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毒女配不洗白(穿书)(70)+番外

“但这并不代表四皇子被天子厌弃。”李斯年淡淡接道:“天子膝下八子,长子次子殇于国难,三子莽撞,五子文弱,六七子早年吓破了胆子,八皇子为薛妃所生,仔细算来,未来有机会继承大统的,无非是四皇子与八皇子。”

“四皇子珍爱谢诗蕴,他若为帝,谢诗蕴必主后宫,她的儿子,自然便是未来皇储。”

李淑眸中精光一闪,道:“如此看来,像是谢诗蕴了?”

“非也。”

李斯年轻轻摇头,垂眸饮了一口茶,继续道:“北狄虽然退兵,但并未伤及根本,他日养精蓄锐,必会卷土重来。朝中战将与镇远侯一起,尽折于十五年前谢家人的算计中,如今在沙场上能独当一面的,唯有长公主殿下。”

“殿下挥师北上,三皇子五皇子跟随左右,无暇顾及朝中世家林立皇权势弱之事,四皇子没有强势母家作为靠山,太傅崔莘海已倒,数年之内,唯有韬光养晦以图将来。八皇子虽有薛家支撑,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夏日凉风袭来,竹林萧萧,李斯年迎着李淑凌厉目光,轻轻一笑,道:“殿下以为,此二人,是我李斯年的对手么?”

凉风卷起落下的竹叶,一直刮到李淑脚下。

老四与小八自然不会是李斯年的对手。

莫说老四与小八了,就连她,得知李斯年的那些手段后,也没有十全的把握胜下李斯年。

阿彦说的不错,李斯年是一把极其锋利的双刃剑,只是这把剑是伤人还是伤己,只能看自己的造化。

“当主天下的,还有可能是我这个谢家人的余孽。”

李斯年清润的声音仍在继续:“我如今身陷三清殿,殿下若想免除后患,大可现在便将我的性命取了去。”

“只是这样一来,北境何处有密道,龙城卫家究竟藏身何处,安宁小翁主孤身在华京,又该如何抵御世家迫害与天子忌惮的事情,便无人替殿下分忧了。”

李淑长眉微蹙,目光骤冷:“你在威胁我?”

“斯年不敢。”

李斯年微微欠身,道:“斯年只想替殿下分忧。”

“殿下心怀天下,从不拘泥儿女情长,宫中城外,既是如此,殿下可愿与斯年做上一笔交易?”

李淑眉梢微挑,李斯年道:“我为殿下手中之剑,殿下许我一诺。”

竹林中李淑与李斯年说着话,竹林外,程彦焦急地等待着。

李夜城与程彦相对而坐,程彦的坐立不安映在他碧色的眼眸中,他斟了一杯茶,半盏茶下肚,他问程彦:“你很担心李斯年?”

“自然。”程彦道:“母亲生平最恨谢家人,他的母亲是谢家人,便天然遭了母亲的厌恶。”

其实还有一个更深的原因,她不敢说,更不敢往那方面去想——天命在谢不在李。

母亲为李家江山鞠躬尽瘁,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旁人觊觎大夏天下。

李夜城见程彦并未理解他话里的意思,斟酌片刻,又问道:“你是当心长公主杀了他,无人再帮你,还是担心其他?”

“这两者有区别吗?”程彦有些不解。

李夜城道:“自是有区别。”

“你将他当左膀右臂,最不可缺少的盟友,还是——”

后面的话,他有些说不下去,只是微抬眉,目光灼灼地看着程彦。

第44章

迎着李夜城炽热焦急目光, 程彦忽然便明白了他想问的话,以及李斯年与她闹矛盾的症结所在。

更明白了,母亲说她快十五岁了的话里的意思——大夏民风开放,少年少女的情窦初开并不是见不得光的一件事, 恰恰相反, 是昭示着她长大成人的一种见证。

李夜城怀疑她喜欢了李斯年,母亲更是误以为她与李斯年朝夕相伴中产生了感情,所以才不顾一切想要帮他恢复身份。

想到这, 程彦哑然失笑。

“兄长多心了,我对他, 并无男女之情。”

她的确惊艳于李斯年容貌的昳丽无双, 清隽无俦,也曾午夜梦回幻想过, 若李斯年不是这种尴尬身份, 若李斯年没这般的心思毒辣,她或许还能将李斯年当做面首养一养。

可这种想法只是一闪即逝, 她与李斯年的命运,在出生那一日便已经注定好了。

他们如今的盟友身份,是他们未来人生中最为亲密的存在了。

不可能再往前更进一步。

她不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 母亲,舅舅, 甚至外祖母都不会允许。

得到了程彦的准确答复, 李夜城原本紧紧皱着的剑眉慢慢舒展开来。

程彦笑了笑, 道:“哥哥怎么想起来问这个问题了?”

李夜城道:“我远在边塞, 不能时常伴你左右。”

“李斯年虽模样极好,”说到这,李夜城声音微顿,似乎在斟酌后面的话如何开口。

片刻后,李夜城方道:“可挑选夫婿,只看模样是不够的。”

他很感谢李斯年告诉他洗星池的事情,让他在战场上立下奇功,为报答李斯年的恩情,他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可若事情牵扯到程彦,那他会毫不犹豫告诉程彦,李斯年这人不行。

聪明,漂亮,作为盟友李斯年是赏心悦目且异常能干,可若作为夫婿,李斯年的心计便太深沉了些,手段也太毒辣了些。

程彦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这个兄长,在战场上如狼似虎,杀得敌军望风而逃,可在生活中,却是一个谨慎小心的性子——毕竟身怀胡人血统,在大夏备受歧视,不小心不行。

自幼养成的性子让他甚少开口点评旁人,如今的这番话,可谓是掏心窝子了。

程彦道:“我知道,我不喜欢他。”

“那便好,”李夜城松了一口气,幽绿的眸光柔和下来,对程彦道:“我家阿彦年龄尚小,晚两年再找夫婿也是使得的。”

程彦忍俊不禁。

她的身份摆在这,莫说再等两年,再等十年也嫁得出去。

程彦道:“哥哥别光顾着说我,哥哥行军之际有没有给裳姐姐写信?你的马还是她送的呢,战功也有她一份。”

听程彦提起那个清冷聪慧的女子,李夜城笑了一下,面容不似刚才那般冷峻凌厉,道:“写了。”

“许姑娘虽甚少出清河郡,但格局之大,心思之灵透,远非一般养在深闺之中贵女所能比拟。”

李夜城提起许裳满是夸赞,程彦一直担忧的事情便又少了一件。

这个时代虽然民风开放,可世家贵族的婚事仍以联姻为主要,姨丈许清源又是一个不将儿女之情放在眼里的人,如果可以,她希望许裳能够得偿所愿。

程彦在李夜城面前说着许裳的百般好。

李夜城听此眉头微动。

许裳的好,无需程彦一一举例,他也是知道的,只是不知程彦为何每次见他,每次都要将许裳夸得如花儿一般。

李夜城正在思索间,长公主李淑从竹林中出来了。

程彦一见李淑,也顾不得夸许裳了,忙迎上去,上下打量李淑一番,见李淑身上并无杀气,一直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