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王爷与男戏子(73)

全福让人抬着半箱铜钱,几乎与杜如晦同时到了府门。

全福一件杜如晦就拱手恭喜道:“恭喜公子高中!”

杜如晦看着那半箱铜钱,心里止不住地感动,拱手回礼道:“全是托王爷的福。”

全福笑了笑,“也是公子才高八斗。”

两人客气了几句,就出了王府门,门外的报喜人见里面有人走出来,看着杜如晦浑身的书生气度,就猜测这可能就是正主。敲起锣鼓,大声贺喜道:“恭喜公子高中第二名!”

杜如晦客气地朝众人拱拱手,“多谢各位。”全福又命小厮将铜钱撒出去。

杜如晦见到李晃的时候,她还在正堂里。

小厮进来通报,李晃收拾了一下桌上的书册,请了杜如晦进来。

看着杜如晦走进堂来,李晃朝他笑了笑,“恭喜杜公子高中。”

杜如晦郑重地对着李晃一揖到底,“学生多谢王爷!”

李晃快步走过来,伸手将杜如晦扶了起来,“杜公子不必客气,我不过是锦上添花,杜公子高中全凭真才实学。”

杜如晦直起身来,这么近看,他惊觉李晃面色似憔悴不少。

杜如晦听说了王府兴师动众寻人的事,但并不知道是何事。

“王爷可是身体不适?”杜如晦问道。

李晃摇了摇头,“杜公子近期事情怕会很多,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和全福说。”

杜如晦又是一揖,“多谢王爷。”杜如晦现在差不多可以算是李晃阵营的人,他也视李晃为伯乐,不再跟她客气。

☆、动作

朝廷里最近发生了件大事。

御史中丞王正安突然在早朝上,上呈了一些官员贪空国库,以及其他买卖官职的证据,涉及的官员有户部侍郎徐昌允,吏部侍郎孙志学,光禄大夫赵智渊,黄门侍郎周兹尧,尚书右仆射典古等三十几个官员。几乎一半以上的官员涉及贪污国库,而且金额巨大。

牵扯的官员之多,涉及的案件之广,震惊朝野。

皇上震怒,命太子亲自缉查。

证据确凿,涉及到的官员当廷就被端了乌纱帽,直接押送至大理寺,入了邢狱。

几乎各个阵营的人都有,有的官员受不了刑房里的酷刑,供出了其他官员。京城全面禁严,一旦有官员被供出,羽林军立马上门抓捕下狱,证据确凿抄家后,流放的流放,砍头的砍头。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这股腥风血雨直刮至将至年关。

被波及到的中书省尚书谭信被贬至益州,门下省郭开信也被贬至兖州去了。三大省只余尚书省尚书赵正雍表面上没有受到影响。

经过了这次大换血,朝廷官职空虚。一应候补的官员蠢蠢欲动,欲上下活动关系,让自己补了缺。

但这个风口浪尖上,谁都不敢顶风作案。

谁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出过事,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爆出来这么多罪证,而且账本藏银去处都查得一应俱全。抄家追回来的脏银足有两百余万两之巨。

有的地方官员被擢升上来,如益州太守梁斌鸿因赈灾有功,被擢升至吏部尚书,直接从正四品擢升至从二品,连升三级。

苏祁也在徐昌允下台后擢升至户部尚书。

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不知道,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是谁。

宁乐王府。

李晃静静地听着卫七汇报案情进展。

“赵正雍做事十分谨慎,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致命的把柄。”

李晃冷笑道:“先留着他,那些事还不足以让他伤筋动骨,让他再蹦跶几天。”

卫七等近一个月忙得脚不着地。很多罪证是很早就掌握了,一些则是这一月才收集到的。本来李晃想留着等新律推行的时候,再将他们一网打尽。但现在,她等不了了。

这么多年嘉定没有狠心收拾过这些官员,导致他们胆越来越大,罪证也不当回事清理干净。给卫七等人行事提供了便宜。

卫七犹豫片刻说道:“主子,各地探子传信回来,还是没有程先生的消息。”

李晃往后一躺,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

卫七一言不发,等着她下令。

“让他们继续探,程生他一定还活着。”片刻后,李晃睁眼,坚定地说道。

卫七领命下去了。

李晃静坐良久,站起身来,出了房。

看着天上的一轮圆月,李晃惊觉已经到了冬月十五,距离年关不过十来天了。

地上盖了层厚雪,李晃踩着雪,慢慢地走到了竹安院。

李晃推开院门,院里覆着一层厚雪,院角的竹林里偶尔传来雪团漱漱落下的声音。

脚踩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衬得这雪夜格外寂静。

李晃走到中庭处停下,骤然往后倒去。

李晃躺在雪上,看着夜空。

她仿佛看到了那盏大红天灯在夜空上飘摇而上。

“晃儿!”

似乎听到了程生在叫她。

李晃猛然起身,环顾四周。

没有人。白雪映得庭下都有了光影,房门紧闭。李晃已经很久没有走进去过了。

李晃站起身来,身上披着的白裘沾了雪,李晃却没有管它,只是静静地立着,看着院角的那片竹林。

李晃想,程生必然也曾这样静静地看着那片竹林。

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良久,李晃走出了竹安院,‘吱呀’一声将院门又关上了。

☆、除夕

杜如晦欲回乡过年。

临行来跟李晃辞行。

杜如晦虽然住在王府,但李晃一直很忙,很少见他。

杜如晦来的时候,李晃正在书房处理事务。杜如晦还是穿着简单的素布长衫,可能因为王府的饮食好了,原本消瘦的脸颊也丰润起来,也是个丰神俊逸的书生模样。

杜如晦进了书房,见了李晃作揖道:“学生见过王爷!”

李晃看着他单薄的衣裳皱了皱眉。复又笑了笑,说道:“你要回乡的事,我听全福说了。以前听你说过,你家里还有母亲,我让人给你母亲准备了两套冬衣,你带回去代我送给你母亲吧。”

杜如晦直起身来,看着微笑着的李晃年轻的面庞,心里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李晃对他的恩情,已经不是简单一句知遇之恩了。

杜如晦一揖到底,哽咽道:“学生何德何能,竟得王爷如此善待。”

李晃摆摆手,站起身来,看着杜如晦说道:“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杜公子有高才,我自然要为皇上善待贤才。只是我先恳请杜公子一事,杜公子往后若是得势,必要以百姓为己任,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杜如晦看着脸上还带着些青涩的李晃,李晃的胸襟让他自愧弗如。多少年后,彼时已经位及人臣的杜如晦都还记得今天李晃跟他说的这番话。他身边多少寒门学子得势后,就被权势所左右,一步步忘却初心。而李晃的这番话,一直警示着他,让他在后面的人生里砥砺前行。

上一篇: 女配上位攻略 下一篇: 七十年代甜蜜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