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贾环和武安却没有心理准备,他们不知道:原来,原来,识字在这些军户们眼里,竟然是一件比上天还要难的事情。当这些大头兵们看到自己等人拿着纸笔挨个抄录‘面试’信息的时候,眼睛里放出的光芒,是如饥似渴、是羡艳万分。就连那个姜百户……
没错,姜百户也去面试了。
他因为和胡守备等三人毕竟有过一面之缘,所以态度比别个要放的开一些,再加上那天贾环后来痛骂一顿将军府护卫的事儿听在姜百户耳朵里之后,觉得这个将军大人的弟弟很合自己的脾气,于是他在回答完姓名、年龄、籍贯、从军年头、升迁经历、特长、是否识字等等的问题之后,在出去之前,特意问胡守备:“大人,这位小兄弟写着我名字的条子能不能给我一条?也好叫我这个大老粗多认识几个字。”
这是堂堂百户,尚且如此。
更不要提普通士兵了。
这两天,贾环和武安见识到了太多太多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大头兵们,他们满怀憧憬而来,当胡守备摇头的时候,整张脸的颓败之色叫人看着觉得不忍。
如果说,姜百户自嘲着开玩笑的话让贾环和武安只是心里升起一丝的优越感和受到了一丝的触动的话,那么,后来,一个一个垂头丧气出了胡守备军帐、甚至在武安去茅厕放水的时候试图走走他这条路子让胡守备网开一面的人不在少数,则是叫贾环和武安真正认识到,烧水泥这样的差事,在这些人看来,真的是一步登天改变命运的机会了。
武安晚上和贾环说起这事儿,贾环先是取笑对方说:“你还不是官身就有人来贿赂你了,你说那些人真没眼力界儿,咋不找我呢。”
武安捶了一拳回去:“人光知道你是宝二爷的弟弟了,等闲哪里敢往你面前凑?也只有我这个‘小陪练’,兴许会被半两一两的好处给打动了呢。”
“不过,那钱我可不敢收。”笑闹之后,武安又正色说,“你我只是来打下手的,要是这么眼皮子浅,那不是给宝二爷丢人么?再说了,那一个一个摸得锃光的大钱,我收下来,怕咬手。”穷当兵的,存几个钱,不容易。
贾环也正色了说:“是啊,这么看来,我原先那几分自怨自艾,被二哥逼着练武时候的怨言,竟全是不知好歹了……”说着,脸上有几分愧色。
武安点点头:“是了,我原先也是想左了去的,觉得宝二爷能做的事情无非就是仗着家世罢了……”
忽而,两人都住了嘴,瞪大眼睛看着对方:“你居然对二哥/二爷有怨言!”
又立马同时辩解:“那时候年轻不懂事,现在我自然是感激我二哥/宝二爷的。”
这么看来,贾环和武安能玩到一块儿去,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
轰轰烈烈的挑人还在进行中,次日,贾环和武安犹犹豫豫地去找了胡守备,说了自己二人的想法。
胡守备面露吃惊之色:“你们打算开课扫盲?”
“我们二人现在帮胡大人您打下手,发觉军中识字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您纵然是想从矮子里挑高个子,也着实有些为难,凭一时半刻问几句话决定了要哪个不要哪个,有些不够公允,我想着晚上的时候,开个扫盲班,教些百三千,若是连着学了三五天,能够不忘记前几日学到的字,那么岂不是说明孺子可教么?胡大人您也不必忧心挑出的人数不够了。因为先前我二哥在京中给禁卫军也开过扫盲班,成效不错……可不知这样做,会不会有什么不妥当?”
些许小事,又是好事,胡守备想了想:“我觉得,将军那边倒是没什么,不过你们可以去同裴副将知会一声,至于我这边,倒是没事,若你们真的忙起来,我去护卫里头找几个人来帮忙也是一样的。”
贾环和武安点点头,恰好出了军帐遇到姜百户,于是问明了裴副将现在没有什么要紧事务在忙,遂去求见裴副将。
裴副将见到此二人,听闻他们说明来意,一开始有些摸不准是这俩小伙子自己的主意,还是贾将军的意思。
贾环毕竟比武安经历得要多一些,连忙诚恳地解释这是自己和武安两个人的意思。
又有姜百户在旁边帮着敲边鼓,使眼色,裴副将少时便哈哈笑着说:“二位少年英才有这样的抱负是好事啊,姜百户,你你你那边弄个军帐出来,晚上的时候协助一下贾小兄弟和武小弟。”
姜百户愣了一下:【哈?我堂堂百户还忙着小麦套种棉花呢,原本只是想露个脸坑两个呆子来教弟兄们识几个大字的,怎么现在自己也要一起去学了呢?啊喂前天我收来的纸条去哪儿了?是不是拿来当引信给烧掉了喂喂喂?现在再告诉贾小兄弟其实我看见大字就打瞌睡行不行啊喂?!】
当然是不行的,要是被贾将军知道自己如此行事,万一回头恼了自己该怎么办?眼见着棉花杆子可是一日长过一日呢!
于是姜百户硬着头皮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学文化生涯。
第343章
当姜百户陷入水深火热的学习之中之后, 他家的老爹第一个站起来给新来的贾将军竖大拇指,并且对儿子表示:“去吧去吧,棉花有我带人照看着呢!”
这也是难以避免的, 虽然开课是贾环和武安两人的主意, 可是在外人看来,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 而且——这样的好事,当然要把功劳按在贾将军头上咯。
贾环和武安倒是不在意外头的说法, 总归这些天, 他们好为人师, 简直是要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啊,要说这两人以前在学堂里都是彻彻底底的学渣,现在居然被人恭恭敬敬称呼一声夫子, 那舒爽滋味,简直如大夏天吃了一大碗冰酪一般。
如是过了五六天,胡守备那边终于是能挑出一些悟性好的苗子了,不然真的难凑齐人手, 整个黑省北驻军十分之一都挑不出来能得用的。
总之先扫盲,顺便等待京城那边派工部的官员来实地勘察一下,看看小孙师傅琢磨出来的防冻水泥到了关外黑省这个滴水成冰的地方到底能不能使了。
至于另一些医疗兵, 人人都知道做大夫是好事,可是做大夫代表要学更多的字啊啊啊,对一群大老粗来说,简直可怕——说起来, 那夜永宁寺,姜百户手底下也有人受了伤的,当时那些士兵用上了贾将军叫人拿来的药粉,真真是好得快,不仅没发热,而且伤口的疤都很淡了——最后这一点其实叫那些个手上的士兵还觉得有些遗憾呢,药效太好了,没了同饿狼搏斗的光荣勋章,以后给别人吹嘘自己战功,恐怕少了有力的佐证呢。不过就是这二十几人,在挑选人去烧水泥的期间堪称异类,他们不要做工程兵,要做医务兵!再可怕也要去!
姜百户很惆怅啊:【弟兄们要奔好前程,自己当然是不能拦着的,因为就连自己么,当初也对烧水泥这个差事很心动啊。可是手下百来人,居然又二十多个要去当医务兵,说出去,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姜铁头还不如手下人好学?又或者他们感觉就觉得我带出来的兵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