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483)+番外

十月初的时候,京城第一条南北贯通的水泥路竣工,有识字的人便发现了,十字路口位置较佳的店铺,赫然打出了葡萄酒的招牌。再一问,果然正式营业之后会有定量的葡萄酒出售,一时间,京中那些好杯中物的人都要疯狂了。

更叫众人疯狂的是,葡萄酒店铺外还挂了招牌——招经销商!

经销商是什么?早在香皂远销大明四面八方的时候,商人们就知道了,后来的十三香又重复了这商业模式一次,今次轮到葡萄酒,这消息出来,各大有实力的商人比酒鬼们更激动,天天派着心腹在葡萄酒店附近打转,又天天给薛宅投帖子——他们都晓得,这葡萄酒买卖,虽是荣国府古方,但是人家勋贵是不沾生意的,要谈买卖,还是得在找薛家。

其中如何甄选竞标,宝玉是一点都没管,就算后来有人往他这边递话,透露出薛蟠徇私照顾他们薛家人云云的意思,宝玉也是充耳不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莫说薛蟠的心眼儿还远不足以让他知道怎么操作才能成功徇私;就算他真有这个心眼了,那也不会因为区区葡萄酒,就搞砸了与荣国府之间的关系。

再说了,背后的贾琏是吃素的么?

宝玉都不管这些,就算同样有人与贾政和贾珠说,贾政最是不耐烦这些事情,在他看来,这样市侩简直就不是读书人该碰的,在他面前提这些,只能得他黑脸以对;而贾珠无辜地笑笑,只说自己不通庶务,并不清楚这些。

最后,共有八家拿下葡萄酒的经销权,其中果然有被提点过之后,做了充分准备的薛蝌。

倒是另有两家值得一提,一个是醇亲王府的人,一个是北静王府的人。

薛蟠不知道其中利害,贾琏是清楚的,这两人是王府放在外头行商赚钱的幌子,稍加打听便能得知。故而贾琏还特意与宝玉知会了一声,宝玉只说:“醇亲王那边,既然还是用摆在外头的棋子来,那咱们就只作不知,不必给他特别的优待;至于北静王府……有什么问题么?”

贾琏哑口无言:【有什么问题么?那不是当年水溶还曾经对你有过不该有的心思么。我还以为你会憎恶这人呢……】

看着宝玉清明的眼神,贾琏顿时什么话都没有了:【行了行了,这就是格局吧,这就是眼界吧?所以宝玉才能年纪轻轻就是正二品,而我只能打着算盘沾沾自喜地赚着几千几万两的银钱?算了,我心眼儿小,还是更爱赚钱。】

一切都没问题之后,这八家经销商,与薛蟠这边全权代理的葡萄酒店签订了契约,其中权利与义务叙述详尽,竟然是臻至完美无缺的,后来这份契约渐渐成了一些同样模仿经销商模式的商人专用的范本。

除此之外,京城中人已经沉浸在除夕将至的欢乐气氛中了,甚至于不少人开始期待,今年因为水泥的出现,城中气象焕然一新,待到上元节的时候,花灯盏盏,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哦,听说还有上元节联欢会呢,是京兆府牵头、教坊司出节目、户部提供物力、工部提供人力、京城内步兵衙门提供安保服务……联合举办的第一次大型文艺演出呢!票是早就售卖一空了,商家们都抢着做赞助商,尤其是可冠名的那种,再加上来年年初朝廷要重新甄选皇商资格,现在的四大皇商都挥舞着银票想要展示自己的实力呢。

………………………………

而千里之外的哈密。

今年榷场一应事体都上了正轨,尝到榷场交易好处的商人是越来越多,纵然已经是腊月了,也不乏还有想要再赚一笔的人留在哈密,不回家过年了。

这些行商凑在一起,大冬天的,窝在砌了火炕的炕上,暖烘烘地喝一杯浊酒,吃上几口羊肉,日子美滋滋赛神仙——就是如果能够多点蔬菜就好了,毕竟天天吃肉,容易上火,那啥不通畅。

应市场需求而生的,则是在从林大人身边的兵老爷那里学会盘火炕的当地百姓,在屋里种几盆白菘、发一些豆芽,虽然终究是黄兮兮、瘦小小的,不过好歹也是个叶子菜,卖给行商,多赚两个钱!

如今哈密附近的百姓生活明显比早两年要好多了。

首先新来的林大人、郝大人废了拜牙时期的苛捐杂税,其次青天林大人带着官府上下官员一起把西域诸地走了个遍,根据每一地不同的情况,给出不同的发展政令。

是政令而不是建议,因为这年头的百姓民智未开,很多时候,与其好好地商量,还不如直接下令。

至少一次两次之后,他们知道了盘火炕能够抵御冬天的严寒、他们知道了精耕细作能够收获更多的粮食、他们知道了一些土地不适合农作物生产干脆改种牧草放牧牛羊……

当然,这其中,有些人家是没有地的。

就好像寡妇一样。

寡妇就是去年腊月走投无路,带着女儿去做活腌肉的那一位。

因为她做事仔细,又肯吃苦,很快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了其中一名小管事,手下带着二十个妇女。

从去年起,她就盼望着这儿的东家老爷长命百岁,今年更是虔诚,每每拜神的时候都替东家老爷祈福,保佑东家一家都长命百岁。

寡妇不知道怎样的祝福是东家老爷需要的,想来人家不缺钱吧,那还是长命百岁好了。

寡妇不知道,东家老爷要腌这么多的牛羊肉干什么,也不知道这么多白花花的盐巴是从哪里来的,反正不该问的就不问,只管埋头干活就是了。

这一年下来,寡妇人丰腴起来了,她的小女儿更是因为平素吃得有油水了,一下子长了一寸多。

当腊月初,上头大管事来挑人的时候,中等管事特意举荐了寡妇,因为她老实、能干。

然后寡妇就被挑走了,和一群老实能干的妇人一起。

每天上工的活计不是腌制牛羊肉了,而是——煮肉、装坛。

这可真香啊!

寡妇咽了咽口水,就算今年日子好过了,在上工的地方伙食也不错,终归是没这么大肉大肉地吃的。

现在看了一锅锅香喷喷的肉条,不只是寡妇,其余人也都纷纷咽唾沫。

不过寡妇牢牢记着昨个儿大管事三令五申说过的规矩:

手不能直接触碰吃食,更不允许私下偷偷尝了再放回去。

捞出来尝咸淡、生熟的肉块必须留在外头的碗里,筷子用过一次必须清洗晾干才能再次使用;

取肉的筷子、叉子,盛肉的容器,半点生水都不能有!

……

规矩很多,寡妇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她牢牢记住每一条,甚至在一同干活的一个妇女尝完一块肉,准备第二次伸筷子的时候,直接打断了对方。

然后,那个妇女被分下了灶台去烧火了。

众女工从这一次起知道了不按规矩做事的下场,她们心有余悸,但是也开始孤立寡妇了。

寡妇有些难过,但是她觉得自己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