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明带着警卫连去替换下了衡阳东面的守军。
薛君山的胳膊被草草包扎:“哟,方军长把你也给派出来了?看来情况真的不妙啊。”
“胳膊没事吧?”顾清明难得地没有对薛君山的嬉皮笑脸报以冷脸。
“没事儿,就是被子弹咬了一口,穿过去了,我就说我运气好。都不用取子弹。”薛君山满面尘灰,眼睛熬得通红,胡茬也很茂密,军帽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现在带着阵地里捡的头盔,全身的衣服都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了。
“快去休息吧。这里交给我。”顾清明拍了拍薛君山没有受伤的胳膊。
薛君山走前难得正经一回:“小心着点,鬼子精得很。”
…………………………
衡阳守军苦苦坚守。
1944年8月1日。
日军集结5个师团之兵力于衡阳外围。此时衡阳城内伤亡惨重,粮弹匮乏。城内士兵只能吃烧焦的米煮成的糊饭,佐以盐水。阵地附近池塘的鱼虾浮萍均被采食一空。受伤士兵无药品疗治,只能用盐水洗伤口,用废纸破布包扎,伤口多化脓,溃烂生蛆,重伤者无法救治待死。(来自百度百科)
2日,第十军与下属各部的通讯联络电话线都被日军飞机、重炮炸断,已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各部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尽管各个部都是拼到最后一个人,可是鬼子此次调兵数目甚众,守军的有生战斗力却越来越少。衡阳的陷落己是时间问题了。
3日。日军对衡阳大肆轰炸。
4日晨,日军再次开始总攻击。
5日,周庆祥师长主张突围,但城内伤患众多,无法随军行动。方军长决心继续死守。
7日,日军从衡阳城北门突入。
衡阳守军坚守城池47天,城内完好的建筑仅剩三间石头搭建的屋子。一万七千人的队伍只剩下一万两三千人,这其中,有九千多人是伤兵!
第十军军长方先觉命令顾清明突围,然后向军委会发出了最后一电道:“敌人今晨由北门突入以后,再已无兵可资堵击。卑职等誓以一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准备拔枪自戕。
出了指挥部的顾清明回过神来,冲回指挥室,争夺方先觉的手枪。
枪响,未击中。
自尽不成的方先觉对援军迟迟不到、让第十军孤军血战,已心存不满,经反复考虑说:“不是我们对不起国家,是国家对不起我们。不是我们不要国家,是国家不要我们。”
继而命参谋顾清明起草了投降条件:1.保证官兵生命安全;2.收容治疗伤兵,郑重埋葬阵亡官兵;3.第十军保留建制,不出衡阳,就地驻防。
7日夜,方先觉派参谋长孙鸣玉与日军谈判,停止抵抗。(本段来自百度百科)当晚,方先觉与日军68师团长堤三树男正式谈判,日方向第十军的顽强战斗意志表示敬意,并完全同意所有的条件。
历时47天的衡阳之战落下了帷幕。
8日,衡阳陷落。
衡阳战事结束后,日军感佩第十军的忠勇,果然信守约定,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因泄愤而屠杀投降的官兵和伤员。将第十军改为”先和军”,仍以方先觉为军长,各级军官也都是旧部。
之后,第十军主要将领陆续逃脱。
方先觉在军统特工的安排下,逃回重庆。此为后话。
…………………………
这四十七天,不仅是顾清明浴血奋战的四十七天,胡湘湘除了天天抱着小土豆听广播之外,还时时关注送到顾父书房的消息。
可是顾父紧锁的眉头和顾琴韵来去匆匆的身影无一不代表的战况很不乐观。
湘湘头一次痛恨系统查漏补缺不给人钻空子,没有办法购买历史书。
从广播和战报里才知道。
原来衡阳保卫战竟然是一场以少敌多的孤城之战!
湘湘更痛恨自己太过于放心原着,而没阻拦顾清明上战场。可是,话说回来,就算时间重来,对着顾清明清亮的眼睛,湘湘也没有办法做出违背他心意的事情。
上战场——一直是他的夙愿,湘湘抱紧小土豆:“爸爸一定会回来的。他还没看过你呢……”
一滴泪滴到土豆的襁褓上,晕开深深的印记。
…………………………
衡阳城陷落的消息,传到了后方,引起了全国军民的悲愤哀悼。蒋/介/石感叹曰:“悲痛之切,实为从来所未也。”并电令全国,于8月20号上午6时,全国军队向衡阳殉国的守军默哀3分钟,以表敬仰和哀悼。
远在重庆的顾老接到军部电话:衡阳战败,第十军被俘(注1),顾清明下落不明!
作者有话要说:注1:
当时第十军的衡阳指挥所是中央银行。
糯米找的文献里,当时(1944年)对于第十军是战败投降还是被俘虏,一直有争议,历史太沉重。
本章引用大段度娘百科,有标注,因为不是V文,所以应该不会说我骗字数吧?笑。
注2:
方先觉此人。
第十军以孤军对抗日军四个师团的围攻,坚持达47天之久,军委会战前的命令只须守住衡阳10天至15天,某种意义上来讲,方先觉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衡阳的陷落,非战之罪。
在期间,第十军未得到一兵一卒的增援和粮弹补充,日军第一次总攻后,第十军炮兵的炮弹己基本耗尽。纵观抗战史,从淞沪会战开始,中国军队与日军的大规模会战,都是我众敌寡,无论胜负,中国军队的伤亡都大于日军。如南京保卫战,中国守军16万,日军二个师团5万多,只打了一周,就弃守了。第十军在日军兵力、火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杀伤了超过自军总兵力的日军,并坚守孤城达47天。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方先觉功亏一篑,未竞全功,是悲剧人物,后人称他是“惟欠一死”。以致晚节未保。方先觉将军后来历任国民党第206师师长、第88军军长,但因投降日军一军,始终没有得到过重用,也始终没有机会再与日寇作战,一雪心中的耻辱。1949年方先觉将军随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1968年退役,退役后衡阳投降日军一事屡遭抨击, 1983年在台北去世。
战后,日本第11军生还的官兵,对方先觉是敬佩有嘉,多次邀请方先觉到日本打算大开欢迎会,要方先觉去演讲,都遭到了方先觉的坚决拒绝。方先觉逝世之后,他们3次组团来到了台湾。
86年的3月份,当时进攻衡阳的第116师团120联队的大队长,和田健男先生在方先觉墓前哀悼时,是这样评价方先觉的:“方将军的确是雄才大略,指挥有方,令人敬佩。……而当时担任防守的中国第10军是世界上最顽强的军队,方军长是世界上值得骄傲的伟大英雄。”
由于小薇饭昨天的留言,我为把国民党打成过敏党,先诚心诚意的致歉。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根本不能了解那时候的人们为了我们现在这样的生活如何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