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豪门由我造+番外
她被雷劈之前,刚好服用了丹药没几天,目前药效还在,可惜,再过八百多天,她这个膨胀咒术就要消失了。
膨胀咒术只对动物有效,也就是说,她只能让动物肉/体或者人的某一部分器官涨大一倍以内。
她师父独创的这门咒术,主要是为宗门女徒弟们谋求福利的,毕竟,在仙界,她们遇到的对象“金针菇”比例实在太高。
苏月禾快速把腊肉一分为二,然后把其中一半,悄悄放回原处。
幺妹从外面跑进来,踮着脚:“大姐!快!”
苏月禾还搞清楚什么状况,一块小小的硬糖塞到了嘴里。
“你哪里弄来的糖?”
幺妹甜甜笑道:“我放学路上采了山草药给爷爷,爷爷奖励我的。”
幺妹今年十岁,瘦瘦小小的,一直多灾多病,所以被全家人疼爱着。
她看到大姐把腊肉放进锅里,惊喜道:“晚上吃肉?”
说完,她忙掩上嘴,生怕被旁人听了去。
*
腊肉蒸软切片,其他食材都准备好后,大锅烧热放油。
这个年代,食用油紧缺,她家油瓶的口子,用木头楔子塞住只留一个小孔,就这样,她老妈炒菜也只滴一圈,苏月禾今天算是奢侈的,她沿着锅边滴了三圈菜籽油。
烧火的四妹生性谨慎老实,她不免小声提醒:“大姐,妈知道要说了。”
一旁拍蒜的三妹狡黠道:“我们都不说,妈怎么可能知道。不放够油不好吃撒。”
说着她把拍好的大蒜子,举在锅上看着她大姐,苏月禾微微侧头示意:“放啊。”
大蒜爆香,再把腊肉倒进去翻炒,顿时浓香扑鼻,另外一边的堂妹忍不住站起来踮脚张望。
好香啊!
*
大雁山另外一侧的雁北驻地,下班后,财务处万秀敏在跟邱大姐在聊天。
部队最近要帮忙解决一批干部“老大难”的婚姻大事问题,邱大姐作为本地人率先介绍了几位姑娘。
万秀敏始终挂念着自家那位“不食人间烟火”的表弟,什么时候能找个知冷知热的姑娘,相伴终生。
万秀敏拉着邱姐的手,嗔笑道:“邱姐,你得把我们家梁正烽排在第一个。”
邱姐热情回她:“我办事你还不放心?梁团一个大学生,家里条件又这么好,只要他愿意去相亲,我保管把他放在第一个。多大的牌面,是不是?”
第2章 苏家
岭下生产队就在大雁山脉的山脚下,队里人多地少,为了多生产粮食,队里是物尽其用,每年种两季稻谷,一季冬小麦,社员们才勉强糊口。
苏家房子是两层的木结构老楼,老苏家三个儿子都住在这栋楼里。
奶奶早已去世多年,现在是爷爷自己一间房,跟着三叔过。
剩下六间卧室,一家两间。每家基本都是楼下一间,楼上一间。
只有老大家因为两个儿子已成年并结婚,往西边又扩了三间瓦房。
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厨房,大伯一家用着西边的小厨房,苏月禾家和三叔家共用东边的大厨房。
毕竟老爷子还在,三家人面上还算和气。
爷爷是村中老人里最有文化最有威信的一个,早年当过老师,之后一直在家做赤脚医生。
岭下生产队几乎都姓赵,只有苏家是外姓人。
老爷子的父亲也就是苏月禾的曾祖父是个传奇人物,据说是会玄学巫术的风水先生,从外地而来,却在镇上挣了4个门面,在雁南村挣下了百亩良田,就连小雁山以前大部分山头都是苏家的。
曾祖父去世后,爷爷当家,苏家三个儿子除老二外,年轻的时候都不争气,老大和老三赌博输掉了大部分的家产。
解放前夕,苏家已无田地,家里头,更是连把像样的锄头镰刀都没有,穷的叮当响。
都说祸兮福所倚,跟四九年入国军相比,苏家败落算是撞上了大运。
最后评定阶级成分的时候,也因爷爷在村里行医多年,救过不少人,积累了好口碑,苏家最后竟评了个贫农。
苏月禾的父亲苏老二因为有文化,在县里混了个铁饭碗,近几年调到汽车站,工资也加上去了。
太阳已经完全下山,苏月禾在二楼房间把药材摊放到竹匾里,塞到床底下,等明天再拿到房顶上去晾晒。
每次晾晒还得避开爷爷,苏老爷子信鬼神,他笃信家神在房顶上,所以不允许大家在上面晒东西。
苏月禾已经攒了九支人参,等再攒多一点,她打算拿去换钱。
屋外传来母亲庄顺兰的声音,苏月禾快速收好东西,下楼去。
母亲房门口的四方桌上,摆了一盆腊肉炒松树菌,一盘清炒蕹菜叶,一盘豆豉辣椒炒蕹菜梗。
看到桌上的菜,庄顺兰不免沉下脸:“哪里弄来的腊肉?”
刚才还天不怕地不怕的三妹,在老妈面前屁都不敢放一个,四妹和幺妹更是鹌鹑般不敢做声,毕竟这块腊肉,是老妈留着待客的。
苏月禾面上松快地忽悠:“上次大舅拿来的吧?”
“你大舅什么时候拿腊肉来了?”庄顺兰狐疑转身进了房间,取下挂在楼板上的吊篮,发现腊肉还在,她也糊涂了,怎么多出一块腊肉?
菜都做好了,庄顺兰也没骂孩子,毕竟肚子里都没油水,谁不想吃点荤腥呢?
家里难得吃肉,庄顺兰问:“叫爷爷来吃饭了吗?”
“叫了,他不来。”
庄顺兰舀了一碗的腊肉松树菌,“去吧,端给爷爷。”
三妹不愿意,她小声嘟囔:“我不去。爷爷不来,就是想让我们端过去,到时候他自己吃不完,都给苏柏松苏柏树兄弟两个吃了。”
庄顺兰做事向来讲究礼数不会给人留下话柄:“快去。”
还是四妹听话,她起身把菜送爷爷房间了。
今天吃的白米饭,每年也只有夏秋两季收获时节,能吃上白米饭,其他时间米饭里都得掺洋芋或者红薯。
特别是她们家,之前全家六口人,就靠庄顺兰一个劳动力,每年都超支欠生产队的钱。
这两年苏月禾开始挣工分了,日子才算好了些。
苏月禾道:“好饿,吃饭吧。”
“要得!”
三妹闻言,马上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块的腊肉,夹起腊肉她才发现,老妈还没动筷,其他姐妹也还不敢开动。
庄顺兰没什么文化,大字不认识几个,但她却是最讲究规矩和孝道的,孩子们在她的棍棒教育之下,也都老老实实不敢轻易反抗。
三妹脑子转的快,她忙把夹起的腊肉放老妈碗里,甜甜地道:“妈吃肉!”
庄顺兰这才起筷,把碗里的腊肉夹给了旁边的幺妹,“吃饭。”
终于愉快地开动了。
腊肉咸香,油脂饱满,松树菌鲜甜嫩滑,几片就能吃一大碗饭。
一家人吃得那叫一个满足。
“真巴适!”
跟修真世界相比,苏月禾更喜欢眼前的世界,毕竟,身边的都是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