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长沙同人)我记得你战长沙同人(95)+番外

不远处有个瘦瘦的亚裔青年偷偷打量了胡湘湘好几眼,看得许致薇都有些警惕了。

最后,那青年犹豫上前:“湘湘?你是胡湘湘?”

胡湘湘认真打量对方很久之后,才想起来这是哪一位:“盛承志?你也来美国了?那时候不是说去重庆了吗?”

盛承志苦笑:“重庆当时也不太平,经常有鬼子的飞机来轰炸,后来我爹还是把生意收拾了,投奔纽约的一个族兄弟。对了,你现在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对啊。”

“湘湘你成绩一向很好,都该读研究生了吧?”

“我中途几年没有上学,现在在读本科。”

“你和你们家人一起过来的吗?要不我今天去登门拜访胡伯伯、胡伯母?”盛承志在纽约遇到胡湘湘,深觉两人有缘,不禁又燃起了年少时的绮念。

“我爸妈没有过来,我是和……”胡湘湘还没说完,就被迎面走来的男子打断。

“她是和我一起来纽约的。”顾清明伸手揽过顾湘湘的腰。

青年盛承志傻眼:“你是?”

顾清明微微点头示意:“我是胡湘湘的丈夫。湘湘,不如请你朋友回家坐坐?”

少男心碎成了渣渣的盛承志弱弱地开口:“不、不打扰了,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目送盛承志远去,胡湘湘撞了顾清明一胳膊肘:“干嘛吓唬人家小男人啊?”

“小男人?小男孩儿而已。”顾清明很不屑。

当晚睡下。

“那个,就是小满说的盛承志吧?”

“嗯。”湘湘困意十足。

“他对你有意思。”

“唔。”湘湘已经半昏睡了。

顾清明抱紧妻子,在她耳边说:“你是谁的?”

湘湘条件反射:“我是你的。”

“只是我的?”

“唔。别吵,我要睡觉。”怀着崽崽的——折耳猫湘湘炸毛,回身蹭了蹭顾清明。

徒留顾清明低头看了看“立正敬礼”的小顾,无奈苦笑。

…………………………

1946年11月。

美国,纽约。

“小包子们都出来了,我们可以去香港了吧?”胡湘湘出月子都好久了,终于快盼到了圣诞节放假。

“听小许说,今天姓盛的小子又去找你了?”顾清明慢条斯理地解开自己衬衫的扣子。

胡湘湘满不在意地说:“对啊。”

顾清明解扣子的手顿了一顿,又继续脱衣服。

“我们在说去香港的事儿呢。”湘湘摇晃着顾清明的手臂。

顾清明解完扣子脱下衬衫。

苏噜,胡湘湘吸了吸口水:脱衣有料。

顾清明又开始解皮带扣子:“说清楚盛承志的,再说去香港。”

“啪嗒”一声,金属的皮带扣也弹开了。

湘湘心里默念,再脱、继续……嘴上随口答了一句:“啥?”

顾清明勾了勾嘴角,扯下皮带。

湘湘的内心在尖叫:啊——这就是传说的“邪魅一笑”!妥妥的!

西装裤很垂顺,直接掉落在地上。

顾清明迈开长腿,就把脚从裤子里提出来。

咚咚咚——

是胡湘湘的心跳。

湘湘拍了拍脸颊:争气点,崽崽都生了三个了,别被美男计诱惑。在说去香港的正事儿呢!

于是胡湘湘清了清嗓子:“咳咳,那什么……你,别靠我这么近!唔……”

顾清明一个深吻,小妻子的口感,甜腻得让人叹息。

湘湘抓住理智的尾巴:“小土豆、小土豆!”

“小土豆今天交给大姐带着。”顾清明咬了咬胡湘湘的耳垂。

湘湘脚下发软,就巴拉这丈夫精壮结实的胸膛:皮肤真不错,自从战场回来之后,越来越白净了。

湘湘颇为怨念地扯了扯顾清明胸前的小红果。

顾清明重重吸了一口气,打横抱起小娇妻:“别顽皮。”

窗外飘起雪花,屋内鸳鸯交颈。

作者有话要说:

1:我没去过,随便选的,不造咋样啊。

2:1939年,湘湘16,湘湘是1923年的。盛承志比湘湘小。1945年湘湘22,盛承志20左右。没结婚,很正常吧?

3:还是不敢发肉。番外一共十章,发完就是真的、真正的完结了。咳咳,别嫌弃我番外多啊。

☆、番外二

1949年10月。

美国,纽约。

顾家人听着收音机,里面播报的是又一个红色政党建立了政权。

顾父叹息:“委员长终究是不如润/之先生。”

当晚,顾父书房的灯很晚才熄。

作为过敏党元老之一,顾父怎么能不感慨,可是现在自己只是一个客居他乡的老人,再如何感慨,也是无济于事了。

回房间后的胡湘湘说:“还记得护士小毛吗?”

“小弟的妻子。”

“对,上回参加婚礼后,我就和你说了,她和润/之先生是堂亲。我觉得我们可以把这条关系用好了。”胡湘湘老神在在地说。

顾清明摸了摸胡湘湘的脑袋:“小脑子转得这么快?早就有计划了吧?”

胡湘湘用脑袋回顶了顶顾清明的手掌:“有个雏形,你听听可行不可行……”

……

第二日,顾清明把自己和胡湘湘探讨出来的事告知顾老。

顾老听后沉默半响:“我果然是老了,不如你们年轻人了。既然你们有了初步的方案,就去放手做吧。我顾某人这张脸,在纽约华尔街还是值几个钱的。”

胡湘湘深深佩服父亲的能力与魄力:“父亲,咱们这个方案坚持下去,不仅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从长远来说,也有利于我们顾家的发展。顾家的根毕竟是在大陆,就算现在暂时不方便回去,以后也必定会有转机的。”

顾老点了点头:“这事儿交给绍桓和你,我放心。”

…………………………

1950年4月。

中国,北京,中南海。

周先生一脸喜气走进润之先生的办公室:“主席,顾家人给的关于杂交水稻的资料,被我们的科研人员从理论上证实了一遍,确实是可行的。”

“哦?真可行?顾家的能耐真大啊!”润之先生伸手扣了扣桌面,“来,坐下说。”

周先生坐下:“主席,你说,老美有这技术,怎么一直没公开呢?风声都没有?”

润之先生端起茶杯:“老美是吃土豆面包的,估计是吃不惯水稻吧。再说了,谁家有这好东西,都得捂得严严实实的,哪里会走漏风声?苏联老大哥的克格勃可不是吃素的、就算是英法美也不是铁板一块,相互渗透都是常有的事。大国之间、利益第一。咱们国家现在对外的窗口没有打开,人心还没有浮躁,不过在情报工作方面也要注意保密,顾家立了这一大功劳,我们可不能给人家留下尾巴,被美国国安给逮住了。”

周先生很赞同地点头:“主席放心,参与491001G项目的,都是政治背景过硬的人员,进驻基地之后,都是封闭式的管理,务必保证研究成功之前,不走露一丝风声。哦,听说胡家的老爷子去世了……您看,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