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惜春到了荣庆堂的时候,老祖宗那儿自有脚程快的婆子来知会过了, 现在老祖宗正带着丫鬟们七手八脚地收拾老参、灵芝这些大补药材往东边赶呢。
贾母见惜春了,也只是匆匆问了一句, 得知惜春要替黛玉念念经,贾母拍了拍四丫头的手背:“你是个有心的。”
惜春面色如常, 并未有不好意思,目送老祖宗等人一窝蜂地往东边去,就自往礼佛的小佛堂走去了。
倒是叫剩下那些贾母院子里的人生出几分别样心思:这三姑娘一出嫁,四姑娘可就越发显出挑了。从前,可没这么会做人, 也没得老祖宗特意褒奖呢!看来日后对四姑娘,也不可因为对方不是荣国府的姑娘而怠慢了去。
不过这些也是日后的事了,现如今,有眼睛的人都知道,老祖宗一颗心可是扑在宝二奶奶身上的,荣庆堂的软轿立马就来了,抬着老祖宗往宝二爷院子去。
当贾母到的时候,王氏、李纨、王熙凤都已经在了,紧随贾母之后的是同样住在西边的邢氏。
要么说宝二爷院子里的人规矩是最好的呢,在钱嬷嬷和王嬷嬷两位井井有条的安排之下,就连最快赶来的李纨都觉得自己无用武之地:
产房是早早就准备好的,每天都换干净的被褥,现在更是铺上上午刚煮开暴晒过的细棉布了;
热水是十二个时辰不间断有的,现在只需要把灶头烧的旺一点,多烧点水就是了;
产婆在的、奶嬷嬷在的、就连外院的冯大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
院子里的丫鬟婆子有条不紊地,该端水端水、该送纱布的送纱布、甚至三月还能站出来招呼老太太等人坐下。
看在李纨眼里,她只觉得自己往日是小看了黛玉这个妯娌,原来对方不声不响不爱沾琐事,却能够把自己院子整治得如此清净。
李纨是到得最早的,故而几乎每一个人赶来之后,她都要站出来讲一遍黛玉如今的情况。
【刚刚发动罢了,要真等生出来,还不知道需要几个时辰呢。】最迟赶来的邢氏被贾母瞟了一眼,有些心虚,但是很快又给自己找了借口,觉得是老祖宗偏心太过、关心则乱了。
…………………………
而一开始破了羊水就被几个力气大的丫鬟婆子扶着进了产房的黛玉起初还有些发懵呢,只是腿上一湿而已,这就是要生了么?
怀胎十月,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她身体的一部分,再加上小时后吃过大保丹、青春期的时候吃过固阴丹,黛玉的身体素质实则是不错的,整个孕期都几乎没有被孩子折腾。
因此,黛玉对于生孩子的痛苦,实在是缺乏了体会和心理准备。当阵痛开始的时候,她忍不住就呻/吟出了声儿。
这产婆,手里接生过的婴儿不说五百,也有两三百个了,对此是见怪不怪,笑眯眯地对黛玉说:“二奶奶且先留点力气,现在就喊了,待会儿宫口开了,可要没力气了。”
这听在黛玉耳朵里,无意识一个惊雷:已经这么痛了,还不许我喊?还说待会儿会更痛?
喊是不敢喊了,不过水做的小娘子眼眶一红,骨碌碌滚出几大滴泪水,比那些直接大声嚷嚷要死要活的粗鄙产妇又美了百倍。
产婆在心里咂摸了一下:【怪道这府里的二爷真心疼二奶奶呢,这样玉做的人儿,要我我也心疼。】
既收了荣国府丰厚的钱财,又得过宝二爷许诺接生之后有赏,还因为黛玉这样的相貌,最是叫人心疼,稳婆便在她接生生涯中,头一次温声细语地对产妇说:“二奶奶也莫要慌,这痛啊,是一阵一阵的,咱们待会儿吃点东西,这样才更有力气,老婆子摸过了,小公子秀气,二奶奶在生他的时候必不是吃什么苦头的。”
果然,稳婆才说完,黛玉觉得方才腹中那一阵抽痛就缓解了许多,一月连忙给二奶奶擦汗,钱嬷嬷则吩咐紫鹃:“去叫小厨房做点好克化的东西来。银耳粥是不是还炖着呢?”
谁料黛玉却细声细气地说了一句:“钱嬷嬷,我现在想吃点咸口的。”
于是钱嬷嬷立即改了口:“吊着的老母鸡汤还有的,下一碗鸡汤面,把油撇干净点儿。”
一旁的王嬷嬷想搭把手来着,可是哪儿哪儿都轮不到她插手,于是她只能耷拉着眼皮,站在钱嬷嬷身边。
稳婆点点头:“哎,有想吃的就对了,吃饱了,才好使力气!”
…………………………
产房外头,当黛玉第一声呼痛声响起的时候,守着的贾母当即心肝儿都颤了。
说起来,贾母自己生了仨,下头儿媳妇、孙媳妇生的就更多了,没有哪一次,比得上今天叫这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家焦心了——即便是当年亲女儿贾敏远在江苏生孩子,最后送了个信儿回来,毕竟也不是当场经历的,贾母只是事前事后替女儿担心了几分罢了。
“玉儿?玉儿?”老祖宗叫鸳鸯和琥珀扶着,从椅子上站起来,往前走了几步,想要听清楚心肝宝贝到底如何了。
然后就见紫鹃脚步匆匆地出来,吩咐外头候着的四月去小厨房要一碗鸡汤面来,这才转头对贾母说:“老祖宗放心,我们奶奶情况挺好的,就是想吃点汤面。”
“是,是,是该吃点,不吃饱了没力气。”贾母连连点头,然后对鸳鸯说:“参呢?把我准备好的老参片带来了么?”贾母的老参都是宝玉给的,老人家哪里不知道呢,这好东西宝玉自然是还有的,只是终究心神有些慌乱,一时间想不起这一茬了。
一旁的冯大夫看不下去了:【宝二奶奶虽然看着瘦弱了点,可是身子骨却不虚,这才刚刚发动,哪里就需要用老参了。】
好歹贾母是个听人劝的,被冯大夫和王熙凤等人劝住了,立时不再关心则乱地瞎指挥了。
王氏和邢氏不经意地对上了一眼,又立马分开,不过两个做儿媳的心里都觉得不太舒服:不过是小辈生孩子罢了,这么劳师动众的。
这对老冤家妯娌,倒是难得一致地在心里头犯酸了。
邢氏只做哑巴,看看自己的手指头。
王氏却在鸡汤面送进产房,产房里好一会儿没声响之后,柔声劝贾母先回荣庆堂,说这儿有自己守着,一有消息立马会叫彩云送去的。
贾母充耳不闻,只当没听见二儿媳说的话,叫王氏好生尴尬,好在不多时,彩云来替王氏解了围——五姑娘许久未见到二太太,又开始哇哇大哭了。
王氏的心里是松了一口气的,于是她摆出犹豫的神色来同老祖宗说此事。
老祖宗虽然这把年纪已经爱怎么活怎么活,想做什么事别人也完全劝不住,不过总归还没把心偏到肚脐眼,于是对王氏说:“你先回去,五丫头那里少不了你。”又对邢氏说:“老大那里也缺不了你。”
贾母一下子把两个儿媳妇都轰走了,自己却不肯再动一步,牢牢地坐在产房外小厅的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