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1733)
几年过去,当初的襁褓孩儿已经能跑能跳,小小孩童,就已显出了几分母亲的风采,真真是个美人坯子。
作为大长公主殿下的义女,与当今圣上同辈而论,身份贵不可言。
也许是婴儿之时跌经大难的缘故,与她母亲当年少女时聪明伶俐,倔强好动不同,小女娃从入府到现在,都少哭少闹,分明就是个安静性情。
不然的话,也不会总被兴国公府来这里玩耍,小她一些的扣儿小姑娘屡屡欺负。
幼年丧父失母,虽然那时还不记事,但总归在这小人身上留下了痕迹,待得懂事一些,便对靖佳公主分外的腻缠,一时不见,就垂头丧气的,没了个精气神,府中之人皆夸,两人天生就是母子的命。
靖佳公主膝下孤寂,有了这么个不吵不闹的小人相伴,也感欢喜,当初因不负故人所托,才不顾名声,收下这个婴儿的心思,却都变成了浓浓的溺爱,除了思念远在他方的那个人之外,整日里,就围着这个小人转悠了。
小人到是和她母亲一般,自小聪明,但靖佳公主却无心将她教导成当年她母亲那般模样,知文守礼的,她到宁愿这孩子能骄纵一些,再大些,便让她知道人心险恶,不得不防。
不然这么一座偌大的府邸,自己百年之后,也不知要让多少人生出觊觎之心,要是没点主张,早晚要落得个凄凉下场,可惜,那边现在只有一子,好像还跟西北张家订了亲,不然的话,早早给她找个依靠,也是好的……
想着这些不找边际的念头,不经意间,又绕回了那人身上,公主殿下笑容渐淡,心想,回京已经这许多时日,就算忙碌,也该过来瞧一瞧才对,莫非觉着路上见了一面,就不用过来了吗?
还是几次入宫,在宫里皇帝陛下说了什么,有了疏远的意思?
年关之前若不过来,哼,我就寻上门儿去,到要瞧瞧……草原来的公主,到底有何不凡之处。
想到这里,脸上不由多了几丝红晕,外间之妇寻到门上,也不知会生出几许风波,他又会如何处置……
“娘,咱们出去走走吧。”
小人这时已经爬上了一张椅子,身子缩成一团,看着忽喜忽恼,神色不停变幻,心神不属母亲,心里有些担心,想了想,不由说道。
靖佳公主回过神儿来,“怎么,觉着屋中烦闷了?”
小人则道:“孩儿怕母亲憋闷,不如出去走走透透气。”
靖佳公主心中喜悦,点点头道:“也好,后院栽了些腊梅,现在正是开着,咱们到那儿去瞧瞧……”
不多时,换好衣服的两母女牵着手,从屋子中出来,由女侍们簇拥着,往后面行去。
不过还没到地方,已经升为府中女官之首,实际上便是成了大长公主府大管家的芍药便追了上来。
“奴婢见过殿下。”
“起来吧,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大冷天的,连汗都跑出来了。”瞧着气喘吁吁的芍药,靖佳公主眼睛亮了亮,却还是压着心中的激动道。
芍药麻利的站起身,来到她身边,凑到她耳朵旁边说了几句。
肉眼可见的,靖佳公主的眼睛弯了起来,小人在旁边仰着小脑袋瞧着,心想,母亲这是高兴了呢,是不是宫里又送新衣过来了?这次一定要让母亲先挑才行,念慈的衣服已经够多了……
等芍药说完,靖佳公主的嘴角已经噙着笑意,不过还没忘了,摆手让女侍们站远些。
这才低声吩咐,“带人去竹舍,赶紧命人去生好火炉,天寒地冻的,别冻着了人,再有,把最陈的那几坛酒都取出来,热好送过去,对了,挑酒性烈的,还有,厨房那里吩咐一声,做的菜不要太精致,多弄几个锅煮,要热乎,香味要足,最好是野味儿,鱼鲜也弄一个……”
“嗯,还有,找些不多嘴的,款待其他人。”
急急的吩咐着,接着又瞧了瞧自己的打扮,问芍药,“本宫这身衣装如何,是不是太随意了些,之前也没上妆容……”
芍药听了这些,是心酸连带着哭笑不得,“殿下,殿下,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看那匆匆忙忙的样子,在府中也呆不多时……您……”
靖佳公主挑了挑眉头,恼道:“你这死丫头,本宫正高兴头上,你却非给添堵是不是?行了,赶紧忙你的去吧,把人也立即带进来……也是的,这大冷的天,后日便是年关,怎么就跑到这儿来了?也不提前招呼一声,总也好有个准备吧……”
芍药偷偷撇了撇嘴,这话言不由衷的,谁又听不出来。
“那奴婢这就去了……”
“去吧,去吧。”靖佳公主不耐烦的挥手。
芍药赶紧走了,隐约听见后面声音。
“母亲,是扣儿她们来了吗?扣儿她们不愿吃太过油腻的东西呢,多做些菜蔬才好。”
芍药身子顿了顿,便急急的走了,心想,也不知殿下会不会让小殿下见一见那位……
第1179章 公主(二)
到底还是回到屋子里上了些妆,又换了一身素淡一些的衣裙。
有心想带着孩子见上一面,不过两人相见本就不易,让孩子一闹,怕是也聚不了多少时候了,加上,带着义女去见自己情郎,心中总归有些不舒服,孩子童言无忌,恐要问出些让人羞恼的话出来。
而且……那冤家当初在巩义,与孩子母亲好像也有些纠葛,详情虽不甚了了,但却隐隐有着传言,当初景兴皇帝为了此事,可是有些恼恨,后来还有传闻,说是杨氏之女许配的人家是赵氏那边,后来才改成韩家。
空穴来风,必有因由,当初确实是杨倩儿跟着景兴皇帝出京,在巩义县带回了一位大将军。
那冤家又一身的英雄气,最是让人心醉……杨倩儿在时,虽未怎提及……但每每说到他,却也有着异样。
如今看到孩儿,难免想及当年故人,怕是要损了两人相见的欢喜之情。
有了这些顾忌,也就将孩子交给了乳母带着,心里想着,来日方长,等年岁再长一些,懂些礼数,再来相见不迟。
这般一阵拖延,等到靖佳公主来到竹舍之时,赵石于竹舍之内,已是等了半晌了。
这里便是当年两人定情之处,仿照兴国公府中赵石居所之地建造,处于府中深处,清幽静谧,他处无有胜之。
时值冬日,积雪也未曾清扫,竹林摇摇,白玉铺阶,另有一番别致之处。
靖佳公主披着玄色披风,沿着小路,冉冉而来。
好像有着默契般,竹舍的小窗啪的一声打了开来,赵石立在那里,往这边望了过来。
一内一外,两人对视了一起,却是不约而同的微微一笑。
这个时候,好像没有太多的惊喜掺杂在其中,只有淡淡的温馨和情意在流淌。
片刻之后,靖佳公主才挪动脚步,轻轻打开竹舍的门户,走了进去……
“你这府中,比以往可是冷清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