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走哪都见鬼/综韩剧之重生变同人(69)

许诺看着自己的皮箱又看看小雪只有一个双肩包和一个手拿帆布包两样行李,顿时有些心理不平衡:“小雪,你怎么就带这么点儿东西回去啊?”

一旁的游小薇点头:“我也觉得小雪好精简。”

“其实你们也可以啊,把不必要的东西剔除出去。家里什么都不缺,带着这么多东西多不方便。”

“不行不行,我这箱子里带了六只烤鸭呢,都是要给家里人吃的……”游小薇再次用绳命证明g省人什么都吃的吃货本性。

……

离家半年。

这是这辈子申敏雪离家最长的时间了。

要说和上辈子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她毕竟有着成熟的内心,总归不像这个年纪的小女生一样那么恋家。

下了飞机、又上公交,离家越来越近才发现,自己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独立坚强的,至少胸腔里那颗跳动的心更加欢呼雀跃了——因为,回家了。

到了家门口,申敏雪就听到自己老爸在阳台上“深情”呼唤,她抬头扬起大大的笑脸和自己的阳光帅气爹打招呼,紧接着就听到楼梯上响起各种声音。

原来,不只爸爸妈妈在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聚在申家等小雪回来。

可不是正像歌里唱的那样:

准备了一些唠叨、

张罗了一桌好菜。

只为儿女常回家看看。

申敏雪自然不是空手回来的,带回家的烤鸭立即就被片开凑了一道菜,又拿出给家里的几位长辈买的小玩意儿,权作是心意。

尽管这样,也让长辈们开心得不得了。

申妈妈偏偏还要嘴硬:“给你生活费到了学期末就乱花。自己都没会赚钱,还给我们买礼物。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申妈妈是好意,其实是心疼女儿乖巧懂事,一个学期居然没把生活费花光,省下来买礼物。可是从她的刀子嘴里说出来,就特别不留情面。

申外婆最不喜欢女儿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做法,一把挤开自己女儿,捧着外孙女的脸就香了一口:“我们家小雪真乖!”

申外公硬是因为小雪都是大姑娘了,自己不好“下口”,有些沮丧。

不过转眼就把小雪送给他的手套戴了起来,还摆出了“同志们辛苦了”的阅兵pose。

申妈妈不禁开口:“爸,屋里开着空调呢,就要洗手吃饭了,你戴什么手套?”

申外公拆台:“你不是照样戴着小雪给你买的胸针?”

……

吃过热热闹闹的一顿饭,申爷爷申奶奶就散步回家去了。

外公外婆则是住在小雪家的客房里。

尽管林教授心急的不得了,可是在这个距离王婆婆不超过五十公里的范围内,老人家就是不敢去找她。

这一拖,就拖到年后。

年后大家都忙着同一件事——拜年。

在家里懒洋洋宅了好多天的小雪前一晚对林教授说了,要教授在城里等消息。

林教授满口应下,一再嘱咐小雪替自己表达对挽香的思念之情。

申爸爸申妈妈带着小雪回到镇子。大概是因为成为了大学生,家乡的老人们看到小雪除了夸长大了,还夸漂亮了,更有人追问小雪大学谈朋友了吗。

这大概就是高中和大学的不同了。

高中恋爱是十恶不赦;

大学谈朋友是人之常情。

应付完一群人,申敏雪瞅着空去了健身活动中心。

前几天在这个空旷地上放烟花留下的碎屑还不曾被清,也许是年味儿浓厚,王婆婆多少年淡淡的表情,今日终于是带着笑容:“小雪,回来了?”

申敏雪点头,给王婆婆讲了讲王淮安对自己的帮助。

“我那个侄子人品还不错,比他爹要强的多了。”王婆婆这是第一次说起自己的亲哥哥、王淮安的父亲,可是却是嘲讽的语气。

“王婆婆,我在b市碰到一位老先生,他说是你的故友,姓林,叫林禹森。”

王婆婆似是听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消息,她定定地看着申敏雪,追问道:“故友?他是这么说的?”

申敏雪肯定地点点头。

“不是都说‘故人心易变’吗,他这又是何必。他……还好吗?”

“已经离世八年多了。”

“竟是还不肯投胎去……”

……

当日,申敏雪听王婆婆说起了她过去的故事。

王婆婆名挽香,潮州人士,出生于潮州大姓王家。王家人凭借祖传的半卷经文,参透出修炼的法门——其基础就是吐纳之法。

挽香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是民国十四年了,那是奇人异士不敌洋枪大炮,开始转而隐藏自己实力的时候——也是各大门派分崩离析、各种传承逐渐断档的年代。

八岁起拜入朝心宗门下,十五及笄被家人许配给师傅的独生子,林禹森。

林禹森比挽香小五岁——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这并不算什么。

纷乱起的时候,挽香的师傅因为早年受过伤,自知不久于人世,将朝心宗绝密功法交给挽香,让挽香日后传授与自己儿子林禹森。

风起云涌的年代总是不乏野心家和投机分子,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就算师傅从前是一代高手,熬不过英雄总白头。

师傅死后,朝心宗内开始争权夺利,王挽香见机不妙,连夜收拾好行李,带着小丈夫回到王家,投奔自己的哥哥嫂子。

林禹森算是怪胎,不爱修真,反而崇尚科学,对新式学堂里教的东西很感兴趣。

再后来,林禹森也到了可以成家的年纪。

起初的他是不愿意接受这样一门亲事的。他信誓旦旦地说:“这已经是新社会了,怎么还搞包办婚姻这一套!”

王挽香也不勉强他,只是督促着他学习师傅给的心法,俨然把自己当做了林禹森的长辈。

这样不像未婚夫妻,倒像是师徒的关系维持了好多年,在林禹森二十岁那一年,发生了转折……

第54章

王挽香带着林禹森回王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本来,王家在潮州也算是大户人家。子孙里头,有出息、有本事的,学精了半本残卷,放在普通人里头,都是高手。

但是王家毕竟是靠自己琢磨的野路子,比不上原本隐匿于山林的朝心宗。

原本想着家里嫡出的女儿天分出众,送去朝心宗好好学习——还有意外之喜,成为现任掌门的儿媳妇。没想到现任掌门是个短命的,没等到儿子能担得住事儿就挂了。

这还有什么可说?

自己家的女儿是还没嫁出去,但是当时定亲的消息是整个潮州无人不知了。

王家人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门亲事。

本以为好歹那姓林的小子也该是“虎父无犬子”,谁知道是个书呆子!

从民国十五年开始,到民国二十四年,林禹森在王家住了足足九年。

从前王家人还想着,说不得这个小子什么时候就能出人头地了,后来见识到他的呆气才知道——等他开窍?还是将挽香另作打算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