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我高贵冷艳(332)

她把手上的檀木盒递给永熙帝,然后又自顾自的行了个礼,径自说了句:“话说完了,妾先退下了。”

顾央央来得快去得也快,根本没等永熙帝叫住她,又风风火火的带着一众宫人嚣张跋扈的回了元华宫,唯独留着永熙帝拿着她送的檀木盒无奈的坐在御书房里,不知是该笑还是该生气。

他本该怒斥顾央央擅闯御书房,然而人家确实如她自己所言,也没打扰他什么,更没邀宠或是纠缠,直截了当的说完话送了东西就走,甚至也不管他想不想收。

这性子,真是如孩童般急躁。

想到这里,永熙帝愈发无奈的叹了口气,看着她送的檀木盒,有些好笑的想着,虽说是不想打扰他处理公务,可实际上,还不是搅得他心神不宁,这丫头尽会做胡事。

也罢,他此刻便是想生气也生不起来了,毕竟人都不在这里了。

这样想着,心头微悦,永熙帝慢慢打开了她送的檀木盒。

檀木盒里放着一只红珊瑚的坠子,雕刻的图案是牡丹。

雕工倒是极好,栩栩如生,那牡丹花瓣仿佛正在迎风摇曳一般。

有些好笑的将坠子拿了出来,拇指轻轻摩挲,红珊瑚的表面光滑如玉,看得出主人应该还是比较珍惜的。

永熙帝有些头疼的想着,既是要送他,好歹雕刻个龙凤之类的,或者再不济刻些松竹也好啊,这刻着一朵牡丹花,这叫他一个大男人怎么带出去?

想必这枚坠子应该原本是顾央央自个的,只是她实在找不到什么好东西送给他,宫中所赐宝物又都是他赐下的,依着她的性子,只怕是突然想起来要送他东西,又不愿用宫中的宝物,想来想去,也只好送了自己最珍稀的饰品了。

毕竟永熙帝是记得自己曾经问过顾央央,她并不大擅长刺绣,宫里的女子多是送一些香囊,就算有些是身边丫鬟所做,但身为主子的添上几针,也可以算作是自己作的,便犹如平日里那些嫔妃们送给他的各类汤品,其实那味道也和御膳房差不多。

但依顾央央的性子大抵是不屑于这么做的。

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她说喜欢便是喜欢,不喜欢便是不喜欢,若是想给与便能给你一切,不想的时候便连一丝目光都吝啬给予,就像与百里今那等隐晦的过往,她也如实说了,她的性子让她不屑于像其他人那样说假话。

永熙帝看着这枚红珊瑚的牡丹坠子,既有些莫名的愉悦又有些头疼。

这枚坠子的样子看起来应该是项链坠子,但要他把一枚牡丹带着脖子上,怎么看也有些娘气,想了想,永熙帝还是命人取了一根同色系的绳子,就这么串着挂在了腰上。

虽然东西不太适合,可总归是一片心意,他不愿辜负。

这边永熙帝拿着她送的东西心中愉悦,那边顾央央却懒懒的躺在软榻上,置身于广阔庭院之中,看着软榻旁的树木落下几片叶子,而头顶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如果百里今想来找她,最好的办法定然不是潜入皇宫,因为百里今本身并没有多么高明的武功,作为百里家的嫡长子,他也不需要那么高的武功,可这是敌国皇宫,要暗卫带着他潜进来便多了许多危险,所以顾央央猜测他最有可能的是隐藏身份混进大熙的朝廷之中。

而以百里家的势力,这也是可以做到的,百年世家和普通的家族不一样,他们并不依附国家,就算启国亡了,熙国统领了启国领土,百里氏族依旧可以在熙国生存下去,甚至熙国还需要拉拢他们。

流水的皇朝,却是铁打的百年世家。

所以如果百里今真的混进了大熙的朝廷,很有可能会让永熙帝关注到,甚至欣赏,作为百里家的嫡长子,百里今本就极为优秀,若为谋臣,当真是智谋无双了。

要是没有遇见安国公主,百里今或许早已闻名诸国。

情之一字,毁人也造人。

而当初百里今将那枚红珊瑚坠子送与她的时候,曾经说过,只要她将这枚牡丹坠子示于他眼前,他便能为她做任何事。

顾央央如今将之送与了楚安帘,其用意不言而喻,她已经心悦永熙帝,如果百里今还能遵照当年的誓言,便不会再出现在她面前,若是不能······顾央央觉得自己可能很快就要见到他了。

其实说到底,若是她依附于百里氏的力量,也不是不能颠覆大启,甚至可能比现在还要容易,但顾央央是个不愿勉强自己的人,不喜欢了就是不喜欢了,她永远也不会装作还喜欢的样子,她宁愿用自己的力量一点一点蚕食大启,即便最后身死道消,那也是她顾央央。

安国公主于心性上来说确实坏得彻底,但她的骄傲依旧与生俱来,毕竟也没人规定坏人便不能有自己的原则,或许当初百里今心悦于她正是因为她身上永远有常人不及的骄傲,就如同她在他眼里永远那么耀眼一样,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注定得不到顾央央永远的喜爱。

即便虚与委蛇的欺骗她也不愿。

第244章 爱上你,杀死你(七)

永熙帝最近的心情倒是越发好了起来。

后宫之中顾央央的喜爱让他心生愉悦, 前朝之中又出现了一个青年才俊, 以一篇策略惊艳了满朝文武。

永熙帝在派暗卫查过他的身份之后,就开始重用这个人。

先帝时期留下的朝臣忠心是忠心, 可就是缺少了年轻人的干劲, 永熙帝这几年来一直求贤若渴, 想将朝堂之上的官员慢慢换掉, 而这个异军突起的年轻人, 就是他目前最欣赏的。

这位从殿试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名叫靖白,由于家中并无什么势力纠缠, 他纯粹是凭借自身的才华得到了永熙帝的赏识, 永熙帝对于人才一向不会亏待, 虽还未为靖白封官位,却时常寻他到御书房谈论政务,满朝文武基本上都知道这个姓靖的小子是得了君王喜爱,恐怕从此要一飞冲天了。

甚至于已经有些人开始打听这位靖公子家中有无妻妾,对于注定要富贵的人而言, 拉拢自然要趁早。

只不过靖白全都委婉拒绝了。

永熙帝将这些事看在眼里,也不阻挡或是说什么, 于他而言, 他看中的是靖白的才华, 至于其他,则是随他自个儿去吧,他还不想管自己臣子的婚事。

靖白不仅才华出众,更重要的是, 他所有的想法都与永熙帝不谋而合,志同道合起来更加让永熙帝用得顺手。

是以他常常召靖白于御书房闲谈,可以说是天大的恩赐了。

今日靖白也与平日里一样,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意,眉梢眼角有微微的淡漠神色,表情却仿佛如遇春风,他长身而立,端得是一副陌上公子世无双的模样。

平静的走进御书房,恭敬行礼,永熙帝便已经站起身来托住他,不让他将这个礼行完,而是直接将他拉到御书房的书桌之前,指着桌案上的一个奏折说:“你快来看看,这些个无用的东西,连这点小事也办不好,若是能有爱卿一半的能力,朕也不至于连这些小事都要亲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