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可以指挥栎城军队?”穆扬将信将疑,“陛下就信了?”
“是啊,”温知意指指角落里一只明黄色的卷轴,“圣旨都下了。”
穆扬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差点背过气去。
温知意不说,他都没发现那是圣旨。
换了别人,接到圣旨,谁不是恭恭敬敬地供起来,哪有她这般随意往厨房一放的?
这厨房烟熏火燎的,万一损毁了圣旨怎么办?
穆扬急忙过去抢救圣旨,把它恭谨地捧了起来:“你怎么能把圣旨放在这里?”
温知意见他这般,便解释道:“刚刚我在盯着圣旨发呆,正好春儿来找我,我就顺手……”
穆扬皱眉:“是春儿不懂事,郡主还有大事要做,却还要分心去哄她。”
他说着,嫌弃地看了碟子中的奶糕一眼,发现其看起来绵软剔透,还散发着甜香味,的确是十分诱人的样子。
温知意见他眼神落在碟子上,十分贴心地把奶糕又往他的方向推了一推。
但穆扬此人包袱比较重,觉得自己刚刚已经严肃拒绝过,此时绝不能去拿,便摇了摇头。
温知意当然也不会强迫他:“这有什么?春儿又不知道我的行程。再说今日做做奶糕,也不会耽搁明日之事。我很高兴我能帮上忙,安抚她的情绪。”
穆扬闻言怔了怔,他这段时间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懒得分心思去关注那些小辈的情绪。
在他看来,这些人遇事只知道慌乱,不堪大用。这要是穆云起真的出事了,那这些人里一个能担下任家主之职的都挑不出来。
穆扬对这些人,嫌弃还来不及,自然很是不愿意去花心思安抚他们。
让他不解的,反而是眼前的温知意,明日你就要出发去栎城了,这么大的事,不会压力很大吗?我知道不会因为做奶糕误事,但你为什么还会有心情做奶糕?
“郡主还需要做什么准备吗?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吗?”
“没什么可准备的了,穆云起失踪的时间、地点、行军路线……所有在京里能打听到的消息,我都已经倒背如流了,”温知意道,“剩下的,只有到了边关后,才能继续进行。”
这显见就是十分用心了,穆扬一时也有些感慨,当初让穆云起娶荣华郡主,他还不怎么情愿,结果现在夫妻情深,郡主连战场都愿意为他奔赴。
在外界都以为她要改嫁给三皇子,抛下穆家这堆烂摊子之时,她却不顾危险,要去边关把穆云起带回来。
这份情意让穆扬都难得有几分动容。
但动容归动容……
“你和温首辅商量过了吗?”
温知意点点头。
“首辅他不反对?”穆扬很好奇。
“他为什么要反对?”温知意比他还好奇。
“这……”穆扬想说些关于边关凶险的话,但转念一想,他能想到的,首辅能想不到吗?他同意女儿赴边关,那必然有他的考虑,自己又何必再多说。
“那我就祝郡主马到成功,我替云起先行谢过了。”
“我一定会把穆云起带回来。”温知意郑重向他承诺。
穆扬告辞离开将军府,一边感叹郡主用情之深,走了几步才记起来,自己本是要问她为何能指挥栎城军队的,但被她三言两语就把问题绕开了。
穆扬摇摇头,却也没有回头再去追问的意思,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穆云起的下落,他自己的疑惑,可以放上一放。
第二日一早,温知意乘着马车离开京城,对外的借口是要出城为穆云起祈福。
这种时候,很多双眼睛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她要去为夫君祈福之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没人赞她情深,也没人相信她真的是去给夫君祈福。大家都觉得她是要改嫁三皇子,怕面上不好看,此时不过是装模作样想给自己赚点好名声罢了。
说难听些,就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众人对她沽名钓誉的行为纷纷表示不齿。
无愁听到这种论调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温知意倒是全不在意:“他们猜的其实也不算错,我也的确不是要去为穆云起祈福的。”
无愁冷笑:“我很期待他们知道真相的那一天。”
待马车出了城,行至无人迹之处,温知意便在马车里换了衣服,单人匹马踏上了去栎城的路。
而马车,在无愁的指挥下,最后停在了京郊的温家别庄。
温知意纵马前行,在京城里近一年没碰过马缰绳,此时却完全没有陌生的感觉。
抛去端庄闺秀的外壳,卸下了满头钗环,换下了锦绣衣裳,纵情驰骋片刻后,她很快就找回了当初的感觉。
温知意一路星月兼程,快马奔驰下,很快到了栎城。
她牵着马,走入城门。
当初离城之日,万万想不到这么快就会故地重游。
栎城一草一木,她都熟悉异常。
她沿着长街,一路牵着马,进入军中。
军中众人看到她,惊讶之余透着喜色。
“薛将军?!薛将军来了!”
有人喊了这么一嗓子后,温知意瞬间被大家热情地包围了起来。
“穆将军失踪了,您是来找他的吗?”
“您是回来主持大局的吗?”
栎城此时群龙无首,俞将军重伤,穆云起失踪。众人也听说了穆将军投靠北融的传闻,他们自然是不肯相信的。但苦于无法找到人,证明此言为假。
因此此时看到薛温酒,欣喜之情自不必多言。
“让一让,让一让……”在穆云起之前,被派到栎城的那位暂代的守将挤了过来。
“你就是他们口中的薛温酒将军?”新守将问道,“有人愿意帮忙很好,但如果你已经卸任的话,请恕本官不能违规让你指挥军队。”
温知意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随手从马背的包裹中拽出一张圣旨,展开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被她随意拽出的这东西,居然是张圣旨,连忙纷纷下跪接旨。
“命薛氏温酒领三品安远将军衔,可任意调令边关五城之军……”
温知意就这般自己给自己宣读了圣旨。
从五品到正三品,这升迁速度,可以说是极为少见了,飞升都没有这么飞的。
不过从中也能看出来,陛下确实也没什么人可派了。太平年月过久了,京里那些武将常年懈怠之下,其实已经不怎么具备上战场的能力了。
陛下甚至已经考虑让上过战场的几位老将起复了。但老将们的精力和体力,显然也不足以支撑太长时间的战争。
陛下显然很清楚这一点,不然不会这般重视穆云起和薛温酒。
这道圣旨一下,便让薛温酒,成了大楚立国至今,品级最高的一位女将军。
待这位三品女将的事传出去,必然又要引起一片震惊。
在边关五城中,三品就是最高的级别,五城守将,都要听她的指挥。