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286)+番外

以上这些十几年如一日的前期工作终于还是有成效的,至少贾政在听到宝玉的提议之后,没有觉得嫡次子是拿钱来羞辱自己,而是开始考虑这个儿子是不是真的担不起这么大的事儿,得自己出马。

又有宝玉眼珠子一转好好劝说了贾政,说这是家中生计,咱们并没有与民争利、也没有违法乱纪,谁家没有一点子的产业呢?

一旁的贾珠也在帮宝玉敲边鼓,然后贾政就心动了……

“再说了,老爷主持过太子殿下从前住过的郡王府和现如今住着的东宫修建事宜,统筹、管账、驭下自有一套,儿子要向老爷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末了,宝玉以惯常的拍马为结尾。

终于,贾政答应掌管一试。

…………………………

没错,宝玉才不要傻得把自己当做老黄牛使,然后叫家里人(特指便宜爹)坐享其成。须知道,有时候,一个人太能干了,往往会叫他周围的人产生惰性和依赖,从而更加不愿意动脑子和体力,平白苦了能干人。

至于说贾政管着十三香和葡萄酒会不会中饱私囊?

首先,他的脾性就是死要面子的那种,把名声看得比钱重要;

其次,现在整个荣国府的门楣等于说是贾政担着的,要花钱,账房直接领用,何必辛辛苦苦去冒着风险做假账?

然后宝玉就乐呵呵地把十三香方子的译版交给了贾政和贾珠。

这父子俩看着简简单单十三种原料,每每配比不同就能调出不同的口味,顿时觉得神奇。

当然,他们今个儿晚间吃饭,也尝过了十三香螃蟹、十三香油爆虾和十三香藕片。

都知道,其中滋味果真是前所未有的!从而对大房的葡萄酒方子更加好奇了。

贾政其实不无遗憾的:这十三香,卖得再贵,也不如葡萄酒啊!

遂他斟酌着用词问宝玉:“咱们剩下的方子里头,有酿酒的么?”

宝玉点点头:“有,可惜是粮食酒,现在拿出来,恐怕……”

贾政和贾珠了然地点点头:粮食酒啊,确实不好办。罢了罢了,还是专心搞好十三香吧。

…………………………

第二天傍晚,薛蟠带着家中几名老掌柜来了荣国府东边院子,正式敲定了十三香的合作事宜。

再接着,京城中人发现,状元楼多了一道菜,叫十三香螃蟹。

听着就是个怪名字,但是也有人点了尝尝。

这一尝,就了不得了。

跑堂的端着十三香螃蟹上来,从后厨一路走到客人桌子跟前,吸引了客人目光无数:香!实在是香!莫怪乎叫十三香!

等到第一个点了十三香螃蟹的人用筷子夹起半边蟹,咔嚓一口咬下去的时候,整个状元楼一楼大厅的人都盯着这吃客呢,把他瞧得怪不好意思的。

但是众人的眼神明明白白就写着:味道如何?

那吃客一口酥脆的外壳加醇厚的蟹黄下肚,伸手比了一个大拇指,连话也不愿意多说,就张嘴咬第二口。

“伙计,这儿来一份。”

“来,给我上一份十三香螃蟹。”

“这边要两份,快点儿啊!”

……

状元楼的十三香螃蟹卖疯啦!据吃过的人说,从来没有尝到过这么咸鲜可口又下酒的佳肴!

别的酒楼坐不住啦:状元楼哪里来的秘方菜,我这边跑堂的都被客人问了千百遍了,再回答没有十三香螃蟹,咱们店铺都得关门啦!!!

…………………………

荣国府大房。

贾琏夸兴儿:“你妹夫那天演得可真不错,那眼神、那表情,到位!我看了都想吃十三香螃蟹。”

兴儿哈哈一笑:“回二爷的话,这么好吃的东西,哪里需要演?他还同我说,下次再有这样的好事不要忘记再找他。这个傻帽!”

贾琏磕磕扇子:“记他一功,给他送一瓶十三香粉去,爱吃啥叫你妹妹给他做。”

兴儿连忙替妹夫谢恩。

再接下来,往来贩水产的客商发现:今年秋天,京城蟹贵啊!疯长价还是供不应求啊!大家快把螃蟹运过来卖啊!晚了要是跌价就叫人肉疼啦!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141章

十三香螃蟹一应的炒作都是贾琏操作的, 真真是叫薛蟠大开眼界, 原来,买卖还可以这么做:又是找托儿、又是编顺口溜、又是宣传其能排湿气寒气的功效等等……只差没说吃了十三香,夜夜做新郎了。

贾琏对薛蟠说:“你懂什么,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佐料本就不比其他那么好宣传, 要是不使一点小手段, 难道要宝玉上街去吆喝么?”

薛蟠想到宝玉顶着自己羡慕不已不必涂粉也白皙透亮的小脸蛋对他同僚下属说起十三香的好, 顿时就有点想笑:可不知这样,表弟好不容易洗刷掉胭脂二郎的名头, 又变成了十三香二郎,会不会气坏喽?

待到京城蟹价高居不下之时, 贾琏又适时地推广出油爆虾、十三香大扇贝、十三香海蛎子, 乃至一些素食的十三香藕片、韭菜、豆腐等等。状元楼日日爆满, 都是想知道十三香的菜品到底有多好吃的好奇人士。

有那聪明的商家终于从这一系列的名字中捉捕到了关键字:十三香!

这十三香到底是何物?听着大约就是十三种香料吧?

也不是没有嘴巴刁钻的,能把调味吃出个七七八八,但是拿捏不好配比的他们,做出来的口味却相差甚远矣。

好在贾琏也没让他们等多久, 不多时日,就正式开售十三香,装在陶土瓶子里,卖相颇为粗犷, 定价一百个大钱,也还算合理。

盖是因为一小瓶子的十三香足足可以用于烤两只羊,能吃得起两只羊的人, 根本不在意区区百来个大钱——至于没钱的人,也不会想着买除盐之外的佐料,纯粹就是浪费!

原本薛蟠还想着定位高端,提议用描金添釉的瓷瓶或者五彩琉璃瓶呢,被宝玉听了,笑着说了一声买椟还珠。

呆霸王不知道买毒还猪是什么意思,但是看表弟那也不像是赞同的笑,遂熄了好好包装十三香的年头,转而在心里嘀咕:“等着吧,等到腊月里,葡萄酒出来了,到时候我一定要用琉璃瓶子装!”是了,届时销售葡萄酒事宜是薛蟠负责的。

…………………………

“蟠儿下次若是送采买账本来,大可不必亲自跑这一趟,叫你身边的小厮送来也是一样的。”贾政看着账本,皱皱眉说,“不过这记账之人……”

薛蟠不自在地挠了挠头:“这不是第一回么,我来听听姨丈有什么教诲。这账是我亲自记哒,我娘还夸我用功呢。”得,前半句话一听就不是薛蟠能说出来的,估计少不了薛姨妈和薛宝钗在他背后苦口婆心。而后半句,作为南边长大的薛蟠还是不习惯像京城人一样把娘喊作太太,便是这个称谓,叫贾政又暗暗皱眉。

至于教诲……贾政能有什么教诲?

咱们这位正经的二老爷每每见到薛家小子的时候,都万分庆幸当年老祖宗给自己聘的是王家的大姑娘,生出来的孩子都不差——薛家主没去世的时候贾政也见过,并不是不着三五的人,那么薛蟠如今蠢笨如猪,自然就是王家二姑娘,即如今的薛姨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