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晃笑了笑,“也好。”
两人到了书房,李晃吩咐看门的小厮去将全福寻来。
程生跟在她后面进了书房,书房有些空,没有多少书籍,这里只是李晃平时处理事务的地方。
李晃示意程生坐下后,就走到书案前,取了几张白宣纸。
“王爷打算怎么定工钱呢?”程生问道。
李晃沉吟片刻,“一两银子一件?”
程生惊讶地挑了挑眉,“王爷这样给的话,光缝制就要十万两银子。”
李晃蹙了蹙眉,其实她对底层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怎么了解,平时出门也是全顺跟在后面付银子。
“那依你之见呢?”李晃看着程生问道。
“以前戏园偶尔会请短工帮忙,好像一天也不过十几文。一件棉袍应该两天能做完..吧,定五十文一件如何?”程生说道。
李晃点点头,“就这么定吧。”
☆、李晃发怒
两人正说话间,全福进来了。
“王爷。”
“府里现在还有多少银子?”李晃问道。
“大概有两万多两现银。”全福回道。
李晃点点头,“你明天一早就跑一趟,给今天下贴的四家每家送两千两。另外明天何马两家会送布料过来,你让人搬到合适的空院子去。明天卯时派人去将告示张贴到城内各处,招人来王府来做衣服。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来,有人来的话,你带着程先生先发布料给她们,让她们先做。没有的话,先让府里的丫鬟们先做着。吩咐府里的侍卫都警醒一点。”李晃一口气交代道。
全福应下,李晃又说道:“你去找几个人会写字的小厮到书房来。”
李晃两人先写了几张,等几个小厮进来,全福取了纸笔给他们,吩咐照着李晃他们写好的写。
看小厮们都写得不错,李晃两人就出了书房。
夜幕漆黑,王府四处都挂上了大红灯笼。
程生略后半步跟着李晃,送她至分隔前后院的垂花门处。
李晃停下来,转身抱歉的看着程生,“湛青,最近事情都挤到一起,寻找账本的事,等这些事完我再派人去查好吗?”
程生笑了笑,“不碍事的,我都已经等了十六年,不在意多等等。”
李晃也笑了笑,“那我就先回去了。”
程生点点头,李晃转身进门去了。
程生看着李晃的身影消失在门后,站在原地愣了一会儿,才转身回了竹安院。
第二天寅时末,李晃就出了府,坐着马车到了户部的官邸。到了户部,大约卯时一刻。天还没有亮,下了马车,全顺走在前面给她打着灯笼。
官邸的大门还是闭着的,大门前挂着的大红灯笼,烛光忽闪。
全顺上前拍门,一个门房打开了门。
见门口站着两个不认识的人,问道:“你们是谁?这里是户部,闲杂人等扰乱要挨板子的。”
全顺手掌对着李晃,说道:“这位是宁乐王爷。”
门房连忙跪下行礼。
“你可知道官员办公之地在哪里?带我们过去。”李晃说道。
门房点点头,“小的知道。”
李晃示意他带路,门房半躬着身在前面引路。
一路还遇到几波侍卫,停下来盘问他们。李晃没有丝毫不悦,户部掌管着国库,禁卫自然要深严一点。
门房引了李晃到办公的厅堂,但里面还是黑漆漆的,还没有人来。没有钥匙,两人也进不去。李晃让门房先回去了。
大兴官员制度是早上卯时初点卯。这会都卯时一刻了,却还没有官员来应卯。
李晃的脸倏地沉了下来。
两人在门外站着又等了一刻,还是没有官员来。
全顺看着脸色阴沉的李晃,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爷,不若我们回马车上等?马车上暖和一点。”
李晃没有应声。
全顺不敢再说话,陪着李晃在门外站了大半个时辰。
快到卯时末,天已经半亮了,才有个官员慢悠悠地往他们这边踱着步过来。
连早朝都没资格上,这是个小官。
见到有两个陌生人站在前面,来人脸色一变,喝问道:“你们是何人?竟敢私闯户部!”
李晃拳头捏得咔咔直响,她已经快压不住怒气了。李晃深深地吐了一口气,转过身,一步步地朝来人走过去。
“大兴官制是几时点卯?”李晃冷冷的喝问道。
来人显然被她的气势吓住了,定在原地,一动不敢动。
“说!几时点卯?!”李晃厉声再次喝问。
“卯..卯时初。”来人战战兢兢地回道。
“卯时初?很好,现在是几时?”李晃缓了声音问道。
来人显然心虚,“卯时..末。”
李晃没有再逼近他,平静地转身走回门边,“愣什么?打开!”
官员唯唯诺诺地上前打开了门,连李晃身份都忘了问。
李晃抬脚走进去,那官员又赶忙去点蜡烛。
厅堂很大,四处都是案几,上面摆着一些册子。
全顺给李晃搬来一张椅子,李晃坐下,也不开腔,沉着脸等着其他官员来。
一旁站着的官员也不敢开腔,他心里隐隐有种感觉,他眼前的这年轻人绝对是位高权重之人,浑身都带着一股强大的气场。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才有官员陆续谈着笑走进厅来。
进厅就看到两个陌生人,有几个官员都出声喝问道:“尔等何人?竟敢擅闯户部?”
李晃却不理他们,转头问第一个官员,“人都来齐了吗?”
那官员低头说道:“还有五六人。”
其他官员见情况不对,都不敢再开口说话。
又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官员们才来齐。
李晃站起身来,众官员谨慎地看着她动作。
“各位想必都在好奇我的身份,我名李晃。敢问各位大人有印象吗?”
李晃,李晃?
反应过来的官员扑通一下跪下去,“下官见过王爷。”
李晃看着厅内跪着的十几个官员,继续说道:“想必是各位大人没接到圣旨吧,不知道本王今天会过来对吗?”
地上的官员都不敢吭声,他们自然接到了圣上的口谕,但是这么多年来都是这个点才来应卯,大家都习惯了,再说谁也没有想到她会来这么早啊!
李晃走到一个官员面前,俯身问道:“这位大人,你来说说,我大兴官制规定应卯不到的会如何?”
被点到的官员冒着冷汗,低声说道:“对于应卯不到的官员,处以二十杖。”
李晃笑了笑,“很好。”
说着转头对全顺说道:“你到外面去借几个不当值的侍卫,让他们带着棒子过来。”
地上跪着的官员面面相觑,这宁乐王不会是来真的吧?
半刻钟后,四个侍卫手里拿着棍子,跟在全顺后面进来了。
李晃看着他们说道:“借几位过来,是想请几位帮本王一个帮。”李晃说着指着地上跪着的一众官员说道:“这些大人们知法犯法,应卯不到,一人二十杖,麻烦诸位替本王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