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郡主世无双(64)+番外

北融领军的七皇子见此,也不恋战,干脆利落地下令撤退。

这一战,他废了栎城的守城大将,已是大胜。

此一战后,北融这边,七皇子的声势愈盛,北融国朝堂之上,再也听不到反对他的声音。

而大楚这边,却是截然不同的形势,此事上奏朝廷后,帝王再次震怒,当日便从京城调了暂代俞将军之职的守将,命其火速奔赴栎城。

但穆云起并不太看好这位暂代俞将军之职的新任守将,新官上任,总要有个磨合期,若放在平日也就罢了。但现在以北融步步紧逼的形势,哪有时间留给他磨合调整?

他心下惦记着这件事,回府后,看到温知意,才记起要调整表情。

“你在烦恼栎城的事。”温知意看到他,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她用的甚至不是疑问句。

“你已经知道了?”栎城的军情急报,今日才刚刚快马加鞭传入京城,他们这些朝臣也是今日方知。但消息传到京城才不过一两个时辰后,温知意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我自然有我的消息渠道,穆将军啊,你真的以为我这段时间躲在房里绣花弹琴把自己绣傻了吗?绣到两耳不闻窗外事?”温知意挑眉看他。

穆云起无言片刻,这段时间温知意弹琴绣花下棋作画,实在太像一个完美的京中贵女。虽然偶尔也翻翻兵法,但他确实没想到她还一直在关注军情:“是我不好,这段时间的栎城军情,我一直试图瞒着你。”

“为什么?”温知意好奇,“你以前从不会这样,因为我现在成了你的夫人?因为你发现你喜欢我?所以要把我当成一个易碎的瓷瓶,把所有不好的消息都隔离起来?”

“是我的错,”穆云起承认,“我不想你跟着烦忧。”

温知意点点头:“我感谢你的心意,但请你不要再这么做了。”

“我知道,”穆云起点点头,做了个无奈的表情,“何况事实证明我也瞒不住你。”

温知意笑了笑:“你想回边关。”

这句话同样不是一个疑问句,她的语气十分笃定。

穆云起却难得有些犹豫:“我当然想回边关,眼下的情势,最适合栎城的就是我这位前任守将,那些人都是我的老部下,不需要磨合期。而且我在对阵北融方面多少有些经验。我只是不确定是否要向帝王请旨。”

“是什么让你迟疑?”温知意问,“因为你的伯父?”

“不是,现在情势特殊,不比之前,我伯父懂得富贵险中求的道理,此战我若一战功成,穆家定然能更进一步,”穆云起显然很了解自己的伯父穆扬,“他会犹豫,但大概并不会阻止我。”

“那阻止你的究竟是什么?”温知意的眼神里突然多了两分了然,“我?”

穆云起没有回答,但此时此刻,他不回答,便相当于默认。

“穆将军,你以前可并不是一个儿女情长之人啊。”

穆云起微微闭目,那是因为以前没人能让我体会儿女情长。

见他不说话,温知意继续道:“穆将军,家国大事和儿女情长,你很清楚哪一样更重要。”

“理智上我当然很清楚。”他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选择,但有了心爱之人,无坚不摧的将军就有了软肋。

他想留在她身边,等着她的回应,和她琴瑟和鸣、岁月静好,他想每天睁眼,便能看到她的笑颜。

他们大婚才几个月,他便申请回边关,把她一个人留下,这让他总觉得对她有愧。

但同时他也怀念边关战火纷飞的时光,他想驰骋沙场,指点千军,想守卫大楚的边关和百姓。

“我不想成为你的牵绊,如果因为我,导致你不愿离京,最终导致栎城失守,我岂不是成了大楚的千古罪人?”

这话她是开玩笑的语气说出来的,但穆云起显然知道她的认真。

“我需要认真考虑一下。”他说。

话虽如此,他其实已经知道自己会选择什么。

“不管你最终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温知意道,“不要让我影响你的判断力。”

穆云起心下微微叹气,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

面对这种无条件的信任,无条件的支持,他心下难免生出几分难言的感动。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不管是当初作为朋友、战友、知己,还是如今作为夫人,在大事上,温知意从没有让他失望过。

“栎城战局凶险,我若是……我若是……你在京里一个人,我……”

俞将军亦是极有经验的老将,但还是中了敌人的计。穆云起再有自信,也不敢说自己一定会毫发无伤地回京。

见他迟疑,温知意接上他的话,十分贴心地安慰道:“想做什么就去做,真的不用担心我。你若是回不来,大不了我就改嫁嘛。”

穆云起:……感动的氛围荡然无存。

第49章 第 49 章

穆云起和穆扬商量了这件事,后者分析利弊后,的确没有拦阻他再赴边关。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他让穆云起回京,是因为栎城局势平稳,晋升空间有限。

当时北融国已经几十年没能掀起大风浪了,朝中大部分人也不是特别重视北融的威胁,穆云起做得再好,在这些人眼里怕也是理所应当,不如让他回京博前程。

毕竟京城,才是大楚权力的中心。

但现在情势则完全不同,北融七皇子拿下了大楚的一座城池,又重伤了俞将军。穆云起此去,若能逆转形势,就是大功一件。

穆扬其实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不如等边关形势再危急些,等栎城暂代守将的这位吃了败仗,陛下犹豫迟疑再派何人时,穆云起再主动提出要赴边关,为陛下解燃眉之急。

不过他也知道侄子不会同意这般行事,便只劝他再观望一下。万一暂代守将这位做得很好,他便不用离开夫人远赴边关了。

——

朝中再如何担心边关形势,科举仍是如期举行。

穆云起不是武举的考官,但毕竟京城重地,这种武人聚集的地方,为防有人闹事、趁机作乱,兵部众人会轮流带兵来此盯着这些考生,维持秩序。

武举比起文试,自然是要宽泛上许多,初试的场地,甚至允许百姓们在旁围观。

温知意陪他来看了几天,穆云起的同僚们都觉得比武这种事,看在小郡主眼里必然是非常无趣的。于是纷纷感叹郡主和将军感情甚笃,忍着无趣也要特地来陪伴他。

穆云起听到这种言论,颇无奈地看了一眼旁边看得开心的温知意。

她不但不无趣,还参与了京城赌坊私下开的盘口,赌武试里哪位考生能进三甲,哪位又能得武状元。

听说此事时,穆云起一时失语,但打听了她的押注后,他赞了一句眼光不错,她压的几个人,也是他看好的。

“英雄所见略同,”听他称赞,温知意笑着问他,“所以穆将军要不要和我一起押注?”

上一篇: 金枝与狗 下一篇: 赔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