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御香行(113)

作者:罪化 阅读记录

赵阳啊赵阳,你可曾想过有这样一天?

我的面具,要换成你来戴上了。

他定定地端详了一阵子,然后开始将自己脸上的面具揭下,丢进火里焚烧。

一股黑烟腾起,之后痕迹不留。

陆幽把脸仔细地抹了一遍,又稍待片刻,前院那边终于开始有了响动。

池塘前的空地上搭起了祭台,摆好了供物。祭台两侧的丧帐里,天一观的女冠们端坐蒲团之上。祭台后摆着乌木宝座,座上是一个纸糊的假人,穿着赵阳生前一样的衣装,代替正主默默地端坐着。

至于殡宫灵柩前的那面明旌,如今正插在那条不祥的石龙身旁,等待着赵阳魂兮归来。

戌正二刻,萧后的銮驾来至晖庆殿前,缓缓停稳。

浑身缟素的萧后被人扶下舆轿,才走两步,抬头看见晖庆殿宫门上高悬着的白纸灯笼,立刻一个踉跄,几乎软倒下来。

众人手忙脚乱地搀扶,前簇后拥着一点点往院子里头挪去。

好不容易到了祭台前,宫女抬来椅子伺候娘娘坐下。一旁的大太监慕元察言观色了一阵子,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娘娘,吉时已到,您瞧是不是——”

萧皇后仿佛已没有气力说话,只抬起手来挥了一挥。

两头丧帐里的坤道立刻开始诵经。天一观的女观主身披法袍,头戴芙蓉冠,脚踏禹步,手持宝剑来至金泰前。

只见她口中念念有词,时不时地摇晃几下左手持的法铃。铃声清脆冰冷,在黑夜中更透出几丝诡异。

与此同时,有一名小道士捧着托盘奉到萧后手中。盘中有一沓黄纸,一把金剪。萧后拿起剪刀,慢慢得将那叠黄纸剪出纸人的模样。小道士再恭恭敬敬地接过纸人,转呈到祭台上供奉。

观主诵念不停,腾挪跳转大约过了一炷香长短。平地里突然起了一阵小风,将祭台丧的白蜡烛吹得左右摇晃起来。

那观主也不知道从烛光里看出了什么,回头禀报萧后,称时机已到。

萧皇后由人搀扶着从椅子上起身,从祭台上的那叠纸人里拈出一张,然后一步步朝着穿了赵阳衣冠的假人走去。

跃动不安的烛光照亮了她憔悴的容颜,也照出她脸上既期待又悲伤的复杂表情。

她颤抖着伸出手,尝试着将纸人贴到假人身上。

纸人被轻轻地放上去,停留片刻,却又轻轻地滑下来。

萧皇后惶然无措,扭过头去看着观主。女道士摇了摇头,示意她稍安勿躁。

“请娘娘暂时归位。”

待萧后重新落坐,观主继续步罡踏斗、念念有词。过了一会儿,烛焰再次闪烁,便又嘱咐萧后上前去贴纸人。

可惜这第二次,依旧无功而返。

丧帐之中经声不绝,观主的额角也渐渐渗出了汗珠。如此反复了数遍,贴到第七张的时候,那黄纸剪的小人儿,终于在赵阳衣袍的前襟上牢牢地依附住了!

左右侍从急忙做出噤声手势,诵经声戛然而止。萧后愣愣地站在假人跟前,不知所措,直到观主轻声催促,方才回过神来。

“阳儿、阳儿……!”

她的声音颤抖,还有些嘶哑。可是喊出第一声,就再没有停下来。

“阳儿,娘知道你在这里,娘想你,让娘再看看你——”

四下里静默无声,唯有一旁的明旌默默招展,仿佛在指引着赵阳魂兮归来的方向。

侍立在一旁的小道士取来金勺,将祭台火盆里的灰烬舀出来洒在地上。阴风吹过,灰烬飘移,仿佛现出了一枚一枚的足迹。

“阳儿,回来吧,阳儿,娘想你啊……”

祭台周围,鸦雀无声。唯有萧后悲悲切切的呼唤,一声声回荡在荒凉阴冷的火场废墟之上。

死寂,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死寂。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却几乎没有人真的相信,这一声声呼唤,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回应。

唤魂、唤魂,从来都只是活人发泄悲恸的手段罢了。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如此暗自认定的时候,却又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声音,隐隐绰绰地,从晖庆殿废墟深处飘了过来。

哭声……是人的哭声!

女冠们面面相觑,宦官宫女个个面如土色。唯有萧后惊呼一声,猛地捂住嘴,抬腿就跌跌撞撞地,寻着声音奔了过去。

她很快就发现废墟里有火光,又循着火光找到了昔日的密室。

密室之中,有个浑身缟素的青年,正哀哀地哭泣着,一边往火盆中投着纸钱。

那张脸……除了她心心念念的心肝宝贝,却还能是谁?!

第97章 面圣

听见脚步声由远及近奔来,陆幽算好时机,一脸惊惶地抬起头。

火光融融,从正面照亮他毫无伪饰的脸庞,双颊上啼痕未干,更增添了几分纯真与可怜。

透过朦胧泪眼,他看见萧后仅有数步之遥,于是慌忙丢下手中纸钱倒头要拜。然而,双膝还未及地就被萧后一把拽起来死死地搂住了。

“阳儿,我的孩子……是你,是你……!!”

刚才还需人搀扶的萧后,不知打哪里来的力气,拼命将陆幽按进怀中。原本麻木恍惚,就连泪水都枯竭了的她,此刻却任由狂喜如潮水汹涌袭来,将理智冲刷得一点不留。

然而最初的激动终将过去,当萧后一点一点回想起前因后果的时候,她终于感觉到怀里的孩子正不停地颤抖着。

“不……”

陆幽战战兢兢地低着头,才被稍稍松开一些,就扑通一声跪倒在萧后面前。

“皇后娘娘恕罪!小人并非宣王殿下,小人只是……只是宣王殿下的替身!”

于是,他便趁机将赵阳把他弄进宫里,用作替身的前因后果,真真假假地说了一通。

萧后总算是冷静了三四分,忙命人取来火把,细细打量着陆幽的容貌。

一样精致的眉眼,一样秀挺的鼻梁,一样红馥馥的软唇,仅仅只是额角多了一道浅浅的疤痕……即便赵阳是她骨肉亲生,萧后也实在看不出眼前的这个孩子与自家皇儿究竟有什么不同。

唯有一点却是不难确信的——她的阳儿,永远不会流露出如此谨小慎微的表情。

“你长得真像他……可你……就怎么不是他呢?”

她喃喃自语,再度伸手过来抚摸陆幽的脸颊,一寸一寸,怜爱却迟疑。

陆幽仿佛畏惧又似乎乖顺地闭上眼睛:“小的也不知道……只是小的知道,今日乃是宣王殿下的生辰,而小的也正是出生在今日。”

“九月九……重阳日?”

萧后的指尖微微一颤:“哪一年?”

“回娘娘的话,是瑞和十八年。”

“瑞和十八,九月九……”

萧后咀嚼着这寥寥数字,目光又在陆幽的脸上逡巡反复,眼神突然间亮了一亮。

“你,随本宫来!”

她一把抓住了陆幽的手,转头朝着立在远处的随扈下令:“去甘露殿!”

甘露殿内,烛光晻晻。

上一篇: 懒夫子/闲眠再续笙歌梦 下一篇: 长袖妖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