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704)+番外

说起来,去年深秋,贾苒、贾环、武安在都成功考取了武进士,去年年底便被授了官,今年过了元宵便启程赴任了。

贾苒是武探花,被分去了江南水师里头做了个卫指挥使副将,从四品,熬一两届,等到转了正职便是正四品,一个卫的五千多人就真正为他所管辖了,可谓是少年得志(虽然和他二叔比还有点差距);

武安被分去了西域,做了个千户,正五品,虽然偏远了点儿,但是有榷场、又在边境,不愁没有立功的机会,遂他和家里商量了一下,带着妻子一起赴任去了;

倒是贾环的运气不是很好,虽然也是千户,但是被兵部分去了西南边儿——云南府,那儿不只多山区、多瘴气、还多部落,好多当地人连官话都不会说。虽然云南已经成功改土归流了,但是当地部落的一些贵族们,依旧在那儿有超然的身份和地位,一般去任职的流官都不会与他们作对,武将……基本也是如此。

对于贾苒的去处,李纨只恨兵部没把苒哥儿留在京郊大营或者禁卫军中——虽江苏不远,运河通航往来便利,但是在李纨看来,也是挖她的心啊。

对此,老祖宗表示:【好男儿志在四方,我的宝玉都在关外呆了这么多年了,他当年还是武状元呢。怎么苒哥儿就不能去江苏了?再说,那环儿要去云南府了,也没喊苦啊。】

贾环本人确实没觉得苦,因为他觉得能去西南,也未必就做不出功绩来——从二哥哥身上学到了那么多,要是真的如苒哥儿一般,去了二哥哥威名犹在之地,反而叫他觉得不甘心;更重要的是,贾环知道,自己和苒哥儿是不一样的。他同武氏谈了一番,然后请探春帮着说和,元宵之后,贾环一家三口都奔赴云南去了。

王氏觉得这样挺好,她才不稀罕一个庶子媳妇在自己面前杵着,贾环一家三口都去得远远的,正好叫她眼不见为净。至于说后宅里的赵姨娘,她倒是想和老爷哭诉呢。可是一来贾政是文官系统的,于武将这边没什么熟人,二来贾政也觉得老祖宗说得对啊,好男儿志在四方。

【这些婆娘就会唧唧歪歪拖后腿!】

以上,便是荣国府两位新出炉的武进士的前程。

等芽哥儿到京城之后才发现:【呜呜呜,和爹娘说的不一样!哥哥每天都要去皇宫念书来着,只有晚上才和芽哥儿一起……呜呜呜!】

十六倒是想过,要不要把芽哥儿也弄到宫里去念书,但是被宝玉婉拒了——那样实在是太招人恨。而且宝玉知道自己儿子的性子,如果说萌哥儿是个腹里黑,那么芽哥儿就是个傻白甜……还是不要放进宫里好了。

贾政对他心爱的小孙孙差点要入宫念书的事是半点不知情,芽哥儿入族学,都是他亲自领着去的,从此之后,贾政下了值第一件事就是去书房等着芽哥儿来请安:【恩,肯定是因为芽哥儿的名字是老爷我取的缘故,芽哥儿对我特别亲呢!】

萌哥儿则是觉得:【谢天谢地,傻弟弟来了还是挺好的,我再也不必去典籍里找那些太过浅显的问题了。】

第420章

送走二儿子, 转眼便出了正月,如今宝玉倒真的如他所说那样不像前几年那么忙了。

原先的胡将军——就是跟着宝玉一同出京的那一位(出京的时候还是个守备),二月里连升三级, 被擢了暂代黑省北副将之职。要说有没有人不服气——毕竟胡代副将也算是个外来空降的。

那还真没有。

因为胡代副将跟贾将军一块儿来黑省, 从最初黑省北的扫盲班开始,到后来黑省西缺副将时候的统筹安排, 再到征讨鞑靼期间的后勤调度等等等,所做的一切都是实事, 一一例举出来还是很能叫人服气的;更重要的是, 原本黑省北的主要将领都被裴副将抽调走了, 莫说是中低层军官,就连编制都还缺兵丁来填呢……

胡代副将既有功劳也没碍了别人的升迁路,贾将军才提一句, 这事儿就顺理成章地落实下去了。

当然,其余三位副将还是憋着一股子劲儿的,他们想着,如今黑省北最缺人, 要想再成建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便人员很快填满了, 但是新兵和老兵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彼弱则己强,虽然这么想有点不够光明磊落:【但是黑省北驻军原先年年都是出标兵的地方,今年也许因为大换血, 自己这边能够有冒头的机会呢?】

其余三位副将的心理,胡代副将不说摸透,也猜到了七八分,当然,他不会‘坐以待毙’的,毕竟将军大人提拔了自己,接下来的,就是靠他拿出真本事,把职位前头这个代字给摘掉了,胡代副将相信:【就算是新兵蛋子,训练好了,一样好用!】

…………………………

如果说,第一世的时候得到了位面交易系统这个金手指之后,我们的男主还觉得自己是世界中心、主角命,那么枉死两回的他早已经不会有这么幼稚的想法了。

因为世界这么大,能人异士多得很,每一个存在都是活生生的人,而正是这样潜力无限的人,带给宝玉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就比如说原先修黄河河堤之时遇到的落魄道士云中子,放在现代,一定是化学界的大牛啊。

当初他就一个人悄悄摸摸在道观后头搞石油玩,用以治六畜疥癣之类的,后来被宝玉带到京中,奉旨搞石油,居然琢磨出了提纯石油的法子。当然,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其中工部的工匠也是出了大力的,那些工匠们手艺高超,不论这个道士要求怎么样的密封或者怎么样的温度,都一一给他办到了。

说起来,关于密封性,还是当年宝玉搞出的爆米花罐子和十六娶妻时候出现过的‘马德堡半球’给工部的人带去灵感,以胶皮封缝隙。

宝玉只是稍稍和工部阴尚书、云中子提及过气压和气温对于提炼石油的重要性,这么多年下来,工部的人把压力压强都快摸得透透的了,只差一层窗户纸就能总结出规律、得出结论。

虽然现在用到石油的地方还少,人也不知道这玩意儿除了烧火之外,还能拿来干啥,但是总是有人有奇思妙想的,譬如说,拿这么多年的试验,石油分馏出来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虽然用途各异,但是真能叫人眼前一亮。

宝玉觉得十六大约就是理科皇帝,因为十六对于工部的这些成果,看得十分重要,一应方子都重重保密,工部作坊也是层层保护。

【嗯,反正在我看来,十六喜欢搞这些实在的,可比什么一代(自封)诗人、一代(自认)书法家、一代盖印狂魔之类的皇帝强多了。】宝玉如是想着。

遥想当初在江苏的时候见过当地十分发达的手工业——尤其以纺织业为最,宝玉觉得,再不几年,大明大约是要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了。

在此之前,宝玉有些担心的反而是……他的三十而立这个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