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袍布衣(58)

作者:罪化 阅读记录

宁王府同样著了火,从半空中望去,叶青鸿曾居住过的内院已被大火所吞噬。也许目连的人此刻正以为叶青鸿已经葬身火海。而所谓的“先发制人”的计策,多半也是准备出其不意地将

宁王一脉的几名要员斩杀,从而扰乱军心。

只可惜“一招踏错,满盘皆输”,此刻王府中的根本就不是叶青鸿本人。

青瞳与叶荫深火速赶回沈妙玄地处偏僻的宅第,

附近竟也是一片火光;只不过沈妙玄似乎早就已经算到这一劫难,提前施法将一条水龙附在梁柱上,此时此刻便起了独善其身的作用。而黑锦军的精锐也已经将宅院层层护卫,并不留给刺客以任何可乘之机。

青瞳与柳睿急忙奔进宅院里,玄息等人早已经在院中等候,此刻见到叶荫深便急忙围拢来,

端听候他的吩咐。

明白这一场纷争之所以会提前,多半是因为自己刚才莽撞地闯入了德王府。叶荫深不禁在心中深深地懊悔著。他一方面希望担负起弥补的责任;另一方面却又犹豫著铸成如此错误的自己是否还有资格获得的大家的信任。

沈吟间,他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立在一旁的青瞳。

而青瞳则主动在他的肩膀上用力一拍。

拍打的疼痛从皮肤深入胸中,很快转化为一种异样的刺激和鼓励。叶荫深感激地回望了他一眼,然後勇敢地暂时抛弃了心中的芥蒂,站到了本应属於他的位置上。

城内局势紧迫,虽然此刻还只能看见火光,

但双方大规模的冲突最迟明日凌晨便会爆发。由於之前有所准备,暗藏在城内的粮屯与兵库并没有遭遇多大的损失。叶荫深命令留在城里的黑锦军先行救出几位朝中不可或缺的股肱重臣,随後直接镇守於兵库中。

一方面,青瞳已向叶青鸿“汇报”了状况,

百刖及大燕的联军即刻集结,切断目连与燕国姜後一脉的联系。

与此同时,同元城外两日脚程处的桥梁大多已经顺利拆除,而在同元范围内,宁王一脉的将领也收到了由青鸾送来的令函,开始快速向著同元行动。

一个时辰之内,大军将兵临城下,

两军极可能在城外野林中展开混战。

这是叶荫深平生经历的第一次战争,

此刻他血管中的每一滴血液都仿佛要燃烧起来,跳突著将每一寸肌肉和皮肤绷得生痛。

大燕国叶氏的子嗣决不会在临战时畏缩,这是一种对於胜负的本能的期待。

黎明。

城内的火势渐熄,然而混乱却远未息止。

混乱之中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和借口,戎戎喊杀声惊破了清冷的黎明。披挂著不同铠甲的士兵们从四面八方汇拢过来,在城外的树林中展开了鏖战。

没有攻与守之分,

没有侵略与守护的概念。此刻的同元城俨然成为一个巨大的战场──或是一局以生命为赌的棋局。

城外,

死尸相撑;城内,杀伐也在继续。大燕,这个古老的国度仿佛在进行著一场严格的自净仪式,用利刃将那陈腐、畏缩、丑恶的脓疮从身上剔除。

而远在千里之外,由叶青鸿与统帅的大燕与百刖的联军,亦在边境上与目连国的军队相遇了。

同元城里的青瞳需要找一个借口暂时躲开众人,

因为叶青鸿必须专心致志地应对与目连的战争。也只有将这些援兵压制了,同元城这里才能够真正有获胜的机会。

不同於叶荫深的初经战事,此刻的他心中一派沈著。

目连并不是一个多麽难以应付的敌手,相比之下,

或许还是同元城里的情形更令他感到挂心。

叶荫深此刻正在书房里听玄息禀报各处的局势,

趁著这段时间,

青瞳悄悄地走了出去,

退到自己的屋子里,将门反锁之後陷入 “冥想”之中。

听完了玄息的汇报,一切都尚在自己的掌握中。叶荫深满意地点了点头。

因为准备充足,

只要这场战役能坚持下去,胜利迟早是属於自己这边的。然而拖延战却并不是他心中真正想要的──至少在叶青鸿得胜回朝之前,同元这边的战事就应该结束了。

想到这里他便问道:“玄息,此刻是否适宜登上城门?”

玄息回禀:“东部以及北部城门已在我军掌控之中,先生若是想去那里,应该不成问题。”

“好。”叶荫深点头,“单听你们汇报不如登上东面的青龙门亲眼一观。青瞳……”

他习惯性地唤起了这个名字,却无人应答。

第73章

“青瞳他得到宁王的命令,去城外与镇南将军会面。”知道内情的玄息这样回答。

叶荫深点了点头,内心忽然感觉有些落寞。

但他并没有多说什麽,径直起身在黑锦军的护卫下离开了宅院。

青龙城门上,效忠於宁王的军士一字排开,将这出入同元城的东面关卡牢牢守住。登上门楼,西面是大火之後满目疮痍的城市,而东南的不远处便是战鼓擂擂的修罗场。

距离虽然将血液的颜色和一些残酷的细节掩盖了去,

但是叶荫深依旧能够嗅见空气中浓重的血腥。

然而他知道这是通往坦途之前所必须经历的荆棘丛。总有一天,浴火重生的大燕将重新展现出往日的和平与安宁。

这并不是一场没有准备的战役,因此经过将近六个时辰的鏖战,同元城里外的局势已逐渐接近於稳定。街巷中随处可见的是效忠於宁王的士兵,迅速占领著几个街市要冲;而更远的地方,德王府已被团团包围,更多的人则正在在朝著皇城的方向进发。

大局……已定。

叶树芳和母後,

他们此刻应该还留在皇城中吧?若是依旧负隅顽抗的话,很快就会沦为大军的俘虏。目连国不会在乎他们的死活;而叶青鸿……又会对他们做出什麽样的处罚呢?

明明是刚从叶树芳那边吃了苦头回来的,

此刻却又开始牵念起他们的安危。叶荫深不禁嘲笑起自己的妇人之仁,然而嘴上却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可有攻下皇城?”

“尚没有。”玄息如实回答,“但是听闻姜太後等人已被目连的细作控制著,若是目连援军不能到来,

他们大约就会挟持著太後逃出城去。”

“目连的援军是不会来的了,

此刻恐怕也只有城里人还被蒙在鼓里。”叶荫深喃喃自语: “大燕国的太後,岂能任由他人挟制?”

玄息却道:“恕我直言,太後一脉本就是勾结目连国的主谋,同敌叛国,本就有失国体。落得如今这个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

叶荫深摇头:“可就算是她有了过错,也须得留由大燕来治罪。更何况万一目连细作果真以她为盾牌求得全身而退,那时你又要宁王做出何种选择?”

“这……”玄息说不过他,便也只能沈默。

於是叶荫深便谋划道:“据我所知,大燕宫城之内曾有一门名叫理华,十年前宫殿增建之後,此门便位於鬼门之位,因此便由工匠以桃木封了,如今几乎已无人记得。不如选黑锦军士十五,随我由密道入宫,将宫城西侧的理华门打开。大队人马可由理华门入,继而攻占西大门与南大门。十五人与我继续寻找太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