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毕,时鸢霍地起身,推开房门,不顾时复的呼声,径直去了。
第71章
在临川三年的李家, 终于举家迁回京城了。
临行这天, 送行的人站满了临川城北的码头。
时锦跟着时家众人,站在最前面。
李家双亲先与旁家告别, 最后才走到时家这里来。
大人在前客套, 时锦左顾右盼, 看了半天, 才想起李尤前两天就动身回了京城了。
李姝站在孙氏身后, 忸怩半天,才走到时锦身前,偏着头, 小声道:“三小姐, 再会了。”
时锦看着她别扭的脸,走出一步,伸手拉住她。李姝惊了一下, 回过神就想要抽出手。
时锦拉着不放,笑道:“一路顺风。”
李姝停下挣扎,别过头,半天才小声地嗯了一声。话毕又要抽手, 这次时锦放了手。
见和李氏说完话的孙氏朝她招了招手, 时锦赶忙走上前去。
孙氏拉着她的手,将手上的白玉镯褪下来, 带到她手上, 什么话也没说, 只是微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
看着孙氏, 时锦心里颇有些感慨。
其实自己运气也不算很差了,虽然穿到的人家不是什么好人家,但是遇到的人家却是顶好的。孙氏爱儿子,也理解儿子,不然两人的亲事,怕是怎么也成不了的。
看着李家一家人消失在河道远处,岸上送行的人才慢慢动身回转。
还是初春,春寒料峭。时锦跟着李氏上了马车,往回转。
李氏其实也不必过来的,只是现在两家成了亲家,比别家关系又有所不同。旁的举家来送行,约莫是看在李家在京城的权势的份上,但是时家,却是非来不可的。
“锦儿啊,虽说我没去过京城,但是皇城之中,天子脚下,李家又是那样的人家,你嫁过去后,上要孝顺长辈,下腰侍奉夫君,不可仗着李尤宠你爱你,就任性妄为,李家那样的人家,必是极重规矩的,李家人又多,说不得有的人会因为你出身小地方,会对你有些微词,你更要规行矩步,你是嫡出的媳妇,可别让人看清了去。我看现在李夫人对你还是算满意的,但是若是闹得婆婆面上无光的话,就不会护着你了。”
马车上,李氏对时锦耳提面命道。
“我省的,母亲。”时锦道。
李氏拉着时锦的手,语重心长地道:“你这孩子,以前性子任性了些,但现在大了,性子倒转了不少,这是好事,但是你却是有些懦弱了些,遇事总不知打算,这在深宅大院中,却是最忌讳的,虽说你嫁过去,是小辈,但是毕竟身份摆在那里,若是有人故意使坏,该原谅的就原谅,不该原谅的,你就应当要硬气一些,别叫人觉得软弱,好欺负了。”
时锦知道李氏是说她在时家的表现,总是逆来顺受,不知打算。
但是以后的日子是自己的了,总不会这样下去的。
一路上,李氏又提点了不少。但李氏终究不是大家族出身的,对那种人家,听的比看的多,也知道得不多。
时锦没过过那种日子,虽说福贵,但对人约束也太多了点。
两个月,可能转瞬就逝了。
李氏开始清点起她的嫁妆来,因为是嫁去李家那样的人家,嫁妆太少也不好看,李氏将自己的嫁妆都给了时锦,老夫人也添了些,加上李家送过来的聘礼,总算明面上不至于太难看了。
而时卿的好日子,也快到了。
齐家那边像是很赶,婚期定得很是仓促。
时家上下又开始忙了。
时卿的亲娘已经死了,虽说是养在李氏膝下的,但李氏自己亲女儿也要出嫁,恨不得将所有的嫁妆都贴给女儿,分给时卿的,寥寥无几。最后还是老夫人将自己压箱底的东西掏了不少出来,才算凑成了个不大像样的嫁妆。
“大姐姐。”
“三妹妹来了。”
正在窗棂下绣架上忙活的时卿,听到时锦的声音,连忙抬起头来,见时锦满脸是笑地走进来,就准备站起身来,被时锦按着坐了下去。
“你就坐着忙,我就是来坐坐,可别影响了你。”
时卿笑道:“你也绣几针,总归一辈子只有这一次。”
时锦摇摇头,看着时卿面前绣架上,那些复杂的图案,时锦就感觉头都大了。这换她得绣多久啊,亏得时卿所有的嫁妆都是自己绣的。
时卿原本清瘦了很多,养了这许久,又养回来了,看着也好看了许多。
“我听玄青说了,亏得三妹妹当初帮忙,他才不至于饿死在那条小巷里。我们的事,也对亏了三妹妹帮忙,”时卿说着站了起来,朝时锦就是一拜,“三妹妹的大恩大德,我这一辈子也不敢忘怀。”
时锦连忙将她拉了起来,“大姐姐说什么呢,都是自家姐妹,这些不是应该的吗?”
时卿顺着站起来,笑了笑,“你我姐妹,以后就是嫁了人,天各一方了,也万别忘了走动。”
时锦点点头,“自然的。”
时卿笑道:“以前总是羡慕三妹妹。可同人不同命,羡慕也羡慕不来的。但如今啊,我觉得自己该得的,已经得了,已经很满足了。”
时锦笑,“大姐姐总归是有福的,我看齐公子是个好人,会好好待姐姐的。”
提到宋洵,时卿忍不住微笑了起来。
看着时卿幸福的样子,时锦总算顺了口气,将连日来,心里的阴霾,吐了些出来。
在时家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时卿的亲事的时候,时家又迎来了另一件好事,时祯要前往外地任县官了。
时祯是同进士出身,以前总也等不得空缺,时复只得给他安排了个职,却没什么前途。
如今任派下来了,虽说只是当了个七品小官,但是历练三年,到时候上下打点一下,升官就容易了。总算有了个期盼。
时祯等不到时卿出嫁那天了,任状不日就到了临川,两日后就要启程。
这日,时锦过来给李氏请安的时候,刚巧时祯,时卿都在。
“你现在也没了夫人,倒不着急了,等等,等你到了那边,看着有喜欢的,便捎封信回来,也不必将人带回来给我们过眼了,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你也不小了,亲事能自己做主了。”
时祯连忙低头道:“儿子就是多大的年纪,那也是母亲的儿子,亲事都得母亲给儿子做主才是。”
李氏笑了笑,“到了任上,要好好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该参与的不要参与。”
李氏这话很是隐晦了,时祯面色一肃,连忙道:“儿子谨记母亲教诲。”
李氏又看向时卿,“卿儿过几天就要出嫁了,可惜你任期下来了,这个要紧,耽误不得,以后还长,未来再见也是一样的。这几天,你抽空多陪陪卿儿。”
时祯又应下。
从李氏房里出来,时卿几步追上前面的时祯,笑道:“恭喜大哥了。”
时祯笑道:“也不是什么大喜事,倒是妹妹,妹妹出阁的时候,我应该也不能赶回来,提前恭喜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