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含冬被她这难得的和颜悦色弄得受宠若惊,惊喜地问了一句:“真的?”反应过来后,发现自己在温知意面前表现的像个受虐狂,简直想给自己一耳光。
许含冬进入书院时,本打算待个一年半载学点琴艺就离开,趁着自己正值青春年华,趁早找个好人家。
但如今大半年过去了,虽然算不上精通,但她已经能弹不少曲子,却仍然没有提出要离开。
她不提,温知意也不去问,一副你爱待多久待多久的模样。
许含冬对琴艺的兴趣却日渐减淡,她本就对学琴没什么兴趣,最开始肯花心思学,也不过是为了学点才艺能去个好些的人家做妾。如今在这方面的兴趣越来越寡淡,最后甚至干脆退出了这门课程。
哪怕是当初为了看懂琴谱才学会的识字,如今都比琴艺更吸引她。
——
温知岚在温知意面前得意地炫耀了自己的成绩。虽然她并不在前二十之列,但排名也在中上。
“干得不错。”温知意揉了揉她的头发。
“女学是你一力促成,我是你的妹妹,若考得不好,岂不是给你丢脸,让你失望?”
温知意看着妹妹熬夜温书熬出来的两只黑眼圈,骄傲之余也有些心疼:“我永远不会对你失望的,你是我最爱的妹妹。”
温知岚很感动,但还是严肃指出:“我当然是你最爱的妹妹,因为我就是你唯一的妹妹。”
第88章 第 88 章
三皇子和夏婉芸大婚时,温知意并未去参加婚宴。如今一年过去,两人嫡生子的满月酒,倒是给她下了帖子。
温知意没打算去参加,只命人送了份礼。
京里传言,三皇子和三皇子妃貌合神离,背地里常常吵得你掀桌子我摔碗,甚至还动过手。
温知意对这种传言向来是听过就算,从不当真。当初她连自己的传言都不怎么放在心里,哪会去关心这两个人的流言如何。
不过这一回,传言倒是难得真实了一次。
三皇子和夏婉芸关系的确很差,一个是大婚后才发现夫人并非想象中那般柔婉,反而极其善妒;一个是大婚后才意识到夫君虽是皇子,但并无实权,在朝上也没什么话语权,且十分花心,四处留情。
最开始夏婉芸还能勉强容忍,但到后来,也放开了脾气,两人吵起来,满府的瓷器都要遭殃。
一个骂对方大婚前装模作样,一个后悔没嫁个真心爱慕自己的男子,两人吵起来,都觉得自己当初应该娶/嫁个更好的人。
但三皇子后悔了,可以娶侧妃,可以纳妾室,夏婉芸后悔了,却只能越发歇斯底里。
曾经爱慕夏婉芸的湛尹小公子,在她大婚当日喝得烂醉,伤心失意不已,家里人实在看不过去,强行押着他定了门亲事。
他不满之下,偷偷跑了出来,到三皇子府拜访夏婉芸。
却恰好赶上了她和三皇子大吵的画面,两人正在对彼此怒骂。
看着那个大吵大闹,宛如疯婆子一般的夏婉芸,湛小公子只觉得一阵幻灭,哭着跑回了府,自此再没惦记过这位曾经的心上人。
温知岚听说此事,对湛尹更加嗤之以鼻:“当初没跟他定亲,真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明智的决定。”
“湛小公子的确并非良配。”温知意认同道。
“那是他曾经爱的要死要活的心上人。如今看到她所嫁非人、过得不好,他非但不心疼。反而觉得她大吵大闹的样子让人幻灭,”温知意嗤笑,“可见他所谓的喜欢有多廉价。”
温知意摸了摸妹妹的头:“你倒是看得通透。”
温知岚至今也未定亲,她说自己想专注学业,暂时不想成婚,温首辅也随她去。
开春的时候,琴台书院的女孩儿们参加了乡试,其中有四个人拿到了举人功名。
女孩儿们自己觉得太少,但外界却已经一片震惊。
女子中举,是大楚朝史上第一回 。
虽然琴台书院的女学已经开设了不短的时间,甚至京里还有另外几家书院也在逐渐开设女学。但绝大部分人,对女学的概念还停留在一群女孩儿聚在一起玩玩闹闹的阶段。他们以为,所谓的女学,就是女孩子们一起学学弹琴绣花、嬉戏玩耍,就算读书,读的也该是女训女诫之类,为的不过是嫁人时添些能读书认字的筹码。
却没想到,她们读的是四书五经,谋的是科举取士。
天下哗然。
京城里更是一片议论纷纷,街头巷尾都在谈论此事,众人反应不一,争辩不休。
温知意只觉得,京里人实在太容易大惊小怪了些,什么事都能让他们震惊地议论上好一阵。
她也不想想,单她自己搞出来的那些事,哪件又是平常事了?
但不管众人对此作何反应,支持也好,反对也罢,都已阻止不了女学的进展。
温知岚此次也参加了乡试,却落了榜,这没让她失望。反而激起了她不服输的劲头,日日都勤学不辍,看起来比她姐还要勤快上几分。
温知意最近终于闲了下来,陛下的小测试暂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老人家满意之余,终于减轻了对温知意的压榨。
借着女子中举的机会,其他几家准备开设女学的书院,也在此时开放报名,很快就满了名额,比起当初温知意四处忽悠人的做派,真是轻松太多了。
也有一些本在观望犹豫的书院,见此情况,也当机立断,开设了女学。
琴台书院的四位中了举的女孩子,可谓是一举名扬天下。
其中有一位,因为此事得到了一位侯爷的垂青,欲求娶她为妻。
她虽然也是出身官宦人家,但父亲品级并不高,以前想都没想过能嫁入侯门。
温知意听说了此事,主动和她聊了聊。
琴台书院的女孩子们都对温知意十分信任,此时也不瞒她:“我父母亲人都兴奋不已,那是宣南侯啊,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家里的姐妹都羡慕坏了。”
“你的想法呢?”
“我……”女孩举棋不定,“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但……但侯爷说得很清楚,嫁给他以后,就不能再抛头露面去考会试,更别想当女官。郡主……我该怎么办?”
“我当然希望你继续考下去,也许将来你会遇到更好的人,一个不介意自己夫人「抛头露面」的人,”温知意坦言,“但这种关系一生的事,我无法替你做决定。”
“郡主,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选择,你会怎么做?”女孩又问。
“我会让宣南侯有多远滚多远。”
“……”
“我知道你有很多顾虑,怕拒婚会让父母亲人失望,怕继续考下去却考不中进士。你们每个人的文章我都看了,坦白说,我觉得你考中的希望很大,”温知意认真看着她,“端看你想要是哪条路。”
“很多人,都说我们这些女孩子上女学,是为了嫁人增添一点筹码,”女孩抬头看向温知意,“我们考中了举人,才稍稍扭转了他们的观念。如果我这个时候答应了宣南侯的婚事,岂不是又让舆论回到了从前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