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追(网络版)(10)+番外

作者: 轩辕悬/筱悬 阅读记录

“啊?嗯……还有一会儿哦。”还是盯著屏幕,说完又觉得不太好意思,回过头,“一会儿!”

安湛笑笑,在房间中央支起一张小圆桌,去厨房里拿出很多预先准备好的熟菜和啤酒,装好碟摆放在桌上。

小谢又敲了一会儿键盘,见安湛一阵忙乎,也不好意思继续,站起来想帮忙。

“我可不会动手,都是熟菜。”安湛朝他笑笑。

小谢看看桌上的菜,都还挺好吃的,特别酱鸭,他心里有些感激,觉得这老安真还不错,又给他用电脑,这些菜……

“你平时都这麽吃?”

其实安湛平时都叫外卖小炒,或者出去下馆子,不过他还是笑著:“嗯,光棍嘛,就这麽吃啦。”

“很好啊!已经小康水平了!”小谢坐下来,打开一罐啤酒,他酒量也就凑合,但不想给对方看扁,说了句,“冬天不是喝白酒嘛。”

安湛瞅他一眼,伸手拍拍他头:“你小子,看不出酒量不错,还想喝白的啊?”早知道给他弄瓶二锅头,灌醉拉倒。

小谢被他拍头,有点不惯,他虽然比周边同学、朋友都小,可没人当他小孩,很少有人对他做这种动作,反倒是他以前经常这麽对林颜颜。

不过也没什麽不适应,他灌了口啤酒,开始吃酱鸭。

两个人吃吃喝喝,便讲开了。小谢这会儿倒没那麽定心,吃了一会儿,就坐不住,跑到书橱那儿东瞅瞅西瞧瞧,顺口问安湛些问题。

安湛暗里高兴,这说明这家夥跟自己混熟了。

小谢发现安湛看东西很杂,书橱里从金庸的盗版武侠书到美国畅销书,从中国通史到军事史,从经济书到建筑相关书,杂七杂八,不过好多他都没看过。还有碟子也有他喜欢看的。

“要不要放一张看看?”

“好啊!”

小谢很想看那个挺有名的《十日谈》,不过和老安一起看……得了,他肯定都看过了。

他抽出来,扬了杨:“看这个?”

安湛记得那堆碟片里还有部《喜宴》,心里隐约是想给小谢做启蒙的,这会儿他又有点犹豫,万一他很抗拒很反感呢,那……自己是继续还是放弃?

不过他天性里就善决断,几乎没怎麽考虑,就说:“那个借你回去看,吃饭,看那个太闷。呵呵……”

小谢总觉得他笑声里有些男人之间特有的那种调侃,回头:“真很闷?不是说……”很湿的一部……

“文艺片,搞含蓄,不好玩。”

小谢又挑了挑,果然拿了《喜宴》出来:“那就看这个,好像挺有名的。讲什麽的?”

“买了没看呢。”安湛喝了口酒。

小谢把碟片放进机器里,坐回圆桌。

在若干年後,他看著名的《断背山》时,想到的还是安湛那副假模作样平静的样子──操,还没看过。

不过,真的,他有点佩服安湛,拿了这部片子让他入门。同志片里难得有这样的喜庆光明和四平八稳。

所以,小谢也一直很喜欢李安。

小谢不太记得自己啃著鸡爪,看到两个男人在楼梯上搞gay时的想法和感觉,他真是看到这儿才肯定这两个男人在同居谈恋爱。

觉得有点尴尬,但是又有些触动,兴许他就是叛逆,不愿意和别人一样,又或许他天生敏感,他发现自己没很排斥,只是有点感慨。不过,旁边安湛呢,一般来讲,就跟以前看录像看到娘娘腔,男生多会表示厌恶轻蔑。

安湛也在观察他,他不知自己期待什麽,如果小谢爆出声“恶心”,他该怎麽反应?可是对方一直在啃凤爪,看得还很专心。他倒真坐不住了,又走到厨房拿了两罐啤酒。

这时房间里只开了墙壁上一盏灯,光线比较暗,小谢看不清安湛的表情,不过估计也觉得有点尴尬,他突然有点优越感了,心想,还比自己大那麽多呢,你看我就没觉得怎麽样,老安还是好同志,很传统嘛……不过没说很恶毒的话,小谢觉得老安素质不错。

他从来就觉得,人怎麽活都是他自己的事情。没害别人就行。

谁瞧不起谁啊,谁能轻贱谁呢?

於是,他率先开口:“是挺难的,我看这两人跟男女谈恋爱也没什麽区别。”

安湛听了这话,简直像服了仙丹。

他忙咽下口中的啤酒,清了清嗓子:“是,这片子不错。”

两人似乎都想做得平常些,小谢继续:“这没看出是那美国人做女的,还以为是这个台湾人呢。”

“导演有民族情结,中国人在上面,大家容易接受。”

“啊?嗯,也对哦。”小谢觉得大有道理。

“你看,就好像,如果日本男人娶了中国女人,你就觉得憋屈,反过来,中国男人娶了日本媳妇,那就光荣,嫁鸡随鸡,没所谓。”

这理好像有点歪啊……小谢又说:“你说那老爷子能同意吗,结局好不好啊?”

“估摸著难吧。”

接著,演到喜宴部分,两个人都笑得起不来,真是,真是中国人啊,特别那个中年男人(其实就是导演)透出来说这就是五千年的文化的……

特别後面,有了孙子,老头子就认了媳妇。唉!

真太绝了。

小谢很喜欢这部片子,看完了又跟安湛讲了好久。

安湛跟他讲了很多他不知道的事情,列出了很多他觉得有道理以前没想透的道理,对这位老大哥的感觉空前的好。

++++

写追,很乐。

10 相处(三)

看完碟子,两个人一起配合著洗碗擦桌,倒也真正熟稔起来。

小谢觉得老安能让人放开心怀,因为有些不愿启齿或者很难拿到台面上来讲的话,这个家夥却能面不改色、正气凛然地娓娓道来。既然他都可以这麽落落大方,自己也就没道理畏首畏尾。因此和他在一起,还挺自在的。

收拾完,安湛看看时间,竟然九点了,他心里一乐,嘴上问著小谢:“还要不要弄一会儿?”

小谢无奈点点头,重新坐到电脑前,安湛也在沙发里坐下,眼睛却时不时地盯著挂在墙壁上的大锺,希望时针快点走,越快越好。

他从书橱里拿了本介於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书,李渔的《闲情偶寄》。天津古籍出版社的,质量倒还可以。

安湛不是文科人才,在他,从古到今的所有人物只有顺眼和不顺眼的区分,而李渔显然是极对他胃口的。知道李渔,首先因为林语堂推崇李渔,安湛对林语堂感觉不错。但最重要,因为《玉蒲团》。

这本《闲情偶寄》买了一年多了,他可真还没看过,只不过当时在书店里看到,顺手就买了,印象深刻的是书前面的简介,说李渔是千古风流文人,如何如何,夸了一堆话,结果最後又来了句“……但是,书中有些内容,反映了作者庸俗低级的生活情趣,读者阅读此书时,应采用取批判吸收的态度。”

唉,好好的一本书!於是安湛做了件很幼稚的事情,剪了张纸,贴上双面胶,把这话给盖了。不过这一举动,小谢却是在十年後才偶然发现,在床上笑得滚来滚去。

上一篇: 造物的恩宠 下一篇: 子不语(出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