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312)
这是韩盈抓教育的时候突然想到的,思想品德这种事情就该从娃娃抓起,现在就是培养真正和自己志同道合伙伴的时候,当然,还是得伪装一下,用之前的医德,医人,怜弱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鼓励人向善、谁听都得说好的话来包装。
因为时间和如今的医学知识一卷写不完的缘故,韩盈直接让女医们边写边教,列出来教学大纲,先写第一卷 ,这速度就快多了,不出一个来月,包含了药材名字和一些基本常识以及思想品德的一千字认字册就这么出来了。
审核过没有问题后,韩盈又把这些人赶去实验怎么给学生上课,也就是教导老师怎么教导学生。
这样的经验还是很重要的,如今女医都是小班制教学,人少的可能也就一两个,三四个,和带孩子差不了多少,有一个好的经验总结,对女医教导学生,以及未来抓孩子教育都很有帮助。
不过想要获得这样的经验还需要时间,韩盈还需要等待,好消息是,她的邮驿陆陆续续的到位,马匹、特制的衣服,石印也都赶工完成,也小范围的试过送信速度,如今,也可以成建制的全面的铺开了。
将写好的尺牍分好,带着传,邮驿们迎着燥热的骄阳,就这么出发了。
古代赶路是件苦差事,骑马也是,不说马的颠簸,仅仅是坐在马背上,没多久屁股就要隔的生疼,如今没有马镫,全靠腰部使劲儿,时间一长,那腰就会就像腰断了似的,奔劳致死在古代不是个形容词,而是一个真实的现象。
事实上,一些上司在整人的时候,会故意将某些人调到偏远地带,而后催着对方赶紧去上任,若是年龄过大或者过小,身体素质差的,那根本不是上任,而是上去西天的路。
韩盈花钱雇佣邮驿,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和基层间的联系,通信自然是越频繁越好,只是受限于竹简的费用和手写成本以及邮驿的身体,还是要控制一下次数,这使得邮驿一个月怎么都能休息个六七天,看起来和正常吏目待遇一样好。
但这种高强度劳动,六七天的休息时间对人来说是不够用的,毕竟这些时间并不是全都休息,可能要拿来洗漱,做活,累积到农忙使用之类的,而邮驿每日赶路的强度极高,哪怕是体能更好一些的男性,韩盈都不敢让十五岁以下的未成年来,这么一卡,最后能凭借祖母身份资格过来的,只有郑茂的孙子魏临。
魏临今年十六,勉强学会了骑马,还不太敢架着马跑,好在这一段时间因为需要,每天都在骑马,骑术飞快上涨,如今不说疾驰,小跑是没问题了。
他年龄小,还没有达到成年男性的体重,哪怕加了竹简的负重,马匹跑的也还算轻盈,自己一个人初上路,心情不免多了几分紧张,只是摸了摸身上良好的衣服,感受小风吹拂的舒适,又有了几分隐秘的快感与得意,谁能像他这个年纪,就已经能做信邮?
虽然得到这份工作有靠大母的缘故,可这年头,能靠上大母也是一种本事——谁让他生的家庭好呢。
当然,这样的工作也不容易得到,他得珍惜,不能给大母丢脸,待做好了,日后手头也算是能有点钱,能够自己买点想买的东西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魏临一路不停,来到了第一站,石村。
他穿着身蓝色的新衣,腰带、袖口,裤腿等处都有老邮驿提供的细节改动,使之更适合骑马,看起来也很独特,再加上专门配备的蓝色布包和健马,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沿途有村民看到他,不是侧身躲避,就是停下打量,眼中隐约带上几分羡慕。
魏临有些满意村人这种反应,他放慢马速,使其在距离人三四米的距离停下,大声喊道:
“那边的老翁,本村的女医在哪儿?医属来通知了,两个月后要进行公开收徒考试!”
林村是第一站,距离县城很近,甚至有胆大的人敢去县城卖东西,消息极为畅通,女医也不敢隐瞒,做事很是公平,收帮手也是按照能力公开来的,村里人习惯了这个,此刻听魏临这么说,也没有多少惊奇,而是纷纷围过来:
“医属还有专人送信了?”
“什么时候招学徒?要求是啥啊?”
“钟女医家在前面第六个院子里,现在正在家里晒药材呢,你过去就能找到她。”
“这次招多大的?是不是还要寡妇?”
邮驿走之前,都接受过韩盈的培训,要求就是尺牍交给女医留底,具体信息尽量通知给部分村民,越多越好,魏临遵守这条约定,他回道:
“这次医属要女医按村招人,十岁至十五岁都可以报名,考百位数以内的加减法,一次五十题,全对的再来五十道,直至决出分数最高的那个。”
说话间,五六个村民已经围绕到他身边,魏临又继续补充了一下细节:
“出题的话,你们可以多人一起出,出完立刻考,能找块空地把题写地上就行,不能的话那就找个声音洪亮的念题,具体怎么办你们自己商量着来,奥对了,这次的学徒招收有个要求,七年内不允许生育,有了禁止参加成医考,还要再多罚三年时间。不多说了,我得把信送给钟女医去,还得跑下个村子呢!”
魏临交代完,看来人越来越多,顿时发觉此地不宜久留,要是惊了马就不好了。
这么想着,他双腿稍稍夹了一下马腹,又扯了下缰绳,磨合了一个多月的健马从鼻孔中喷了喷气,向后倒了两步,避开人群,沿着小路就往前跑。
看着魏临离去,农夫们也不敢出言制止,好在他说的大事都记住了。
一个中年农夫看着人远去,想着他刚才说的话,不由得皱起来眉头:
“七年不允许生孩子,这就有点,有点……”
“三叔,这不是挺正常的事儿嘛?哪有当着学徒,要学东西,给老师做活的时候,她去生孩子的?这是当学徒伺候老师呢,还是老师伺候学生?”
旁边略微年轻的男人笑着说道:“你要是觉着家里大女儿十四要嫁人,转头就得生孩子,那就别上了嘛,我女十一,正好能上哩!”
“去你的!”
被叫做三叔的男人面色有些不愉。
什么都没有的猴群都能分出个三六九等,更不要说人了,在韩盈看起来区别不大,必须由思考衡量才能区分出等级村子,其实阶级高低之分其实也很严重,很明显,能够带来利益,掌握资源,上头有人依靠,还有极大晋升可能的女医,是比村长还要高的存在。
而此刻,自家女儿也能有这个机会成为她这样的人物,那三叔怎么可能拒绝?不允许生孩子算什么,为了财富地位,给自己儿子来一刀做太监自此绝后都行呢,女儿只是推迟一下,二十一再生也不是不行。
就是她已经定了亲……唔,先试试,看看女儿能不能考上,考上了在和亲家商量,要是不成,大不了先学东河村新兴的招婿,实在不行,咬咬牙,五倍的人头税,家里也不是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