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327)
这和之前的设想有点跑偏,但也不是不行,也是如今所需,不过,在怎么治病上,韩盈还是想把它记载下来,最好是写的详细一些,分一些类目,比如和本草纲目一样的药材查阅工具书,解剖图,炮制、药材种植合集,又或者是药方书、更加详细的病例书等等,这些整合起来字数肯定要破十万字,三四十卷竹简都止不住。
这些书对治病,以及和人才断代后的再教育极为重要。
只是现阶段它们是没办法普及的,太多了,很难做到基层女医人手一份,而且,这已经涉及到女医的生存,医方很特殊,建国前很多人就是靠一方吃天下,有方子的人甚至不需要会治病,按照状况碰就行了,而在这个没有专利保护的时代,如此齐全的书一旦扩散,宛安女医的优势又会荡然无存。
只是想要别人信医家,一些基础的医术肯定要外传的,核心医术还握在女医手里就好,不过女医也不是全然值得信任,嗯……技术掌握程度就需要做出区别,其程度便是医属/她>宛安女医>外县女医>外界。
先设置一个属于医属内部的图书馆,允许学徒和女医借阅这些书,也允许她们教导给学生,但禁止她们抄写和外传呢?
韩盈的眉头逐渐放松下来。
这是个暂时可行的办法。
那么多字的竹简,不是一个人能全背下来的,就算有,已经积累出来优势的医属,还会源源不断增加各种记载,齐全是最大的优势,配合着药材,还是能让宛安保持十年左右优势的。
而这么齐全的医书,也会激励女医和学徒们的学习动力,不允许抄写,靠背也能背下来不少,医术总归能提升不少的,更何况——
纸钱和纸衣这两年在宛安县普及极好,她之前去乡下转的时候已经有人拿它包药材,大量文字记载会逼迫女医们寻求更好的文字载体,说不定,会有人做出来更适合携带的纸张和笔呢?
这么想着,韩盈嘴角多了几分笑意,她将这件事儿放在心上,准备回头就做,而后又道:
“还有件事儿。”
看着许昭,韩盈继续说道:
“我这些时日行踪还算固定,你以后每隔五日在酉时过来,向我说一下编写的进度,若是我不在,便继续往后拖,到下一个五日,除非遇到急事,其它时间就尽量不要过来了,省得在外面晒这么久。”
闻言,许昭怔了怔。
朱况告诉过他,他的这位女主人很年轻,本事也大的很,过去就是享福的日子。
对这点,许昭原本是不太信的。
过往他在郡里,团里兄弟姐妹接触的都是达官显贵再不济也是家中能有百万钱的豪族他们的富贵与权势一个小小的县医曹又岂能比得上?
不过沦落至此能有个活路已经足够更多的他也不再敢想。
可他也没想到自己这为女主人看起来这么年轻而且财力雄厚他的吃穿用度竟比在郡里的时候还要好上数倍。
当然这样的日子比不上郡里那些真正的富贵人家至少他做不到随意穿丝绸所做的衣裳可话又说回来了能让男伶做到这般的也就只有是刘姓王和郡主亦或者公主他/她们身边的美人多到数不胜数他一个小小的伶人怎么可能长久的保持宠爱而不被抛弃呢?
更不要说想要获得宠爱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和代价。
他听多了团长说那些贵人喜怒不定一言不对轻则被打重则丧命也见过团里的人前面还被贵人搂在怀里下一刻就要被强逼着喝酒喝到不省人事又或者扔进兽笼与兽搏斗简直是时刻都处于心惊胆战中。
富贵背后是累累尸骨说不定其中就有他的一具比起来前者他更想待在这里。
不只是女主人对他也很好
更重要的是对方说什么就是什么不需要费尽心机去猜还要担心自己猜错受罚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舒心了。
只是过的越好他便越担心自己会被抛弃尤其是他能做的事情这么少——听她的意思编写完这份启蒙的歌诀他就要没事做了。
想要得到富贵是有代价的女主人的宠爱也是他所学的所有对方都不需要不能编写歌诀他还能做什么让她继续宠爱自己?
许昭摸了摸自己的脸。
明明她很喜欢这张面孔的也不是不担心他可为何就是不愿和他共赴巫山呢?!
第210章 女医的家庭战争
许昭的思绪,韩盈暂且是顾不上的。
图书馆一事想到了,自然就得准备起来,只是如今于秋指望不上不说,其她女医也被接下来的考核琐事忙的团团转。
从她们这边抽调不出来人手,韩盈就得自己来做。
好在她这些年行医都有记录,开出的药方是不缺的,也就是抄写整理一遍的事情,至于各类药材的药性和如何炮制之法,老学徒也是会的,由他口述,再由许昭整理,就算是又完成了一部分。
此外,解剖图之类也在逐渐完善,只需要多画一份就可。
而除了这些,医属女医们以前行医的时候,会将一些病例记载下来,用作整理思路,练字和翻阅巩固记忆,这些也可以纳入藏书阁,不过这些记的太杂乱,不成体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还是得整理。
嗯,这方面的人……说起来蔡彭最近挺闲的,他应该愿意做这件事儿吧?
至于其它的,还可以再找找人,等等,似乎还有什么被我忘了?
图书馆,图书馆,等等,图书馆的书摆放好像也有讲究来着?是了,检索!
想到这里的韩盈拍了拍脑袋。
别说后世的图书书有目录,有按照类别和字母的排列,就连现在的户籍也有级别分类以便寻找呢,她想的十万字竹简能有三十多个,那是在全部都写满的情况下,正常情况下是写不满的,最后整理出来的竹简翻个倍都有可能不说,未来还有可能增加。
要能拿做到能够借阅,那肯定不能只有一套,怎么也得有个三套,接近两百卷竹简,能摆满整间屋子,不做好检索,日后要是有人想要找自己所需的部分,难不成要一个一个的翻看过去不成?
那得翻看到什么时候!
检索和分类也是件要务,后者可以她来,前者,问问周户曹,他手下那么多人管理户籍档案,不可能没有适合现在的检索办法。
比起来过往,韩盈着实进步了太多,她很快将事情拆分成了不同的环节,按照身边能使用的人将工作合理的安排下去。
规划好大致的时间,韩盈抽了个空又和于秋提了一嘴。
这种增加医属底蕴,又不会给自己增加工作量的事情,于秋自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她还积极的建议这些书最好放到医属内部,严加看管,防止泄露。
韩盈同意,又想起来娄叔没事儿,特地请他过来帮忙设计一下房间。
没办法,拥有藏书的地方,最怕的就是发生火灾和生潮,前者会让满屋的竹简全部付之一炬,后者会让竹简逐渐发霉,甚至会生虫蛀书,总之,拿来藏书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不能随便拿房间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