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乱说话!”还没等何佩瑜回话,张父轻声斥责妻子,然后赔笑道,“现在男女平等,男孩与女孩一个样。”
何佩瑜这一幕尽收眼底,笑道:“是啊,都一样。”
张母被丈夫训斥过后,就小心翼翼不敢再说话。何佩瑜再说什么,她就“嗯”,“是啊”支吾几声。
张临在社会历练一年多,人情世故都懂,场面上的话也会说,每当气愤冷场时,他就时不时地聊几个话题。总的来说,这顿饭吃得还算和谐。
吃过饭,何佩瑜将礼物送上,“这是我们自家做的卤味,您拿回去给孩子们吃。”
张家父母送的是大枣与核桃,“都是些老家的特产,让您见笑了。”
何佩瑜道:“你们家乡的核桃与大枣很有名,张临以前给我们带过,我们家里人都很喜欢吃。”
“喜欢吃就好,吃完了给张临说,下次再给您带。”
“您太客气了。”
客套话说完,张临结账出来,两家人在饭馆门口分开,程家人坐上汽车离开。
张峰忍不住说:“未来嫂子家有汽车啊,好有钱!”
陈父拍拍小儿子的头,“你哥是大学生,也不差,我们家只等你再出个大学生了!”张
芳的眼神暗了暗。
他们一家人回张临的宿舍,回到住的地方,张父就开始说张母,“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你心里要有数。刚才你说什么女儿贴心,心疼妈妈的话,珍秀的父母听到了肯定不高兴。”
张母:“我就是好心劝她没有儿子想开些,女儿也很好……”
“人家用你劝?”张父问到张母脸上,“你就当不知道就行了。我叮嘱过你,不会说话少说些话,别给儿子添麻烦。”
“我没想给张临添麻烦。”张母很委屈,她真就是好意劝劝何佩瑜,没想太多。
儿子很重要,生不出儿子在婆家还怎么立足?张母第一胎生女儿,公婆就板着脸,不高兴了半个月,后来生了张临,公婆才开始把她当自己人,现在自己两儿两女,在村子里谁都不敢小看她。
“现在讲究男女平等,城里有单位的人尤其是这样,你以后别再说这样的糊涂话了。”
陈母笑起来,“知道了,我们家又不是重男轻女的人家,老四跟她哥哥们一样读书,我们就没亏待过她。”
下午张临带他们去单位,还有附近公园逛了逛,然后道:“京市有几个地方有名,明天我跟珍秀再一起带你们去,今天就先逛逛这里。”
张父感叹道:“这城里真是方便啊,就是住的地方太小了,张临,你们单位什么时候分房子?”
张临道:“我刚进单位一年,资历浅,就是分房暂时也轮不到我,先紧着单位的一些老同事分。”
张母担心起来,“你的宿舍太小了,以后结婚可怎么住啊。”
张父道:“急什么呢,该有的以后肯定会有。”
不过,虽然只是吃了一顿饭,张家父母也能看出程家家底不薄,以前只是听张临说,也是乡下人,后来在城里做点生意,他们当时还不觉得怎么样,等见面后,才知道两家经济差别太大,程家开的是小轿车!
张父问儿子,“你跟珍秀的婚事怎么弄?”
“先不急,等过个几年,我们多攒点钱再结婚。”
张父眉头皱起,“这有钱没钱都是要结婚的,难道因为没钱,就拖个十年八年不结婚吗,我和你妈等着抱孙子。”
“现在不是时候。”张临道。
张父:“珍秀的父母嫌我们家穷?”
张临:“不是,就是结婚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张父:“我跟你妈当年结婚,什么都没有,就凭着一双手也就过来,你们现在条件比我们以前好得多。张临,你不小啦,二十五岁了吧,村子里跟你同龄的人孩子都满地跑了!我们做父母的,也没多大心愿,就想着你早点结婚,我们能早点抱上孙子。”
张父在家里有绝对的权威,只有读大学后的张临才有平等的资格跟他说话,张峰与张芳都躲得远远的,唯恐波及到自己。
张临沉默了半响,道:“爸,你先别管了,我有自己的计划。”
张父摇头,颇为痛心,“你这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我是没资格再管你。”
“爸,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你到底什么时候结婚,给我个准话。”
“……后年。”
“不行,最晚明年。”
张临最终松口,“那就明年吧。”
张父笑:“这才是我的好儿子。”
张母还有个更深的担忧,“珍秀妈生了四个女儿,珍秀不会像她妈一样,也只生女儿吧。”
张父叹口气,“那就是张临的命了,城里抓计划生育比我们乡下更严,一不小心就会丢掉工作,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
等上了车,何佩瑜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程珍秀看着妈妈的脸色忐忑不安,爸爸似乎也在想什么。
回到家,她问妈妈,“您觉得张临的父母不好吗?”
何佩瑜道:“张临的父母是朴实的人。”
她索性拉着女儿一起坐到沙发上说话,再冲丈夫招手,“你也过来。”
程宝菱凑过去,程楠挨着她坐下。
何佩瑜自己先不说,而是问丈夫,“你怎么看?”
“张临的父母其实没什么不好,只是吃饭的时候,我看得出他们家里都是张临的爸爸说了算,张临的妈妈都听他的。这样也不是不好,但是,唉,”程安国不习惯说别人的不好,斟酌道,“家里的事还是有两个人有商有量才好。珍秀,你跟张临相处,张临拿主意前会不会跟你商量?”
程珍秀顿住了,没有说话。
程安国一看就明白了,“他们家庭是这个氛围,张临受到影响也不奇怪,不过,这不算是什么大事。”
这种场合程宝菱不好拆爸爸的台,在心里暗笑,这还不算是什么大事呢,现代社会,男女一样工作,一样挣钱,凭什么家里都听男人的,又不是封建社会!
何佩瑜看到的是另外一点,“张临的妈妈看重儿子。”
只有这一句,切中要害。
程珍秀道:“可是他们供张芳读书。”
何佩瑜道:“张临的弟弟与妹妹同时读初三,两人成绩都不错,一个准备升高中,一个打算去读免费的师范中专,这其中的差别有多大,你自己应该知道。”
程珍秀怔住了。
“珍秀,我们做父母的不是要逼你。张临家条件差,我们虽然舍不得你吃苦,但你喜欢张临,我们就从来没有说过什么。但是家庭的影响对一个人很大,妈妈问你,张临他自己重男轻女吗,他有没有尊重你?”
“他……”程珍秀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