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779)+番外

王氏眯着眼儿望着下头,忧心忡忡地说:“芽哥儿在哪儿呢?”

于是贾萌媳妇儿又给老太太说了一遍今日的流程安排:“这个时候,祖父和小叔应当在那边黑色棚子里进行最后调试呢。”

“哦。”王氏干巴巴地应了一句,然后逞强地辩解,“我可没问那老头子,我就是担心今天人这么多,芽哥儿压力大,对,压力大。”

坐在一旁的李纨和黛玉相视一笑。

……

这片土地上自有文明以来便是一个十分讲究面儿的民族,祭祀庆典都各有规程,今日的火车试运行自然也不是干巴巴的叫大铁皮盒子出来跑一圈而已。

是以,荣国府一大家子里头,贾政和贾芽在现场调度准备、贾瑛深得帝心,就坐在陛下右下首、贾珠主持欢庆事宜,唯剩下草字辈的男儿们带着老弱妇孺坐在既定的彩棚子里。又因为这其中男儿从贾兰开始往下数直到贾萌都已经成亲了,剩下一个尚未谈婚论嫁的便是今朝众人之焦点,此刻并不在彩棚之中但是彩棚处处流传着他传说二房二爷,贾芽!

不少旁个儿的女眷都来荣国府这边凑热闹混个脸熟的。

心中盘算的是:【万一这火车真成了,那么就算那贾芽真的文不成武不就,亦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黛玉笑得几乎脸都要僵了,在她身旁的双黄蛋怡姐儿和悦姐儿也是强忍各种暗地来的打量目光,心中叫苦。

好在,不多时,陛下带着太子出现了,下头恢复秩序,先三呼万岁暖暖场子。

待到热热闹闹的一通演习加表演之后,便是今日的重头戏。

方才半环形彩棚子前头以红色布帛铺了一条五尺余宽、百丈长的道儿,现下鼓声响起,便有身着明光铁甲的禁卫军上前快速掀起并收走红布——在座的所有人都敢打包票,这红布必定被收归国库,回头再有庆典,再拿出来重复使用的。

十六‘抠门’这么多年,就连民间都知道了当今皇帝老儿是个不奢靡的好皇帝。

【咱们陛下就是一位这么勤俭节约的好陛下!】

红布撤下之后,展露在众人面前的,是一条十分奇怪的路:碎石垒底,铺以枕木,再上,是乌黑的两条巴掌宽的铁道。

碎石倒还好说,那些枕木一看就是一整块原木制成的,幸好那是较为普通的松木,不然钱尚书的心疾都该被气出来。饶是这样,那油亮的枕木和通体光滑的铁轨都明晃晃地显示了两个字“很贵”!

钱尚书头一个就呲了一下牙:这样的路,该花费多少银钱才能修成一丈啊!要是真广建,是不是该派守路人啊,不然枕木和铁轨被人偷走了该咋办?

以上都是事成之后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一声呜呜的鸣叫声,换回了心疼加肉疼,双重疼的钱尚书的理智。

那是,轨道尽头的简易竹子棚门口的幕布被挑开了。

远处露出铸铁锻造和铁皮焊接的火车头之后,钱尚书只觉得他已经完全不能呼吸了:【我单在那里心疼火车路,却不知道,能用那样造价造出来的路,路上行的车能便宜到哪里去?且瞧瞧,这哪里是火车啊,分明就是一辆银车啊,活生生用银子堆砌起来的吧?】

除了对银钱十分敏感的钱尚书一眼就估测了轨道以及火车耗费钢铁几何之外,别的就算不精通庶务算学的人,也能看出来,这个大铁疙瘩着实不便宜!肯定不便宜!

只是不知道,这样花费巨大的事物,陛下见了之后会是何态度。

……

而后的试运行十分顺利,在驾驶室开着火车的是贾芽本人,作为火车研发核心人员,他才是最了解火车的人,除他之外,其余参与研制的工匠等上了驾驶室便开始双腿打颤——原本贾政也想要上去的,但是这一位老爷子都七老八十了又是当朝荣国公,别人可不放心叫他上去。遂头发和胡子都雪白的老头儿贾政只能吹胡子瞪眼地拿着红色和绿色的小旗,在十万分地坚持之下,终于做了有史以来头一个给火车传令的指挥员。

这是贾政和贾萌琢磨了近十年的东西,到拿出来见人的时候,已经近乎完美了——至少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之下,已经可称得上完美了,又因为他们严格把控质量,在研究火车的过程中顺便施行了标准化、流水化配件制作的工艺,所以火车试运行也是顺顺利利的。

之后的事情,便不是贾政和贾芽这种研发人员所关心的了——朝中关于要不要推行火车开始激烈地探讨,除了钱尚书有些心疼之外,工部和兵部是旗帜鲜明地投赞同票的。

然而,户部的死抠门最终还是被数据给说服了,大明朝开始成立专门的部门,筹备一条直隶之内南北通的铁路。

新的部门,便叫铁道部,亦被戏称为第七部。

贾芽被破格提拔为了铁道部部长——虽前头有暂代二字,但是陛下金口玉言,只要他考出举人功名,这二字即刻便可摘掉。

一时间,京中最热门的郎君人选莫过于年纪十八前途不可限量的贾芽了。

说起来,贾芽也到了该找媳妇儿的年纪,王氏主要是被前些年给妍春找婆家的曲折经历给吓怕了,所以忙不迭地催黛玉将她儿子的婚事给上点心。

贾政作为家翁,又有一重二舅舅的身份在,平时对黛玉也是十分宽和的,但是事关芽哥儿婚事,他老人家却也开始操心,甚至比宝玉黛玉这对做父母的,还要心急。

然而姻缘一事,实则是天意弄人,寿昌二十六年,春,贾萌的嫡长子出生,在洗三宴结束之后,芽哥儿扭扭捏捏地去寻了他亲哥,说与一姑娘匆匆打了个照面,觉得心中甚是欢喜。

贾芽可以说从七岁之后基本就是他哥带大的,所以如今有了小儿女心事,头一个就想到找哥哥帮忙。

此事贾萌十分上心,也托了妻子打听,最终打听出来,那姑娘家确实是个好的,就因为家中长辈疼爱,从小给她庄子铺子,姑娘家自己打理起来像模像样的,却不意成为京中名媛口中带着铜臭味儿的那一挂——当然,因为那姑娘家世的原因,倒是没有人敢当面对她说些什么不中听的话,但是在相看人家的时候,上门提亲的却多是些心思不单纯的人家。

贾萌打听清楚人选,也不会瞒着长辈,便带着傻弟弟一起去找爹娘道明此事。

又过了几天,宝玉和黛玉也从他们自己的消息渠道把那姑娘彻底打探了一番,觉得这一位姑娘对二儿子来说,可称得上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了,遂再去给贾政和王氏过一过眼。

王氏就是王氏,和一般人想的就是不一样,别人看来这姑娘家短处在她看来是再可爱不过了:【生财有道!持家好手!】

贾政……贾政摸着良心说,那一家子的家风其实还是很不错的,除了,稍微抠门了一点儿。

王氏一口啐过去:“那是钱尚书响应陛下号召,勤俭节约,生活尚简!我看,这有钱人家愿意主动过苦日子,可比您说的清流要好多了,至少清流那是没得选,本来就没钱,只能过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