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嘘!豪门由我造![年代](223)+番外

礼堂里,掌声雷鸣般响起,比任何人发言所获得的掌声都要响亮。

广大职工和原本就分不了县城家属房的小领导们可不傻,都知道,新来的副厂长,把老领导们的桌子给掀了!

掀了桌子,大家都能捡到好吃的,谁能不高兴?

中层领导也各怀鬼胎,都知道副厂长是有背景的人,这个时候可不敢表现的不高兴,更不敢给新领导脸色看。

而以厂长为首的老领导,能怎么办?吃了哑巴亏,被掀了桌子也只能站起来跟大家一起鼓掌。

不然,就真脱离群众了。

投票结果不出所料,第二个方案高票当选。

梁正烽做事雷厉风行,他当即去国土局找刘胜利,让他想办法把地皮敲定了。

而柒月的厂房扩建地皮和竹林地皮也几乎同时定了下来。

*

转眼到了七月,这天,苏月禾被叫到研发室看新的实验成果。

香皂改了几版之后,出了最新版。

苏月禾拿起香皂嗅了嗅香味,比木兰香皂要浓郁一点。

曾凡:“增加了白玉兰香料的比例。”

苏月禾:“香味可以,杀菌效果怎样?”

曾凡:“最新这款香皂,我们去掉硼酸,保留了三氯生,按照你上次说的,增加了很少剂量的硫磺,我们昨天去省工业大学的实验室,借用了他们的显微镜,在显微镜下,我们的新款香皂,杀菌效果比市面上的普通香皂要高80%以上。”

这个效果苏月禾非常满意:“足够了。杀菌太厉害,对人体也不好。”

站在一旁的王惠珍笑道:“太好了,那就基本上定了啊。小高那边取了几个新名字,要不要开会选一下。”

苏月禾道:“可以,改天开会选吧。洗发水怎么样了?”

曾凡拿出一小碗黄色的浓稠的洗发水,按照上次市场部的调查结果,“这是增加了柔顺配方的,我和王惠珍都用过了,效果很好。”

苏月禾摸了摸王惠珍的头发:“确实,既柔顺,又有蓬松感。”

王惠珍学了国外洗发水的经验,她道:“头发有油性、干性和中性之分,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使用这一款洗发水,我们选择的是中性配方。等打开市场之后,我们再出油性和干性的洗发水。”

苏月禾:“你们先把三个配方都调出来,等时机成熟,可以迅速进入车间进行量产。”

“这个不难。我们都试调出来。”

走之前,苏月禾道:“给我一瓶拿回去试用一下。”

曾凡拿玻璃瓶给她装了一罐。

现在的人买洗发水,就跟打酱油似的,自己拿着瓶子去店里,灌装一瓶。

苏月禾想用塑料瓶装自家的洗发水,整支出售,但这需要上下游的配合,她之前去云平县的塑料厂谈过合作,可以实现她想要的,就是成本比较贵。

她提着洗发水回了办公室,才坐下,运红来找她。

“我刚才核算了一下成本,一瓶500毫升的洗发水,要卖三块钱才有得赚,你要的那种塑料瓶太贵了。这个价钱,我怕买的人会很少。”

苏月禾也苦恼,但这成本,在大量生产之前,是很难降下来的。

“前面我们只供大中城市呢?生产洗发水的企业少,地方保护主义也应该会少很多吧?”

方运红担心:“就怕在大城市也难,现在大家用洗发膏的比较多。怎么打开市场,改变习惯,是最关键的。”

方运红的担忧不无道理,大部分创造新鲜事物的先行者,都是艰难的。

在苏月禾懊恼的时候,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四大名著之一的《孙悟空》三年前开拍,基本上是边拍边播,拍了三年还没拍完。

在总台给的预算用完后,整个剧组陷入困境,导演韩芳目前回京筹款,困难重重……

原书中说过,《孙悟空》于1986年春节在央视播放了20集,长红三十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如果她花钱赞助《孙悟空》完成拍摄,柒月的洗发水广告是不是可以搭上《孙悟空》的东风,除了打开市场之外,还能长红三十年?

她当即决定,去一趟北京,找韩芳导演。

刚好梁正烽也要去北京办房产的事,可以一趟解决了。

第79章 北京

丰禾老厂区的市场部办公室, 方运红听完苏月禾的想法后,有点茫然,因为她没听说过可以这么赞助打广告的。

但是,通过在电视剧里做贴片广告的方式, 去打开市场, 她认为是可以的。

“《孙悟空》之前已经播了几集, 反响挺好,而且有电视机的家庭, 经济条件肯定比较好, 也应该是舍得花钱的群体, 就像你说的,有电视的家庭跟我们的客户群体是吻合的。”

苏月禾:“确实是这样,从前面几集播出后的反响来看, 《孙悟空》会是个长红作品, 这部作品在中国将持续影响很多年。”

方运红赞同她试试, 有些路必须得去走一走才知道行还是不行, 万一走通了呢?

在方运红的赞同之下, 苏月禾亲自打电话到电视总台要到了韩芳导演家的联系电话。

打了几次电话都没人接,终于在某天晚上快9点的时候, 在电话铃声将要响尽之时,有人接了。

韩芳导演听是赞助商, 原本很高兴,结果再一听,是某不发达省份小县城的一家日化企业想要赞助。

她顿时有些泄气。

“苏厂长是吗?很高兴接到您的电话, 也很高兴您有这份心, 我们这个资金缺口还比较大……”

苏月禾有心理准备:“资金缺口是多少呢?”

“前期欠的款有一百多万的窟窿要填,后面拍摄以及做后期, 还需要一百多万,这总共差不多要三百万才能成。您的好意啊,我心领了,姑娘。”韩芳导演的声音满满都是疲倦,但说话很利落,没有一丝的拖泥带水。

三百万确实超出苏月禾预期了,没想到这个年代拍电视剧也这么费钱,但转念一想,花三百万影响三十年或者更长时间,肯定是值得的。

以后《孙悟空》基本上每年都会在央视和地方台反复播出,书中有描写,未来企业在央视打广告,一个小小的赞助,影响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冠名费都是上亿。

苏月禾道:“赞助费不是问题,但我这笔赞助费是想跟您置换广告的。”

苏月禾把自己的想法跟韩芳导演说了,而韩导演在制作上有很大的话语权,但广告上她没有。

“你的意思,你要在电视剧播放前和播放后播放广告?”

苏月禾:“我们想要做贴片广告。就是播放前放一则简短的随片广告,直接镶嵌到电视剧里,而播放后,在出演职人员名单前,放一张我们的广告图片。”

韩芳:“把广告镶嵌到电视剧里?”

苏月禾:“是的。就是以后《孙悟空》无论什么时候在哪个台播放,都要放我们的广告。”

韩芳:“这个我以前没听说过,我得跟总台领导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