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315)
“奥对了,之前县乡里的女医带着人出去做医曹,空出来不少职位,据说以后还有呢。”
程金又将周允、常宜的事情说了出来,刹那间,众人的情绪极为高涨,正想恐后的向他询问算数的事情。
而在程金被围的时候,一个不起眼的男人连自己的草席都没拿,径直的就往家跑。
被众人围住的程金并没有看到这幕,他还在给众人讲着算数。
林郊村村民的算数水平不是很高,和县周围村子相差极大,那边连乘除法都会了,这边百以内的算数还会算错,除了女医不好好教导,其实也有本村商业活动很少,平时基本上用不到的缘故,像经常用的到的,那就很熟练了,程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算数属于家传,用的久了,就很熟练。
好在这村里也有几个人能将数学用到生活里的,程金稍微一提点,她们差不多没什么错的了,看差不多了,程金就问了本村女医的家在哪儿,准备送令离开。
懂得人会了,不懂的人还多着呢,还有好多人满肚子的问题要问,纷纷跟着程金,边走边问,程金也没拒绝,带着这些人到了村医的家。
林郊村医总共有四间房,三间木屋和一间新盖的土屋紧挨着,虽没有看到猪羊,可一靠近,犬吠声立刻响了起来,程金稍微打量了一下,发觉那犬毛质有些差,鼻子也不是很湿润,明显年龄不小。
这么老的犬,还没有被杀了,那就是纯粹用来看家护院的,这家人是个大户啊。
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程金就听到有人问道:“这就是来送令的信邮?”
循着声音望去,程金看到一个男人扶着拄着拐杖的老翁过来,出声的正是老翁,对方脸上带着歉意,说到:
“这可真是不巧,我那二儿媳今日回去看母亲去了,信邮要是急的话,把令给我就好。”
这老翁一说话,程金身后的村民纷纷喊起了村长,就连询问他的声音也弱了下去。
“行。”
儿媳的身份和林郊村民的反应一结合,程金就知道真正能够说话的人是谁,他也不多含糊,直接将令递给他,又补充道:
“医属要求只能是十岁到十五岁的少女参加考试,其它年龄性别的,医属不会计册,还有,女医可以自己选一个徒弟直接免过收徒考,这次令的事儿就这些,我还有下个村要送,就先走了。”
听程金这么说,老翁脸上多了一点惊讶,而后又很快消失,他笑着说道:
“信邮不喝口水再走么?”
程金才不和这种成精的人多说话呢,他不容拒绝的说道:“不了!”
老翁做出遗憾的表情:“那信邮慢走。”
说完,老翁又扭过身去,对着乌压压跟过来的似乎有很多话的人群说道:
“今天朱舒回家看母,我大儿下田还未回来,两个主事的人不在,这令上说的事儿就先等等,大家明日再来商量,如何?”
第204章 将水搅浑
程金扯了扯嘴角。
他才不信这个能做村长的老翁,说什么自己不能做主的鬼话呢,这不过是拖延的手段,只是为了安全,他着实不能在多说了。
将这个村的情况记在心底,程金牵着马掉了个头,掏出来竹简墨块在上面画了个圈,而后又在圈上加了一道横。
圈用来表示自己将信送到,但没有送到女医个人,横是表示这个村子有点不好,下次来的时候要仔细观察的打算,韩医曹虽没有明说,可大量的附加要求就是让他们多看看各个村子的情况,谁知道等自己送完令之后,韩医曹不会向他们询问情况呢?
若是问的话,那他的准备可就派上用场了!
不自觉达成卷王行径的程金将竹简收好,骑上马离去,看着他的背影,周围的村民只是站着,谁都没有阻拦。
女医前程只是个机会,不是保准能落到自家的事情,谁能保证自家孩子有没有那个天赋,肯定能过学徒考。
至于未来能不能当上乡医,那太远了,没有多少人对自家孩子有那个自信。
于是,围绕在这里的家长们,做不到孤掷一注的去堵正在离开的程金,更无法去反驳老翁的话,而家中没有适龄女孩的,更是直接边感慨着自家孩子太小/太大错过不能考,边转身离开了。
看这些人走了,家里孩子合适的也留没有什么理由留下,只能慢吞吞的离开。
当人群全都散去,老翁扭头对着回来给自己报信的大儿子说道:
“别傻站着了,赶紧去田里把你弟叫来!”
“叫他有用?”大儿子脸色很是不好看,他道:
“阿父你没看见最后走的人脸色,就差没直接说他们要考试了,就算是叫老二回来,我们两个人也拦不住啊!”
和明清昌盛、甚至越发扩大的宗族不同,西汉时期普通人家很难聚集成族,自然也没什么族长,只是以一个个小家庭为生产单位。
无法通过血缘聚集起一大堆人再确定等级尊卑秩序,那独断也就无从谈起,很多情况下,大部分村长使用的权力,是在国家所赋予的,比如卡户籍出行,劳役安排上进行动手脚。
这让他们做事得更加小心谨慎,只能逮着弱势的家庭或者人欺压,若是涉及的人多,那他们能动的手脚就很低,甚至最好不要去动,否则就要面临被欺压家庭集体堵门讨要说法,要是个别者狠下心动起手来,人都有可能没了。
“我知道。”人老成精的老翁怎么能不清楚这件事情?这令一出,他们根本不能再收本家的孩子当徒弟,可看诊和管理药材是他们敛财的重要垄断手段,一不掌握在他们手中,不仅日后的财物会减少,自身的优势地位也要下降,情况已经不能逆转,好在还可以做点别的挽救一下,他道:
“是要考核,可到底怎么考,还是需要商量的,那人就还能安排,你二弟算数好,把他叫来,我看看还有什么能改的地方,好和冯家——”
老翁话没有说完,大儿子就已经明白过来,他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道:
“明白了,我这就去找二弟!”
而在他们一家正在规划着怎么继续保持自己利益的同时,其他家庭也在思索着这件事情。
孙家就是其中之一。
不可否认,很多人由于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土地,也没有什么外界信息流入的缘故,导致见识极为短浅,但,权力的游戏从上到下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有些人随着阅历的提升,还是能从身边看清楚里面的运行规则。
已经三十岁出头的孙原就是其中之一。
信邮讲的那些话,别人听是与己无关的故事,孙原听,就是改换门庭的机会。
他们村有女医这才两年而已,修水渠的时候他就听人说过他们的主管妹妹韩医曹,本事大的很,没几年就从乡间的农女成了医曹,现在又把人往外面送,那,外面那么多县,怎么可能只走两个女医出去做医曹?未来肯定会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