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526)

作者: 学做饭的兔子 阅读记录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处县城病患的多寡和自身喜好的问题,使得她们在不同病症的诊职上有了差距,骨科上也是如此,不过再差,也就是正骨可能不敢像乌杰那么随意,而简单的给这些病患确定到底伤在哪儿上,同样跟玩似的。

出来能够看诊的女医有十位,此刻只有三名在看诊,剩下的都在歇着,就是等着替换,乌杰觉着疲倦后,便和一个女医换了班,到车旁边休息去了。

互相轮换着来,即便是人多,女医们也没感受到累,就是如此一来,想过来看诊的病人肯定有轮不上的,这点,乌杰其实早早的就给了应对方式,适合他们自己缓解的办法都给出去,而且还选了人教导,就算是女医走了,他们也可以按照自身的情况找相同的人,然后跟着他学就是。

三日的诊期一晃而过,即便前日病人再恳求,第四日的女医们还是没来。

现实总是残酷的,自己定下的规矩,如若不能遵守,那旁人便会发觉她们的底线并不坚定,而长安城不仅汇集全天下的权力,也是争斗最为明显的地方,暴露自身的弱点,必将迎来无休止的撕咬。

经历过太多风霜,被现实教育过的女医们很清楚这样的必要性,而长久处于苦难环境中的她们,也逐渐习惯了很多人就是就不了,只能慢慢走向死亡的结局,为其叹息几句之后,便能很快打起来精神去做别的事情,还年轻的学徒们却没那么快走出来,各个都是沉默寡言,打不起精神的样子。

见她们如此,女医们碰头商量了一下,很快得出了结论。

肯定是作业还不够多!

有空闲才能感伤春秋,搁她们当年每天忙的团团转,回到宿舍只想躺下睡觉,哪还有这么多的心思。

于是,为了解决学徒们精力分散的问题,女医们不仅增加了作业量,还开始了对这次义诊的复盘。

这两天带着蔡汶,出去实地选址的韩盈一回来,就听到乌杰不大不小的声音:

“什么啊,态度差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若真是打算偷懒,我何必讲的那么详细?这其实是和宋石匠这种人交流的手段,在用他理解的方式来表达看病由我主导,而他只需要负责听话服从就好。”

一个声音稚嫩,听起来也就十二三岁的小学徒极为不解的问道:“那为什么不能好好的说呢?感觉一点都不尊重人啊。”

“我们认知中的尊重,放他们那边叫软弱可欺,阿英你就是见的少了,你要是想给他们好好说话讲道理,那他们能固执的把你逼疯,甚至哪里稍微出了点毛病,就敢找回头找我们的麻烦。”

“啊?这,怎么会这样呢?”

“环境的原因吧?生存压力导致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不会动脑子,更像是兽一样,只会动拳头,谁强听谁的。”

“听的我头好疼,怎么感觉比学医还要难!”

“这个不急你们,人与人如何相处,做医生面对病人如何拿捏分寸,只靠说是说不明白的,我们的应对方法,你先记住即可,未来有你实践,琢磨出自己应对策略的时候,我再说下…咦,韩尚院,您回来了?”

说话间,韩盈已经走了过来。

国家出资供官吏暂时歇息、外国使者驻留的房屋,住起来舒适度肯定不会太差,但建筑设计上就比较普通了,就是极为规矩的四方屋,女医们分过来的这处院落,院子和道路是共同的,没有任何阻拦,她想返回自己的房间,肯定会被女医们看到。

韩盈不太喜欢这种情况,做为最高的直系领导,这些女医在面对她时,总会表现出小心奉承的姿态,就像是此刻,顾义一喊她回来了,之前热闹的谈论直接突然冷场,什么都听不到了。

她们仿佛处于两个世界当中。

而现实也的确如此。

面上挂着笑,韩盈像是没有察觉到异样似的,笑着开口:“今日我返回时途经威里,听到有人谈论你们,可见这三日义诊,你们做的真是不错。”

威里,距离女医们义诊的市坊直线距离大概有三里地左右,若是在乡下,那算不上多大的传播,毕竟两个村再近都得有个五六里地,而集市上能有好周围好几个村子,在集市一说,都能传播过去。

长安城内义诊传播的情况其实和乡下村子差不多,也是辐射集市周围的几个闾里,只不过在距离上缩短了不少,这是因为闾里建设的并不规范,还经常遇上改建,韩盈说的威里就是,能快速往过来的巷道早就被权第之家堵住,想过去得绕很远的路,若非有亲眷在威里,亲眷这方面的需求,那女医义诊这处的居民绝不会闲得无聊跑过去的,毕竟他们还有工作要做呢。

在这样差的流通下,女医义诊的事情还能传这么远,足可见此事的热度。

上司夸奖,女医们自然觉着面上有光,胆大的小学徒还忍不住问道:

“韩尚院,我们下次义诊去哪儿,什么时候去啊?”

“这个不急,你们先休息着,等过几日再说。”

物以稀为贵,给的少了才会珍惜渴求,不然那些官吏怎么会把此事放在心上呢?

想着这两日找京医院地址遇到的扯皮,韩盈嘴角的笑意就更深了些:

“你们几个女医也别只教学生,记得将这几日义诊时遇到的问题,病患情况都写一写,送到于秋那边去。”

为了积累经验而进行的义诊,怎么能只有义诊,没有经验呢。

女医们几天不出去可不是休息玩乐,而是在辛苦的总结经验啊!

越来越会睁眼说瞎话的韩盈,忽视掉女医和学徒摆放的桑葚、五香豆和鸡蛋饼等零食,悠哉悠哉的往后院走。

韩盈心情尚且不错,女医们也都能稳得住,可错过义诊的居民们,就真的是觉着心是哇凉哇凉的,好在集市上不乏有好事者,愿意将这三日的盛况再讲上一遍,要是给他买点吃的和酒肉,那还将跟着女医学过的几个人住在哪里给指出来。

于是,在女医没有出去义诊的几天,这几个病人连带着木匠,不说收钱收到手软,也算的上平白多不少进项,切实缓解了家中的困顿。

就是对有些人来说吧,看别人赚钱,比自己亏欠还难受,此刻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错过什么的他们那叫一个后悔,只恨自己没早点扒在女医身边把她们说的话一字一句的记下来。

可惜,现在后悔也没什么用了。

每日出门巡走长安各处,韩盈对消息的感知无疑是快了不少,见选定的闾里已经有了对女医们的讨论,她便将在客舍中闷了数日的女医们再次放了出去,只是这一次不仅调整了人,让韩羽加入了其中,就连携带的骨老师也多加了两位。

这两位就是曾经被何梅询问过母子骸骨。

就像韩羽曾经说的那样,只有宛安才会有那样的‘晚婚’,能让女孩儿们晚点嫁人,一旦离开宛安县,早嫁的风气还是那么牢不可破,即便各县的医曹、县令再想办法移风易俗,收效还是低的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