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嘘!豪门由我造![年代](170)+番外

聊到最后,他们约定5月份再继续聊,苏月禾也没拒绝。

跟往年的春天不一样,整个四月,青城县一滴雨都没下,河水水位都降低了许多。

苏月禾终于明白,为什么大靖林场会被一把火烧光,因为干旱。

为此她特意交待两位舅舅,一定要注意防火,发现火灾要有策略,及时扑救。

不过他们早把杂草枯枝都清理干净,而且提前设置防火带,就算起火,也不会把所有山头都烧光。

但山火哪天来,不知道,书中没说。

四月份的日历一天天往下撕,眼看到月底了,还没动静,苏月禾时常会想,那场山火究竟还会不会来?

如果不来怎么办?那她只能靠技术,靠价格,跟他们打一场硬仗了。

她算过,靖湾林场至少能产30万斤松脂,大概能生产4.5万斤松节油,15万斤松香,单单松节油就能收回承包林场的成本,而松香,卖1分钱,她都是赚的,只是赚得少而已。

到了4月28日那天,梁正烽在训练场教苏月禾开车,学会打火,踩离合,手动调节档位,苏月禾很快就上手了。

她开着车,绕着训练场一圈一圈地开,梁正烽还教她倒车,停车,还有其他各种技巧。

头顶乌云滚滚,苏月禾呢喃:“要下雨了。”

梁正烽不知道苏月禾在等一场山火,他道:“下雨更好,过两天可以教你怎么在泥泞的路上行车。”

苏月禾笑了笑,说不上有多失望,更多的是疑惑和不解,总觉得这个世界在悄悄改变。

但不管怎样,她感谢书中的那场山火,给了她勇气,推着她大胆走出第一步。

现如今,就算没有山火,她依然能做好。她相信自己。

回到家不久,开始雷鸣电闪,之后下起了人们期待已久的磅礴春雨。

因为担心出现山洪,梁正烽被叫去开会,随时准备带队去抢险救灾。

苏月禾趴在窗户上,看着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闪电噼啪而过,照亮了窗外的世界,耳边广播也受了干扰,刺啦刺啦,听不太清楚。

此时她心里异常的平静,她有钱,她手握着优质资源,她大不了咬咬牙大干一场,自己做洗衣皂,说不定还能赚更多的钱。

想着想着,不禁莞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到再难的事,都应该保持好心态。

她不会输。

这场雨一下,下到了第二天。

杨东平穿着雨衣,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单位,他快步走进办公楼,边上楼梯边脱雨衣,雨衣上的雨水滴滴哒哒沿着楼梯往上攀爬。

到了办公室,把雨衣挂起来,杨东平刚坐下,电话铃声响起。

他接过电话,是大靖公社打来的,听着听着他站起身:“什么?怎么会呢?下那么大的雨,怎么会失火?”

电话那头说的很急:“天火霹的!昨晚那个闪电吓死人!大靖这边只闪电打雷不下雨!烧了一晚上,我们组织附近村民救火,但火势太旺,没办法!现在只能求雨水能下到我们公社来。”

“大靖林场烧了多少?”杨东平只觉得自己呼出来的汽都带着火苗,热辣辣的,把他眉毛都要烧掉了。

“不晓得,还在烧,至少……一半是烧没了。”

一半烧没了,还在烧?

杨东平瘫坐在椅子上,外面还在下雨,为什么会这样,这不是同一个天吗?

外面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没多久,阮佩娴跑进来,一身,头上脸上都是雨水,“出事了!”

杨东平毫无表情地瞟了她一眼,没说话。

阮佩娴脸上湿哒哒的滴着雨水,喉咙却干涩地冒烟,从来没这么狼狈过,但她已经顾不得这许多:“大靖林场烧了!怎么办?我全部积蓄,还有我爸妈,我哥嫂的,都扔进去了。现在怎么办?!”

第62章 三十万

外面下着瓢泼大雨, 而几十里外的大靖林场浓烟滚滚,大火乘着风势快速蔓延,已经烧了一个晚上。

杨东平瘫坐在椅子上,阮佩娴说的话, 他听了嫌烦, 嫌呱噪, 谁不是全部身家投进去了!

“现在该怎么办?”

阮佩娴见杨东平像死人一样坐在那里,心里更是恼火, “得赶紧让采脂班剩下的人去帮忙救火呀!”

让采脂班的人去也没用, 下雨天开车去大靖林场, 至少要三个小时。

而且采脂班的人本来就怨气很重,能积极救火?

但不能不行动,他赶紧把采脂部黄主任叫了来, 目前只有采脂甲班在大靖, 他让黄主任立刻安排另外两个采脂班去大靖林场救火。

黄主任看着外面的大雨, 不敢相信:“大靖那边没下雨?起火了?”

“没下雨, 干旱一个月了!你赶紧安排吧!”

黄主任正要出去, 被阮佩娴叫住:“黄主任,你等会儿安排的时候, 别跟大家说是去救火,就说去紧急采脂……”

黄主任不明白:“为啥?”

“先封锁消息, 以免乱了军心。”阮佩娴不是怕厂里的人知道,而是怕厂里的人知道了,去告诉苏月禾。

黄主任虽然还是不太懂, 但依然答应了一声, 赶紧下楼去。

等黄主任离开,杨东平问:“接下来, 你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阮佩娴:“趁苏月禾还不知道山火的事,我们快点把她手上的几个林场接手过来,只要把她手上林场拿到手,我们还有挽救的机会。”

杨东平想了想,也是,这个时候必须死马当活马医,“那速度必须要快,我们去还不行,得让老蒋去。”

阮佩娴就是从老蒋那里知道的山火消息,她道:“老蒋听到消息就出发到大靖去了,估计现在还没到,你赶紧给大靖公社打电话,让他们转告老蒋,务必马上回来,有紧急的事商量。”

杨东平也不敢耽误,她拿起电话,回拨给大靖公社,但那边电话响尽也没人接。

后来他又打了几次,终于有人接了,但那人说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老蒋,如果见到人,会通知他。

没办法,只好让黄主任带话去大靖林场,让老蒋第一时间赶回来。

*

外面下大雨,今天丰禾松香厂没啥安排,苏月禾就没去,只一个人在家看曾凡给她寄来的资料。

她在研究肥皂制造技术。

这个肥皂制造比想象中简单,没有很高的技术门槛,投入也不用很高,最关键的是,大靖松香不让她往外卖,但肥皂肯定是可以的。

肥皂跟松香不一样,松香面向的是工厂是大户,而肥皂面对的是千家万户普通老百姓,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也是书中肥皂厂慢慢做大做强的主要原因。

现在大家买肥皂还需要肥皂票,供应不上才需要票啊,市场是有很大需求的,她只要做出来,不要票,不愁卖不出去。

一个上午,她脑子里把建肥皂厂的规划都想好了,如果她出钱建肥皂厂,那是帮商业局完成招商指标啊,马副局长肯定愿意帮忙,就是不知道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