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粉,吴晓梦在心里咀嚼了一下这个词,红薯粉,有没有可能量产,或者是加工红薯粉条呢?
但很快,副县长的话就打碎了她的想法,“红薯的产量有限,也只有几家家庭作坊生产红薯粉,都不好卖,自产自销,在县里销售。”
聊了半天,吴晓梦知道了两个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看起来,好像只有种植果树这一个选项是稍微可行的了。
吃了饭,吴晓梦他们先回招待所休息,今天实在是太累了,明天再下乡考察。
晚上政府那边也准备安排饭,吴晓梦婉拒了,她带着三个员工,在街上窜,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发现。
她为了品尝这里的红薯粉,特意进了一家专门卖红薯粉的馆子。吃起来和外面卖的差不多,看来生产流程都是一样的。
她明天下乡,准备着重看一下能不能将红薯发展为当地的经济作物。
到了次日,一清早,政府那边的人就过来了,要带他们下乡考察。
从县城出来,一路往东,路上到处都是山川,农民们忙着打田,到处都能看到农民赶着牛在犁地的场景,让吴晓梦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那时候他们家也要种水稻,小时候的三四月份是吴晓梦的噩梦,水稻苗细得跟针一样,需要人工将之一根一根地插进田里。
那时候,一连好几天都要在田里度过,不仅仅是要给自己家插秧苗,还得给村里人帮忙,换工。
同行的干部说道:“别看他们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刨食,到年中粮食就吃得差不多了,甚至赶不上新粮食出来。”
吴晓梦小时候家里也穷,很多时候都吃不上饭,父母去村里借粮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她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竟然还有地方的老百姓会挨饿。
她轻轻地吐了一口气。
干部继续说道:“所以我们才想引进投资,能拉动地方经济,让老百姓们都能吃上饱饭。”
“现在比以前稍微好一点,家里有劳动力的,出去打工,工作一年,比在地里刨食强一些,但是他们在工厂的待遇很差,不少人被骗去打工,几年都没有回家。”
吴晓梦脱口说道:“他们是不是被骗去打黑工了?”
干部反问:“什么是打黑工?”
这个时候,打黑工的内幕还没有被爆出来,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事情,还以为那些不回家的人在外面吃香喝辣呢。
“就是被骗去黑厂,吃不饱也没有钱拿,白打工,挨饿,还要被虐待,这种厂子很多的。”
干部惊讶极了,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脸色顿时严肃起来。
吴晓梦他们来到一个小山村,村里有一小部分年轻人出去打工了,但是多半人都适应不了外面的世界,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这个地方,继续种粮为生。
他们还要给国库上缴粮食,一年缴纳一次。这种政策,一直持续到两千年以后。
吴晓梦注视着这个小山村,宁静而祥和,这个村庄算是条件好的了,有很多土地,老百姓们还能开荒,开出来的土地就算他们自己的。
“这里是水源保护地,有一条河流是从我们这里的高山上冒出来的山泉水,汇聚成了河流,半个县的饮水都是靠这条河。”
在资料里,吴晓梦已经看过了,这条河不仅仅是这个县的饮水水源,还是临近几个县的水源。
他们走到一条小溪处,干部甚至弯腰用手掌捧水喝了两口,抬头对吴晓梦他们说道:“你们城里人不喝生水吧,我们这里的小溪流都是山泉水,很干净的,可以直接喝。是回甜的。”
吴晓梦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这件事发生在八十年代,那时候,长江和淮河水源都被滥排滥放的工厂污染,包括上海的黄浦江,水源都被严重污染,当时在电视和报纸上大肆报道,引起了民众的担忧。
益力纯净水,就是在那时候乘着东风,发展起来的。
她看向这片土地,多山川,所以水资源非常的丰富,但又因为是内陆,没有办法养鱼,她想到了投资的方向,她要做矿泉水,就用这里的水。
她扭头对肖华说道:“打电话给我们研发部的同事,让他们带着仪器来检测一下这里的水源矿物质成分。”
肖华愣住,她不明白吴晓梦为什么突然这样说。
吴晓梦蹲下身,和干部一样,用手掬起一捧水,喝了两口。
肖华见了,差点要出声阻止,这是生水,稍有不注意,会闹肚子的。
吴晓梦抬起头,笑了起来,这种山泉水,果然是回甜的。
她站起身来,兴奋地对肖华和另外两个同事说道:“我有想法了,我们就做矿泉水!”
“矿泉水?”这个新词让肖华他们愣住了,他们只听说过纯净水,没听过矿泉水。
吴晓梦指着小溪说道:“含矿物质的水,就是矿泉水。”
第152章 第 152 章
有这个想法了, 要付诸实践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吴晓梦的工厂虽然做饮料,但是从来没有做过矿泉水。
肖华对这方面多少也了解,她听明白了吴晓梦的意思, 不由得说道:“吴总,现在做瓶装水的企业都是生产纯净水,这个地方这样偏远,只怕没多少竞争力。”
首要的问题不是没有生产饮用水的经验, 经验嘛都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主要是, 如果他们在这样偏远的地方建厂,运输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他纯净水企业都是在城市周围建厂,将自来水过滤之后就能生产瓶装水,运输根本就没有多少成本。
看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其实吴晓梦对于瓶装水也不太了解, 到底什么是矿泉水, 什么是纯净水,什么是矿物质水, 什么是天然水,这些她都还不是特别明白。而这个时候,市场上只有纯净水,什么矿泉水,天然水, 都还没有具体的概念。
而公司的研发团队也很快给出反馈, 公司没有检测水矿物质成分的设备。
怕这个想法行不通, 吴晓梦还考察了别的项目,一个人的见识确实有限, 她看不到还有什么别的投资空间。
吴晓梦要求去看山泉水的发源地。
这个就连干部也不知道,特意找了当地的农民询问。农民们常年在山上砍伐树木,多少知道一些。
这个地方地处偏远,工业化进城几乎没有波及到这个地方。
当地村干部与农民向导陪同一起,农民大哥四十来岁,操着一口江淮官话,吴晓梦勉强能听懂大部分,意思是那个地方野猪经常出没,野猪有大獠牙,要咬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爬,途中甚至没有路,都是从丛林中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