上了,苏老三不得不僵硬地挤出笑脸:“爸同意了就行,自家人帮忙挖地基,那是应该的。”
按照苏月禾以往的脾气,她不会让三叔家的人来帮忙,免得最后又来领功闹事,但修真三年的时间里,她学会了很多。
有的时候,接受别人的好意,也是另外一种化解怨恨的方法。
所以苏月禾表面上答应了大家的好意,实际她不会让三叔家的人有机会来沾手。
庄顺兰不知道女儿的真实想法,她道:“有空来帮忙的,我们也会准备好饭菜,不白帮忙。”
眼看儿子顶班的事没了希望,阻拦老二家建房还失败了,郝爱娣面如菜色越发难看,但她又不敢在老爷子面前撒泼发难,不得不暂时把这口气咽下了。
*
鱼肉加藿香红烧分成两份,一份中午吃,一份留着明天吃,炒了个番薯叶,剁椒麻辣鱼头蒸好后直接上桌。
庄顺兰惯例给老爷子留了一碗鱼肉,还是中间刺少的鱼腩。
苏月禾把鱼肉端去时,爷爷还端坐在刚才的位置上抽烟,她带着笑意,小声道:“爷爷,这鱼是给您吃的,您可别又给其他人。您要是又给别人,以后我们都不给你端菜了。我们不是小气,我是怕别人说爷爷您偏心。”
这话说的,苏老爷子不得不瞪圆眼睛,吹起胡子澄清,他没偏心:你爷爷我是最正直的人,我什么时候偏心了?谁说我给别人的,我都自己吃。吃不完了,我才会给小的。”
苏月禾开玩笑似的轻声道:“要得,我晓得了,爷爷您吃不完,下次我让我妈少装点,妹妹们都在长身体,我们自己也不够吃的。”
苏老爷子:“……”
他看苏月禾放下碗要走,忙问:“给你的医书,你看了吗?”
“看了。”
“看得懂吗?”
“看得懂。”
苏老爷子有点不敢相信,他又念叨了一遍:“就没有看不懂的?”
“没有看不懂的。”
大孙女这么聪明?完全不用他教?苏老爷子明显有点失落:“都看得懂啊?”
苏月禾不得不再次确认:“看得懂。”
“就没有什么难题要问我的?”
“没有。”
这让老爷子太没存在感了!
他的苦瓜脸不知不觉间拉得老长。
孙女不求着他教学,他郁闷的呀,家里个个都想从他这里学到真材实料,但在老爷子眼里,这些人都缺少慧根,包括苏老三!
偏偏有慧根的孙女不想学,苏老爷子咬牙切齿想骂又舍不得骂,最后,只能亲自下场哄她:“看得懂也还是要实践。要实践,你晓得吧?”
苏月禾看爷爷有点激动,她憨憨地似懂非懂地应了一句:“晓得。”
“下次有病人来看病,你就在旁边学习。”
苏月禾这才明白,爷爷是想亲自教她学医。
自从救了罗六祥后,爷爷对她的态度发生了一些改变,这倒是个机会,把爷爷的心慢慢拉到她们家。
原书里说的,爷爷留下一些金子,最后都便宜了苏柏松,如果有机会,她倒想改变剧情。
就算把金子丢进咸水海,都不能便宜苏柏松。
苏月禾笑着答应:“晓得了。”
见孙女答应,苏老爷子的苦瓜脸瞬间雨过天晴笑容满面,转念还不忘低声叮嘱:“别跟其他人说是我求你学的,晓得吧。”
那他多没面子?苏老三知道了,估计还得说他偏心。
苏月禾一点就通:“晓得,我就说,是我求爷爷教我的。"
真是有慧根!苏老爷子摸了摸下巴上的小胡子,终于满意道:“去吧。”
第8章 失踪
苏月禾连续挖了两天宅基地,她速度快,已经挖了三十多平方出来。
中午她回家刚好爷爷在给一个脖子上长脓疮的人看病,她听爷爷的话,去搭了一把手。
苏老爷子看见苏禾来学习,很高兴,教的特别仔细。
这个病人家里穷,苏老爷子没收他钱,还贴了几副中草药。
苏禾跟爷爷学医这事,在苏家多少引起了一些议论。
老大家还好,主要是苏老三夫妻两个心底不平衡,特别是苏老三,明明他是“嫡传”弟子,他不明白,老爷子怎么还要再教一个女娃儿。
就因为她要招婿上门?苏老三是越想越气,却又没办法。
那日中午,庄顺兰炒了一份豆角,一份辣椒酱菜,今天没有肉。
桌上饭菜已摆好,幺妹还没回来,她们家规矩,要等人齐才动筷。
三妹道:“妈,我吃完饭要赶回学校帮老师批卷子。”
四妹从邻居家打听消息回来了,说是好几个小学生都没回家,估计在一起呢。
庄顺兰想想这么多孩子在一起,应该不会出什么事,便道:“拿碗来给幺妹留点菜吧。”
吃完午饭,三妹直接去学校了,苏月禾中午也没休息,趁着今天不用她去上工,继续挖宅基地。
走在路上,苏月禾听见身后有声音,回头看是四妹扛着锄头跟过来。
“四妹你怎么还不去学校?”
四妹是家里最懂得体贴人的孩子,她笑道:“我不用那么早去学校,我可以挖一个小时。”
姐妹两个齐心协力开挖,苏月禾速度很快,快得让四妹满脸崇拜。
“大姐你别那么拼命,不累啊?”四妹给苏月禾递来绿色的军用水壶。
苏月禾咕咕咕喝了几口凉水,“一想到我们要建自己家的房子,我就不累。”
“我也是,真想早点建起来。”四妹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
两人正说着,她们老妈来了。
说是幺妹还没回来,庄顺兰让四妹赶紧去学校看一眼,催她立刻回家。
雁南大队的小学和中学离得很近,四妹去一趟很方便。
四妹走后,庄顺兰看着眼前挖了差不多有两个房间大小的位置,惊讶道:“挖那么快?大妹儿,你可别干的太猛,别扭到腰了。”
“晓得,我会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