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61)+番外

当然,回头宝玉悄悄问了贾母,宅斗技能高超的贾母倒是顿了顿,随后笑笑:“这定是太孙妃的意思,好表露自己是个贤良的人呢。嗨,我与你说这个做什么?宝玉你只要知道,后院里,就根本没有真正贤良的人,但凡张罗给夫君纳小的,要么是迫不得已,要么就是另有算计。你是爷们,可是也不要小看后宅女眷的心智……”此为后话,暂且不说。

说起中秋,就不得不提前两年让荣国府——划重点,主要是让贾元春声名鹊起的《千手观音》了。

如今《千手观音》已经以京城为中心,辐射到了江南、东北、西北等地,反倒是作为此舞曲发源地的荣国府好久没有什么新鲜舞曲问世了。

当然,此处还有一个笑谈:最初由贾赦采买的那些舞伎回头都被族亲姻亲、四王八公等与荣国府交好的人家借了一个遍,贾赦原本花花肠子又起来了,看上了那个领头的丽娘,结果愣是因为对方名气大了,威逼利诱不管用,没吃到嘴巴里。贾赦气得跳脚:“贱蹄子真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这可给她骨头轻的,咋不攀着高枝上天呢!”

贾琏悄悄私下说到:“眼见煮熟的鸭子飞了,我老爷那可不跳脚?要纳了丽娘是北静王啊!”

贾珠正色道:“我怎么听说北静王是聘了丽娘等人是因为老王妃特别喜爱这舞曲?”

贾琏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迷之猥琐笑:“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大哥哥与二叔真是一样一样的,和正人君子说话可真没意思啊。】

话说回来,不论怎样,元春有喜于荣国府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过了中秋,贾迎春便入宫待选了,既然三年前大姑娘贾元春的造化都只是太孙侍妾了,那么无论出身、相貌、才情都比大姑娘逊一筹的二姑娘么……咳咳,荣国府上上下下都没指望她能够一飞冲天之类的,只求不要太早被筛了下来,面子上不好看。

作者有话要说:时间线:

两年前,

太子叫人绑架15,错绑16,于是太子下令将错就错(事件A)。

然后齐郡王把火烧贾家船的事儿栽赃太子(事件B)。

林如海因齐郡王拿黛玉要挟,原本不从改为屈从(事件C)。

江苏府台陈道伟是齐郡王的人,假意投靠太子(事件D)。

皇帝手上人多,查到A已确认,B有疑虑,C有疑虑,D已确认。两年来一直继续追查BC事件。

十六手上只有伍毅,查到A有部分头绪,即将全部明朗。

第39章

众皇室子弟等着皇上指婚赐个媳妇儿, 不过也晓得, 这一回众人都不是重头——因十五皇子和十六皇子也到了娶妻的年纪啦, 皇帝毕竟是要给亲儿子先挑走好的闺秀的。这么看看, 这一届的秀女可真是有福气啊,至少比上一届好多了, 上一届最惹人关注的就是太孙正妻,这还是众人心照不宣的皇后娘家山阴胡氏出的。

这一届里头,巴拉着手指头数一数:皇后娘娘的娘家已经没有合适的适龄秀女啦。太子妃娘娘?曹家已经出了一个太子妃了, 想必皇上也不会在指一个皇子妃从曹家出来——那简直是大破天的荣宠了好吗?

十五皇子和十六皇子的爵位早先礼部便已经拟好了, 都是郡王,不过在挑选封地的时候朝臣们扯了好一会儿的皮。

这便要说起来, 当今皇帝有序齿的皇子十六个:

大皇子便是太子;

二皇子乃是贤妃所出,封地淮南;

三皇子(殁)是许贵妃所出;

四皇子生母荣妃, 封地淮北:

五皇子生母德妃,封地晋南;

六皇子是宜妃所出,封地晋北;

七皇子生母许贵妃,封地齐;

八皇子是惠妃(殁)所出,封地陕北;

九皇子生母宁嫔(殁),封地粤北;

十皇子(殁)

十一皇子生母林贵人, 封地粤南;

十二皇子(殁)

十三皇子(殁)

十四皇子生母秦贵人, 封地闽南;

十五皇子与十六皇子尚未有封地。

这么看起来, 皇帝后宫的水也是颇深:前期生子的都是份位较高的妃子,并且皇子的成活率都挺高,中间开始, 倒是有一些妃嫔因病或生子难关没了,后期皇子夭折率颇高,直到十六皇子出生之后,宫中再无添丁——当然,也许是与今上年纪大了,精力不如从前也有关系吧。

皇子们除太子外,全册封为郡王,封号也是简单粗暴,以封地在淮南的二皇子为例,便是淮南郡王。

此间有两个人不得不提,第一个便是七皇子齐郡王,他曾在而立之年办了一场科考舞弊案,很受皇帝嘉奖,破格从齐南郡王升为齐郡王,执掌整个齐鲁之地。第二个便是六皇子,宜妃以六皇子体弱为名,恳请皇帝允许之不就藩——这也确是实情,老六从小就病歪歪,几次险是要去了,又熬了下来。于是六皇子便是唯一一个没去封地的郡王,晋北一地封邑年年送来京城。众人同情六皇子手无实权又管不着封地,空有晋北郡王的头衔。但是六皇子觉得自己这样也挺好,再过二十年,且看谁可怜谁好了。

…………………………

说起来,当今陛下也可以算是高产了,竟是将三分一的国土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们。这可真是……

当初年满七岁,终于从荣国府后院搬到前院,进入族学并开始听大哥哥讲起朝堂上的事儿之后,宝玉就在心底叹了一口气:这如今朝堂的形式,活脱脱就是明朝初年的翻版呀,不不,其混乱程度远胜过明初,那时候的藩王也没这么十好几个……虽然老皇帝出生世家,比草根皇帝朱元璋要念旧仁慈得多,当初打天下的兄弟大多是有个善终的。但是这样的封王封地制度,早晚是乱国的根源!

这一点也不难想象:现在,执政的是亲爹,看哪个儿子都差不多,总想着嫡长子要继承家业富有全国了,其余的儿子们也不能到后代就落魄了吧?所以封!可是等到太子继位之后呢?自己的一众兄弟把一个国家分去一小半(如今上这样高产的皇帝儿子多,还把疆土分走了多半),那么轮到新帝的儿子该封去哪儿?新地的兄弟执掌一地,经营多年,分明就是国中之国了。长此以往,国不生乱,才怪!

宝玉对今上这样的举措是完全不能苟同的,然而这个架空的世界(谢天谢地直男宝玉还知道架空这个词),也没人知道什么是八王之乱、什么是靖难之役。总而言之,封建社会本来就是君主□□的高度集权统治,不合理的分权只会导致后期各个利益集团产生矛盾、激化矛盾、最终以战争的形式爆发矛盾。

当然,这一切与如今的宝玉暂时没有关系,他只是希望在万一的将来,遇到了最坏的情况,自己有能力保护好一心疼爱自己的老祖宗、扛着长兄责任爱护幼弟的大哥哥、贪花好色却死不承认自己与赦大伯一样的琏二哥、可爱无比却要装严肃的小大人兰哥儿、吚吚呜呜自己能把自己逗乐小半天的苒哥儿、口嫌体正直的斯德哥尔摩环哥儿……甚至是私心颇重但是爱子之心毫无疑问的王氏、与自己交集并不多但是每次都给自己做荷包的迎春探春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