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暖暖再张了张口,想问“你们家男人呢”,终究忍了下去。
若男人争气,何至于让女人大热天跑来排队,还要熬通宵;若男人体贴,何至于让女人如此辛苦却连一杯水都没有……
她想起第一天排队时,左边的烧饼店老板,右边的绸缎庄老板,为了自家老婆能排到前面,纷纷打出了赠送的旗号。
这世上啊,嫁得好,嫁得不好,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
“娘!娘!”稚气的声音传来。
秦暖暖看见一个小女孩满头大汗,她抱着一碗水朝暖暖阁门口走来,其中一个女人蹲下身子。
“娘,喝水!”小女孩将碗递给女人。
女人喝一口,发现小女孩在舔嘴皮,立即再把碗递给小女孩,两母女就这样你一口我一口喝起来。
只是寻常的画面,秦暖暖却看了许久。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三天的免费祛皱,三天的客人全是豪门贵妇,三天的操作间全在暖暖阁那个简陋的房间……
没有茶点供应,没有免费住宿,甚至凳子上没有软垫……
众人表示:在这里整这么高级的变脸大法,我们很委屈,好想像从前一样,在王府做。
秦暖暖偷偷表示:更委屈的还在后面。
三天后,秦暖暖打出免费祛皱的条件:动员家族内所有适龄女孩入学!包括仆人家的孩子,也包括所有友商家的孩子。
免费童颜针的条件:动员家族内的生意,拿一部分职位给会识字会算账的女性,工钱不得低于同职位的男性。
祛皱针的效果仅能维持半年,动员100个女孩上学,可免费打第二针。
童颜针虽能修复皮肤,但皮肤的衰老不是一次童颜针能解决的,半年后依然要继续打,秦暖暖的条件是寻找10个合格的女性,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
众夫人震惊了!这不合理啊!
如此简单的条件,几乎不需要花钱,一点不符合她们对秦暖暖的分析!
她们现在是各家各户都有学堂,只需要说一声欢迎女孩子入学就行,若没有女孩子主动入学,直接下令让家族内所有主事或掌柜的女儿上学就行!
反正是免费的,还包一日三餐,搞不好那些穷人发疯似的想送女孩子入学堂。
至于提供岗位给女性,这更不用额外花成本,同样是一句话的事儿。
至于那些高价买排位,在暖暖阁操作间做了除皱的夫人后悔得无法用言语表示。
特么的,她们明明可以享受VIP服务,干嘛非要找罪受?
找罪受就算了,还在王妃心里落了个“为富不仁”的标签,特别是说秦暖暖道德绑架那位,这会儿自杀的心都有了!
她怎么就不再等等?!
就在秦暖暖公布条件的当天,说道德绑架那位就带着拜帖和谢罪的礼物到了王府。
毫不意外的吃了闭门羹。
同日,朝廷发布了一条重磅惠民政策:所有商户,未来三年,税收减一成。
这是明摆了鼓励经商,这也意味着未来三年,国库收入会大幅度降低。
若不打仗,没有灾荒还好,一旦出现打仗或者灾荒,朝廷怕是会很难过……
同日,为了配合这条政策,皇上宣布:
未来三年,皇室不得大兴土木,后宫所有开销降低三成。
同日,皇后主动表示:为了支持国家政策,臣妾愿意三年不领月钱,三年不裁制新衣,三年不做首饰……
同日,贵妃主动表示:为了支持国家政策,臣妾愿意三年不领月钱,三年不裁制新衣,三年不做首饰……
同日,德妃主动表示:为了支持国家政策,臣妾愿意三年不领月钱,三年不裁制新衣,三年不做首饰……
同日,柔妃主动表示:为了支持国家政策,臣妾愿意三年不领月钱,三年不裁制新衣,三年不做首饰……
同日,所有嫔妃保持队形,做了相同的决定,皇上从皇后开始,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夸奖她们懂事……
贵妃很心塞:为何总有幺蛾子,各种分本宫的宠?
皇上:朕很辛苦,又要用大脑,又要用身体……
第656章这是深度出卖色相!
这个年代,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大户人家的女子也是要读书的。
比如白纯纯,人家还是京城第一才女呢!
百姓人家的孩子,送男丁读书是为了博功名,也为了找一份有前途的活儿,而女孩儿……这年头的女孩子,唯一的归宿就是嫁人,相夫教子。
嫁得好了,一辈子吃穿不愁;嫁得不好,做牛做马。
没有人想过不依靠男人,自己也能走出一条路,没有人想过,单纯靠自己养活自己。
秦暖暖要求的那无数个读书的女孩是火种,读书长见识,读书明事理,而她要求的那无数个岗位则是希望。
她要让女人知道,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一样能做!
前来打除皱针和童颜针的人很多,但凡有家底的人,都认为能轻易做好动员和招聘工作。
然,真正到了实施阶段,他们这才发现,特么的,这不是一句话的事。
女孩子懂事比男孩子早,能分担家务的年龄比男孩子比男孩子早,很多同龄的男孩子还在放飞,女孩已开始洗衣做饭割猪草……
对于太多家庭来说,这个阶段女孩子是实打实的劳动力!免费一日三餐根本无法说动他们送女孩子上学堂。
况且,读书多有什么用?
嫁人又不看读不读书,把饭菜做好了才是正事。
什么?你说你们要招女掌柜女账房?
别闹,哪有女人抛头露面?再说,那么难的事情,女人能做到吗?
这个时候,大家族枝繁叶茂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分摊任务,这个分支给你10个名额,哪个分支给你10个名额,无论威逼也好,利诱也罢,总之必须把任务完成了!
至于10个合格的女掌柜或女账房,暂时找不到没关系,咱先拿两个名额招聘,把第一步事情做了,然后慢慢培养,这不还有半年时间吗?
问问各店掌柜和账房,家中夫人可会识字,只要会识字的,都给我上店里去,跟着自家男人好好学,东家我给付两个人的工钱!
总之,这项看起来很简单,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的事情,硬是推了下去,
秦暖暖再给宫中娘娘打除皱针和童颜针时,就没提这要求了,很纯粹赚赚系统分数就行,光官宦豪门之家夫人们那一拨,星星之火已足够多。
秦暖暖相信,每一个读了书的女孩都是一个火种,总有一天,这些火种可以燎原。
还记得当初要求众家修学堂,秦暖暖引用了梁启超那段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如今,她推动女孩子们读书,便是希望——
有一天,这夏国的天,不再是男人一手遮天。
强行要求女孩子读书这事,很多人反对,很多人诟病,认为长乐王妃完全是没事找事,惹是生非,扰乱民众生活。
当然,也有很多人支持,特别是女子。
凭什么男人三妻四妾,女人就该相夫教子?凭什么男人能在外面赚钱,女人只能做饭洗衣,还被嫌弃?说什么劳动不劳动,别说得好像做饭洗衣就不叫劳动似的……
不知谁第一个吼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立即如沙尘暴一样蔓延开来,一些原本不怎么想让孩子上学的妇人,很快改变态度,咬牙承担完家中所有家务,把家中孩子全部送进学堂。
同龄的孩子,女孩大多比男孩懂事一些,知道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
一个个进学堂不久,硬是靠着一股子韧劲儿,把成绩垒得比男孩子好。
原本还在放飞自我的男孩子们慌了,本来还被他们嘲笑欺负的对象,怎么一下子成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