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只是三三两两的商贾来,到后面来的商贾越来越多,队列排到了府衙外的大街上。几人忙得早饭都来不及吃。
正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又有衙役来报,说京城送来的药材到了。
这批药材来得很及时,袁沛初派了衙役去通知梁太守,将药材安排入了库,这些药材要怎么用,要等医官来确认。
第三天。
皇帝召集三省官员,商议修改律法之事。
中书,门下两省尚书侍郎都极力反对,只有尚书省尚书赵正雍默不作声。他不是支持这项律法,而是已经有两省都反对了,他要给皇帝留点面子。
商贾自古便是末等民,律法若一修改,以后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与他们一样的士族。本来是任他们压榨的末等民,以后说不定就会成为和他们平起平坐的士族,这是这些官员不能接受的。
大政殿内。
嘉定沉着脸看着殿内吵翻天的三省官员,这个说不符合祖制,那个说不符合礼法。
嘉定一拍桌子,怒吼道:“谁反对,谁就负责将国库的亏空填满!”
此言一出,殿内鸦雀无声。国库何以空虚至此,大家心里都有点数。这么几百万两银子的亏空,谁敢站出来说他能填?终于将修改律法扯到了银子上,大家都沉默下来。仔细想想,若是这项律法真的能带来那么大利益,那好像修改修改也没什么。
律法顺利地修改了,新律一出,天下儒生立即就炸了。新律修改的是祖宗定下的祖制,一时间,各地的文士组织了各种集会,写文章声讨、反对新律。但是并无作用,新律至嘉定二十年元月便会开始天下施行。
李晃第二天就收到了嘉定的回信,她看完内容,笑了笑,皇上果然同意了。这几天几乎城里所有的商贾都来捐了至少一个名额,一共九百多户,捐银一共二十万余两。
等灾区的一众事宜都处理完毕,李晃跟着李睿踏上归程时,已经是八月十三,只有两天便是中秋。
☆、约见
去的时候轻车简从,回来一行人却浩浩荡荡,一百骑抽调的府兵前后压阵。不因别的,车队中有五车银子。二十余万两银子,光重量就达一万余斤。
为安全起见,没有赶夜路,等李晃等人到达京城时,已是八月十五,下午未时末才进了城门。
京城内四处张灯结彩,益州灾情完全没有影响到城里的百姓过中秋佳节。李晃后面也跟着李睿去过灾区,那惨烈的景象,李晃平生不想再看第二次。再次回到繁华的京城,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让李晃感觉像置身梦中般。
李晃跟着李睿进了宫门。
高耸的银灰色宫墙依旧壮丽肃穆,这条宫道,李晃不知走了多少回。李晃静静地骑着马往前走,这次却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李晃随马车停在文昌门前,等待皇上的旨意。李睿先行进去面圣。
李睿进了御书房,跪下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嘉定站起身,走过来将他拉了起来。嘉定看着明显消瘦很多的李睿,拍了拍他的手说道:“太子辛苦了。”
李睿沉声说道:“这是儿臣的责任,儿臣不敢谈辛苦。”
嘉定点点头,问起李晃来,“晃儿呢?”
李晃答道:“儿臣与晃儿在益州收到捐银共二十余万两,现在晃儿随拉银的马车一起在文昌门外听候父皇的旨意。”
嘉定面带惊讶,李晃只在信中说率先在益州开始施行,并没有提及收到了多少银子,没想到竟有二十万余两。
嘉定抚掌,连说了两句“好啊!好啊!”。南北两疆军营的军饷已经两月没发了,再拖欠,怕是会引起异变。这二十万两银子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嘉定当即就下旨,命户部官员前去接收银子。
李晃这会儿正半躺在马车上,百无聊赖地晒着太阳闭目养神。突然她就感觉阳光好像被挡住了,睁开眼一看,是苏祁。
苏祁见她睁眼,笑了笑说道:“宁乐王真是悠闲,下官以为王爷睡着了呢。”说完想起来还没给她行礼,又对着她拱手一拜。
李晃坐直了身体,摆摆手让他起来。
“苏大人是来接收银子的?”李晃问道。
苏祁笑道:“是,下官奉旨前来跟王爷接交银子。”
李晃站起身来,钻进马车,提了一个大布包出来,扔给苏祁,“账本都在这了,”说着又指了指拉银的马车,“银子都在这了,你办事本王放心,就都交给你了,本王这就回府了。”
苏祁接过布包,本来想说这样不妥,但看着面上带着掩不住的疲惫的李晃,话就吞了下去,说道:“王爷放心,下官一定办妥。”
李晃点点头,翻身上马,出宫去了。
苏祁看着李晃远去的背影,心里竟不知是什么滋味。
怀里沉甸甸地的账本拉回了他的思绪,苏祁转身对驾车的士兵下令道:“去户部。”
一刻钟后,李晃到了王府。
看门的小厮见到她,激动地大喊:“王爷回来了!”接着一个小厮一溜烟跑进府里报信去了。
李晃笑了笑,将缰绳扔给另一个迎上来的小厮,抬脚快步进了府。
刚走到正院门口,就迎面碰上了匆匆来接她的王妃。
一见到李晃,王妃就掉下泪来,李晃连忙上前将她母亲搂住。
“母亲,您别哭,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李晃接过立春递过来的手帕,替她母亲擦着眼泪。
王妃哭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地抱着李晃。李晃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离开过她一天,这次一走就是半个月,王妃都快思念成疾。
王妃好不容易缓过来,见李晃一身疲惫,又是心疼不已。忙说道:“晃儿先回院子去换身衣裳。”
李晃确实一身风尘仆仆,就应了。李晃沐浴的时候,王妃就坐在她房里等她。等了好久都不见李晃出来,忙进了浴房,就见李晃趴在桶沿上,已经睡着了。
王妃眼眶又红了,这是得累成什么样,才会沐着浴就睡着了。王妃怕李晃这样睡会着了风寒,将她叫醒,柔声说道:“晃儿,起来去床上睡。”
李晃醒过神来,笑笑:“热水泡着太舒服了。”看她母亲又出去了,就站起身来,擦干了身体,穿了衣服。
城内都是一派张灯结彩,欢度中秋的景象。王府里却静悄悄的,一早全福就已经将赏银发给了下人。随意用过晚膳后,李晃陪着王妃说了会话,王妃见她强撑着精神,就催她回院休息。李晃也感觉自己实在是精神不济了,就告退回了院子。
接下来的几天,李晃除了被宣进宫一次,其余时间都没有出门,一直在府里陪她母亲。
秋试越来越近,京城里涌进了大批赶考的秀才。这天李晃收拾整齐,准备出门逛逛。
李晃出了府门,想起来自己很久没有见过程生了,独自骑着马就往西市去了,全顺被她留在了府里。
京城商业很是发达,每条街道两边都摆满了小摊,卖着各式各样的商品。街上人很多,李晃策马走得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