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246)
“那血管中出现油脂堆积,究竟是他过胖,还是吃的肥肉太多呢?”
“肯定是后者啊。”
韩盈摊了摊手,她如今接触不到任何的植物油,以夜晚想点个灯都得用动物油脂情况,九成九以上的人,正常吃根本不可能吃成个大胖子:
“不过‘胖’只是表象,出现的原因也不止吃肉,倘若此人主食吃的多,平日里又活动的少,同样会变胖,据说郡里讲究男子以心广体胖,甚至以肥硕为美,我个人认为是不太好的,容易产生病症。”
“这……”蔡彭不免拧紧了眉头:“那张相张苍如何解释?”
韩盈沉默了。
张苍是汉朝初年的名臣,此人原本在秦朝当一个小官,后来跟着刘邦打天下,据说是犯了腰斩的罪,行刑人脱下他衣服,满身肥膘白白胖胖,正好被当时的丞相王陵看见了,他认为张苍俊美异常,不是平常人,于是向刘邦求情,而刘邦还真免除了他的死刑。
事情到这里挺离谱的,不过韩盈还可以理解为,白、胖证明了张苍不是普通人的身份,而张苍又通过口才说服了王陵为自己求情,总之,这与她的理论无关,但后面就不是了,身为胖子,他居然在权贵大多五十来岁的寿命下,活到了一百多岁!
就,有些人虽然熬夜吃肉抽烟喝酒全都做,但他就是活的久,这种向医学常识疯狂扇巴掌的身体只想让韩盈高呼,这是什么基因,给我也来一份啊!
“虽然我不想承认,但人与人的身体差距有时候比人与狗都大,张相……他长寿和胖关系不大,而是本身就能活得久。”
回答的韩盈满脸麻木:
“毕竟世上胖的人多了,这么长寿的也就他一个,也就是他太显眼,大家才觉着胖能长寿,普通人还是要均衡,过犹不及嘛,”
蔡彭想了想老师和周围经历的人,逐渐绕过来弯儿:“还真是。”
张相就是违反正常情况的特例,完全没有对照参考价值,不过这个不能‘胖’的范围,又是在哪儿呢?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毕竟有现实因素影响,比如职业、环境,财力水平等等,二人就这个问题又多聊了几段,看天色已近中午,这些一时半会也讲不完,韩盈便直接邀请对方住进医属旁边的空屋舍,以后方便过来讨论。
蔡彭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搬家收拾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这方面完全不需要蔡彭操心,有儿子儿媳效劳嘛。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蔡彭近乎每日都泡在医属,连转移户口的事情都是儿子去办的,而等蔡盛好不容易能休息下来喘口气,蔡彭又将盖了泥封的信件扔到了儿子怀里。
“这是给庆侯的信,你尽快找人寄出去。”
蔡盛拿着信件,看着亲爹潇洒远去的背影,差点儿没有咆哮出声,庆侯所在的县远在四百里开外,他上哪儿寄信啊!
蔡彭完全不在意自己儿子的崩溃,自己现在很忙,要学怎么做样本对照,解剖刀法,规则,怎么纪录要点,三视图的绘制……还得去看看医属里看看那些疑难杂症,压根抽不出空来,既然儿子接下来没有事儿干,给父亲想办法寄封信怎么了?
就是韩盈明明医术天分极高,却不得不抽出来大量的时间管如何保持‘公共卫生’之类的事物上,让他不能时常与对方讨论,实在是令人可惜。
被可惜的韩盈瘫在县衙,有些疲倦的看着魏裳,问道:“你怎么过来了?”
第165章 婚事博弈
魏裳手虚放在铜炉上方,缓和着冻僵的手指,她没有立刻回答韩盈的问题,而是看着韩盈明显的黑眼圈和疲倦的神色,颇为担心的问道:
“师长最近事情很忙?”
“差不多吧。”韩盈回答的有气无力。
蔡彭这位老先生对医学是真的热爱,恨不得能天天抓着她询问,就是对方身为如今医疗行业的顶尖人士,同时又有一套还算自洽逻辑,肯定会对她的理论提出各种质疑,虽然有些反驳的意见她能忍受,毕竟医学的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中间肯定会有试错,但那些错误严重的,她是真忍不了,那可都是人命!
于是,韩盈不得不抽出来大量的时间和对方一起解剖,证实自己的观点,又在夜晚疯狂的查医书和保存下来的教学视频学习,可问题是,她还有大量的,非存医学研究类的其它事务要做,一个人强撑着做两个人的工作,那不累才怪。
人的精力有限,发现自己支撑不住,韩盈果断放弃继续和蔡彭继续研究,而是专注于维持体系,当然,这不代表她完全放弃,她还把如何研究的方法说给蔡彭了,她提供平台,对方专注研究,这也是互惠互赢嘛。
就是脱身脱的有点晚,这一段时间熬的太狠,休息了好几天都没缓过来。
韩盈使劲儿闭上眼,等了足足三四秒后才睁开,这让她稍稍缓解了一下困意:
“不提这个了,你来是?”
在对自己身体的爱护上,魏裳还是比较信任师长的,她没有继续追问,顺着对方的提问说道:
“这不大半个冬天都快要过去了嘛,村里的那些十四岁已经不能等的少女们都开始结婚了,我看例子不少,所以过来和师长你说说。”
?!!
这话让韩盈瞬间精神起来,身上的困劲和疲倦突然消失不见,她猛的坐起来,问道:
“怎么样,少女们是嫁出去还是怎么留下了?”
“总共有三个结婚的,都留下了。”魏裳边回忆着情况,边开口说道:
“两个父母是找没有家产,过来务工的佣夫,年龄在二十出头,直接入赘进来,什么都没给。还有一个是像娶妻一样,给了两千钱的聘礼,娶进家来了个才十岁大的少男。”
“咦?”韩盈不由得拧紧了眉头。
这和她原先设想的可能略微有些偏差,她还以为会像前世00年至20年的父母,哪怕是独生女也要坚持把她嫁出去一样,三个人能留下一个就算是好的,没想到居然全都留了下来!
慢慢思索,韩盈想明白了问题所在。
压力。
除了传统思维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是现代的生存压力太小了。
有稳定的工作、房产,不需要女儿全方位负责养老的现代父母,自然不会冒险让女儿招婿,承担女婿软饭硬吃,周围人风言风语,以及过重的抚养压力,这使得父母下意识按照过往的‘最优选’,直接将女儿嫁了出去。
但,古代,哪怕是家产二万钱的富人,其生活水平可能也就是达到后世七十年代普通农民水准,他们挣扎在温饱线上,时刻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嫁女?那完全是没办法的选择,如果可以,他们更想儿子带着儿媳,女儿带着女婿一起给家里创造价值。
难听点说的话,就是奴隶主肯定会希望手下的奴隶越多越好啊。
不过现实虽然残忍,但对韩盈很有利,她胸口上压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