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676)+番外

宝玉淡然摇头:“殊途同归。我敬佩您的。”

林如海愣了愣,他没想到女婿会是这样的反应,不过正是这样不落俗套的反应,让他更加放心——“哈哈哈,好好好。日后,你且小心了。”

翁婿两个相视一笑,倒是像一只老狐狸和一只小狐狸,更是和十多年前,林如海进京述职时候宝玉拿起那本《春秋》时候的情境如出一辙。

…………………………

当朵颜三卫的降书先一步进京之后,京城众人都惊呆了:这,这些人原本不是叫嚣着要拿回合先皇盟约中约定好的大宁地区的么?怎么不仅不再提南下之事,反而还自愿后退二百里,并且主动提出借道大明呢?该不会有诈吧?

按照以往的定例,很是该召朵颜卫首领巴图温都苏来京详谈的——但是这毕竟是特殊时期,且不说朵颜三卫首领死了俩,还有一个活下来的巴图温都苏据说刚刚得过了天花呢。谁知道召进京城会不会带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一起来?

文武百官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不准许巴图温都苏入京——更确切地说,是不准他进入大明境地,由此又可以看出宝玉在下军令的时候是多么有先见之明了。

蔡阁老提议:“林大人一行尚未归来,万岁不如授权与他,令他在黑省应对朵颜三卫投降一事?”

难得地,卫阁老也不来为下头的人争这个绝对会在史书上露脸的差事——大家说是说天花克制住了,可是要是有个万一呢?反正现在这时间,谁也不敢主动提往黑省去。功劳大?青史留名?那也得有命享才行。

【林如海就林如海吧,这家伙命大,便宜他了。】

十六与朝中人一番唇枪舌剑,搞定此事,当百官们不墨迹的时候,办事还是很有效率的,圣旨当天出京,一同出京的,还有卫阁老倾情奉献的一篇檄文《讨鞑靼书》。

…………………………

五月十五,宝玉收到京城来旨,正式任命之为征讨鞑靼大将军,附檄文一份。

来传旨的是初二,他宣旨之后,在宝玉起身接旨之时,拍了拍对方的胳膊:“为了这大将军的人选之事,陛下在朝堂上发了好大的火,就连两位阁老也不太赞同陛下的意思。虽然那王子腾王大人是您亲姑父,可是您务必要拿出真本事来,不能因为礼让长辈,枉费了陛下的一番苦心呐。”别把军功分给别人呐!

宝玉闻言,正色点头:“国事之前,无私情,无家事。”他可以想象,当十六强势力主自己成为征讨鞑靼大将军的时候,朝中的阻力会有多大,也可以理解初二对此的担忧,甚至此时,就连王子腾本人都觉得自己这个做外甥的年少不经事,应当时时以战事咨询之才是吧——但是宝玉知道,十六做出这样决定的时候就是百分之一百信任自己的。

降书有了,借道问题搞定了,圣旨和征讨鞑靼的檄文来了,在此期间,种痘人员也已经一批一批地从隔离圈出来了。

经过如是两个月的摸索试验,留在黑省的沈千针和各位御医们九成九确定了,提前给未感染过天花的人种牛痘,能够使人获得抵御天花疫症的能力,这代表着,历朝历代多少名医都束手无策的天花之症,将在大明一朝被终结。这是经历了时间与好几千志愿者试验后的结论,和月前匆匆上报朝廷以安稳臣心民心的粗略结论不同,这一结论,有更多数据的支持,并且,黑省大牢中不少种牛痘之后的重刑犯们在接触了天花病人、天花病人的衣物、甚至被割破体表接触了天花病人的血液之后都安然无恙。

沈千针带着御医军医们日以继夜地给将士们种痘,尽量使得更多的人在圣旨抵达之前,在大军开拔之前获得免疫——宝玉那小子这个词用的好,免疫力,免除疫症的力量。

当然,大军出征在即,不可能等到每一位将士都种痘之后再开拔的,那得到何年何月?

现在,就算是陛下下旨驳回前头的旨意,黑省诸将也敢吼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便是宝玉在以圣旨未至不可擅专为理由,他手下的四位副将也得非暴力不合作了。

这次出征,大明是正义的一方,既是因为朵颜三卫首领在降书中的求助,也是因为鞑靼那边实在是做出了天怒人怨之事,大明作为险些蒙受巨大人生财产损失的国家,也是如今朵颜三卫的宗主国,必须要替天惩治这类枉顾黎民百姓生死的、人面兽心的鞑靼人。

可谓是,师出有名。

五月二十一,大军出征,剑指鞑靼。

屯河西岸的巴图温都苏也听见了呜呜作响的号角声,回想几个月前的经历,巴图温都苏只觉得人生无常,贪心是业障,如今皆成一场空,时也命也。

第402章

前锋部队乃是请战声音最响亮的裴副将, 当然不是因为他早年是黑省四位副将中第一个摆明立场站宝玉的人的缘故,而是因为他所带领的黑省北驻军接受宝玉那种在这个时代人看来,过于严苛的军事化训练的时间最久, 久得就连辅兵都已经十分出色了, 令行禁止、哨声一响,如何动作都成了条件反射。

虽然目前没有进行过黑省的全军大比, 但是宝玉心里自有一杆秤,知道四驻地里头谁强谁弱。和鞑靼的战事不是说着玩的, 现在大明是因为要替朵颜三卫讨回公道‘顺便’自卫反击, 所以是要派兵出国门与鞑靼对战。客场作战, 最容易人疲马惫,军纪涣散;而朝堂上,十六又承受了偌大的压力, 所以这头一战,只许胜不许败,而且要胜,也必须是大胜才行。

宝玉思来想去, 还是老裴最豁得出去,又最能硬起心肠。

“二叔为何没有点吴将军?”贾苒这半年,跟在宝玉身边, 学到了很多,遇到事情已经开始勤于思考了,再不是从前单纯喜好舞刀弄棒而已,最近黑省驻军几位副将之间那些眉眼官司, 他也看了不少,其中同样是京城来关外,并且同样是皇宫禁卫军出身的吴钧吴副将,颇得苒哥儿的眼缘——也许其中也有其余三位副将年级都稍大一些,外貌条件也不如吴的缘故吧。

宝玉笑着说:“吴副将很好,但是裴副将更合适。”

【嗯?】苒哥儿有些懵,但是他二叔却不肯再多说了。

苒哥儿还想问问那个京城来的‘舅姥爷’该怎么办,会不会仗着长辈的身份来插手黑省军务,宝玉却笑了笑:“王将军至今都没有种痘,即便是陛下亲临,也不会放这样一位已经为大明奉献半生的老大人冒这么大的风险深入很可能疫情泛滥的朵颜三卫地盘的。”

是了,王子腾和林如海不一样,林如海后来选择了种痘是因为他就在天花隔离圈之内,不种痘就不能出来(当然,当时也正是因为林如海主动种痘,才使得京城来的这些官员中硕果仅存的那几个没染上天花的人肯跟着种痘的,也是因此,倒是有部分人觉得其实贾瑛那样当机立断隔离病患正是一片公心——此为后话),而王子腾,从一开始带着御医们来了之后,就只在隔离圈附近的小村落驻扎着,起初是怕死(当然,他的原话是奉旨一刻不放松地督查隔离圈情况),哪儿也不肯去;后来倒是想种痘了,但是沈千针和诸位御医军医忙着给黑省驻军种痘,哪里有空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