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305)
身边有人成长的越来越好,韩盈自然是高兴的,她看着女医们发愣的样子,又等了一会儿,才道:
“好了,都别在地上坐着了,回矮榻上去。”
闻言,女医们这才如梦初醒,想起身,有人却已经腿麻脚软的不行,只得相互搀扶着站起来,摸到自己的矮榻上坐着。
这短短的时间内,女医们经历了两度大起大落,又亲眼看到了楮其的下场,残余的恐惧还存在她们的心中,虽是重新坐了回去,可还是没有放下心来,不仅坐的不安稳不说,就连看韩盈时,也多了几分过往从未有过的畏惧。
虽不至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像刚进门时,那样热情的招呼,着实没人敢开口了。
韩盈也没有说话,她微皱着眉头,看她不是多么开心的模样,女医们又开始将心提了起来——这酷刑,还没过去吗?
不知过了多久,女医才听韩盈道:
“账出事之后,我去乡下和村里转了转。”
话音刚落,乡里的女医们心里就咯噔一下。
从古至今,中间层级的人最讨厌的就是领导下基层,知道的越多,越不好糊弄啊!而对乡医们来说,她们怎么可能不知道乡下村里的乱象?这若是去看过了,那——
“那些仗着自己会点医术拿捏农户的,我就不再多说,你们自己清理好了,我就问,当初我定下的技不外传,必须通过考核后再收徒的规定,可还有人记得吗?”
韩盈的话,就像是抡起来的铁锤,猛的砸向众人的胸口,砸的她们喘不过气来。
她们当然还记得,韩盈专门说过,女医不能太多,不然还是会出现教会徒弟,饿死老师的事情,所以未经过她允许,短期内不允许继续收徒,要收,也得等她发话。
而女医们也明白这个,当初也的确发过誓要做到这点,可明白归明白,发誓归发誓,偏偏事情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谁能想到自己做的事会越来越多,自己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就是需要会点医术的人打下手呢?
虽没有收徒,可打下手,教导点东西本身就是开了口子,而韩盈这边还时常带着人往上走,不说走的人过上多好日子吧,仅仅此人走后空出来的位置就足够大家有新的想法了,之前怕没位置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现在可是有位置了!
当然,韩盈不允许私下招收,要公开挑选,进行考核,选取优秀的医学人才,这点,大家当初也是一致认可的事情。可规定是规定,真做的时候还是要她们来的,那这能做的手脚可就多了去了,提前给自家孩子培养点能力,通过考核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想是这么想,不过,女医们也清楚,她们这样的把戏就是钻空子,完全不能拿到台面上说,此刻韩盈一提,所有人心里都是一紧。
坏了,她们不会要受罚吧?自己孩子还能继续考吗?
韩盈看她们的脸色就知道她们在想什么。
她搭建女医体系的时候,选人都是公开招选,按规则,就是不能搞家族私传模式,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别说她这种没有形成明文律法的约定规定,就汉代的法律其实各方面都很完善了,还是一群违法犯罪的人在逍遥呢,人执行的规则,被钻空子实在是太常见了。
但,钻空子本身就是不合规矩的,一旦摊到明面上,那就是她们有错。
没别的,韩盈公开挑选的学徒,给了她们这个公平的机会,结果她们上来,扭头要堵死别的女孩的路,不仅是吃相难看,还抢了别人发家翻身的机会。
这件事不上秤,那就没四两,可一上称,那就千斤打不住,韩盈要是想罚,实在是太容易了,夺人钱财都能如杀人父母,这何止是夺钱?这种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前,谁敢动摇它的公平性,谁就是大家的生死之敌!
她们干的事儿只要说出去,底下看到机会的农人,能够一起上来活撕了她们!
刚开始教导孩子的徐蝉抖着嘴唇,只觉着脑子一阵阵犯晕,她干出这档子事,医曹又要怎么罚?
难不成,日后一辈子都不能学医了?
不只是徐蝉,除了梁陌和周鱼这两个年龄小的,其她有一个算一个,都胆颤心慌起来,韩盈让这种恐惧继续延长了一段时间,突然一笑道:
“做都做了,还怕什么?这事儿又不能全怪你们。
韩盈的面孔还是有些稚嫩,她脸上带着和往常一样温和的笑意,过往郑茂看到时都觉着放松,可此刻不知道为何,却怵的厉害,她张口,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只能听韩盈继续说道:
“你们平日里做事儿也不容易,又要算账又得看病,还得协调钱和药材,尤其是送钱的时候,那可真是要命啊,一个人,哪忙的来?
好话说前头,后话就不那么好听了,两次下来,已经熟悉韩盈习惯的女医们听韩盈这么体悯她们,直接把心提的紧紧的,生怕她像刚才那样,再来一次翻脸。
“这些事儿不好做,乡医难,村医也难,现在医属又要往外送人,又得少不少好手,平白多出那么多事儿来,我想了想,你们教的这些女孩们,也不是不能用。
出乎意料的是,韩盈这次并没有一杆子打死所有人,她笑着说道:
“可医属的规矩不能改,女医还是要从村里选,谁要是敢动她们的路,我就让她这辈子没路,不过你们为我做事也不容易,这样吧,以后只要是正式的村医,那就能不用考试,直接收一个女徒,自己女儿也行,别家的也罢,随你们的便。
第199章 一个信吏
女医们面面相视,完全想不通韩盈这是什么打算,郑茂犹豫片刻,率先开口问道:
“这,医曹,女医收的女徒,没别的要求?”
“嗯,她们不计入收徒考,直接参加成医考。”韩盈语速放缓,慢斯条理的继续说道:
“女医总要往外面走的,拘在这小小的宛安县算什么?可走太多对县里也不是好事,还是多储备些女医吧,成医考定个例,每年开一次,过了的人记在册上,每年复核,日后要是有人走了,空出来位置就从这上面按序选人。”
这和论资排辈是一回事,谁资历老谁先上,从古至今都很常见的一种提拔手段,属于相对情况下最合适的办法,毕竟无论是考核还是上级挑选,中间能做的手脚多不说,还很难抓到人,但排时间做手脚就难了,有记录还有人看着,动手就有痕迹,搞事情的代价太大,自然做的人就少。
很多东西,都是一通百通,觉着自己有些开悟的韩盈发现,像这种按时间排机会的事情还有很多,嫡长子继承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么做还有一些其它的好处。
就比如,资历确定后,村医收下的学徒肯定要踊跃学习通过考核,韩盈手里的人才储备会增加很多,储备挑选的目的就达成了,而对于这些短期内得不到晋升的学徒们来说呢,有了固定的晋升顺序,她们之间的竞争压力会减少很多,被老师拿捏的程度也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